付兆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口腔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口腔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什么是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红、黄、凹、痛”临床特点,分轻型、重型、疱疹样三型,病因涉遗传、免疫、环境因素,诊断依病史与临床表现,需与白塞病、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鉴别,治疗有局部和全身,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点,即溃疡中心凹陷、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发红、伴有明显疼痛。 二、临床表现 1.分型及特点 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最为常见,初起为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形成粟粒状小红点,随后破溃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一般2~4mm,7~10天可自愈,不留瘢痕。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溃疡大而深,直径可达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病程可达月余,愈合后留有瘢痕。 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似“满天星”,有疼痛,愈合后一般无瘢痕。 三、病因 1.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患复发性口疮,子女患病率明显升高。 2.免疫因素: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如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等可导致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易引发溃疡。 3.环境因素: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食物(如辛辣食物)、局部创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如铁、锌、叶酸、维生素B缺乏)等均可诱发溃疡发作。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发作的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检查,通过病史询问和口腔局部检查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 白塞病:除口腔溃疡外,还伴有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皮肤病变等多系统损害。 创伤性溃疡:有明确创伤史,溃疡形态与创伤因素相符,去除刺激后溃疡可较快愈合。 癌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溃疡形态不规则,边缘隆起,基底硬,病程较长,需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痛、促进愈合为目的,可使用含漱剂(如氯己定含漱液)、溃疡贴膜、溃疡膏等。 2.全身治疗:用于病情严重或复发频繁者,如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过硬食物,减少局部创伤风险,若溃疡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 2.妊娠期女性:优先选择局部温和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全身药物,需在妇产科和口腔科医生共同评估下处理。 3.老年人:需关注是否合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溃疡愈合,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口腔局部护理。

    2025-10-14 15:25:16
  • 牙齿窝沟封闭利与弊有哪些

    窝沟封闭有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能预防窝沟龋且操作简单创伤小,缺点是封闭剂可能脱落及可能误封闭正常沟裂,患者需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医生要准确判断避免误封闭。 一、优点 1.预防窝沟龋 原理:牙齿的窝沟是细菌容易聚集和残留的部位,窝沟封闭是将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涂布在牙齿的窝沟处,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阻止细菌及其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牙齿硬组织的侵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窝沟封闭对于窝沟龋的预防效果显著。例如,有研究对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进行长期追踪,发现其窝沟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做窝沟封闭的儿童。 适用人群及意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乳磨牙、第一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较深,是窝沟龋的好发部位,通过窝沟封闭可以有效降低这些牙齿患龋的风险,保障牙齿的健康,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咀嚼功能和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对于成年人,如果牙齿的窝沟较深,也可以考虑进行窝沟封闭来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2.操作简单、创伤小 操作过程:窝沟封闭的操作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对牙齿进行清洁,去除窝沟内的食物残渣等,然后使用酸蚀剂对窝沟进行酸蚀处理,再涂布封闭剂并光照固化。整个过程患者基本没有明显的疼痛等不适感觉,对牙齿硬组织的磨除非常少,几乎不损伤牙齿的正常结构。 适用情况及优势: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需要进行窝沟封闭时,都可以较为轻松地接受该操作。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创伤小的操作方式可以减少他们对看牙的恐惧心理;对于成年人,也不会因为操作复杂或创伤大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缺点 1.封闭剂可能脱落 原因及影响因素:封闭剂的脱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患者自身的口腔卫生情况,如果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等容易堆积在封闭剂周围,可能导致封闭剂脱落;另外,牙齿咀嚼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也会影响封闭剂的稳定性,长期咀嚼硬物等可能加速封闭剂的脱落。封闭剂脱落后,其预防窝沟龋的作用就会减弱,牙齿又面临患窝沟龋的风险。 应对及注意事项: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封闭剂有脱落迹象,应及时复诊进行重新封闭。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监督其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儿童过多食用过硬的食物,以延长封闭剂的使用寿命。 2.可能误封闭正常沟裂 发生情况及后果:在窝沟封闭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误将正常的沟裂封闭的情况。正常的沟裂是牙齿正常的解剖结构,封闭后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等,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不过一旦发生误封闭,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来恢复牙齿的正常状态。 预防及专业要求:这就要求操作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进行窝沟封闭前要准确判断牙齿的窝沟情况,仔细区分窝沟和正常沟裂,以避免误封闭情况的发生。

    2025-10-14 15:24:09
  • 门牙烂个洞怎么补救

    门牙烂洞多为龋齿,需判断龋坏程度并采取不同补救措施,浅龋用树脂充填法;中龋先去龋坏组织,近髓时放护髓材料再充填;深龋近髓未露髓用间接盖髓术,露髓孔小用直接盖髓术,还需通过保持口腔卫生、控制饮食、定期口腔检查来预防龋齿。 一、龋齿的判断与评估 门牙烂个洞通常是龋齿(蛀牙)导致。首先要判断龋坏的程度,可通过口腔检查,观察龋坏部位的颜色、质地等。浅龋时,龋坏局限于牙釉质,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龋时,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浅层,遇冷热酸甜会有敏感症状;深龋时,龋坏达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刺激症状更明显。不同程度的龋坏补救方法不同。 二、浅龋的补救措施 浅龋时,可采用树脂充填法。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树脂材料填充龋洞,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树脂材料与牙齿有较好的粘结性,美观性也较好,能有效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对于儿童浅龋,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考虑儿童的配合度等情况。 三、中龋的补救措施 中龋时,同样先去除龋坏组织。由于中龋接近牙髓,可能需要在洞底放置护髓材料,如氢氧化钙,以保护牙髓,然后再用树脂等材料充填。如果龋坏较深但未露髓,通过护髓处理后充填一般可以恢复牙齿功能。对于成年人中龋,树脂充填是常用方法;对于儿童中龋,除了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外,还需关注儿童的口腔卫生维护指导,因为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龋齿的预防和治疗后的恢复很重要。 四、深龋的补救措施 1.间接盖髓术:如果深龋接近牙髓但未露髓,可采用间接盖髓术。医生将盖髓剂(如氢氧化钙)覆盖在近髓的龋坏组织上,促进牙髓修复性牙本质形成,隔绝外界刺激,然后再进行充填。这种方法适用于牙髓活力正常的深龋患牙。对于有乳牙深龋的儿童,要特别注意盖髓剂的安全性和对乳牙发育的影响。 2.直接盖髓术:若深龋露髓,但露髓孔较小,可考虑直接盖髓术,用盖髓剂覆盖露髓处,促进牙髓组织修复。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且对操作要求较高。对于青少年或成年人深龋露髓的情况,可能需要根据牙髓状况进一步考虑根管治疗等后续步骤,但首先会尝试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1.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2.控制饮食: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儿童,要控制糖果、碳酸饮料等的食用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 3.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早期发现龋齿并及时处理,避免龋坏进一步发展。对于儿童,更要加强定期口腔检查,因为儿童龋齿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0-14 15:23:14
  • 什么是全口咬合重建

    全口咬合重建是针对全口牙齿咬合系统的综合性修复治疗,适用于全口牙齿磨损严重、颞下颌关节紊乱、全口多牙缺失、外伤致咬合失常等情形,治疗包含全面口腔检查、模型分析、制定个性化方案、逐步实施治疗及术后跟踪评估,对老年患者需关注牙槽骨吸收,有颞下颌关节病史者要谨慎逐步调整方案,年轻患者方案具前瞻性以保障长期口腔健康与功能。 一、全口咬合重建的定义 全口咬合重建是针对全口牙齿咬合系统开展的综合性修复治疗,通过调整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达成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及提升口腔美观等多重目标,是融合修复学、正畸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适用情形 1.全口牙齿磨损严重:长期咀嚼硬物、不良咀嚼习惯等致使全口牙齿磨损,咬合高度降低,引发咀嚼效率下降、颞下颌关节不适等问题时,可考虑全口咬合重建。 2.颞下颌关节紊乱:全口咬合关系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等症状,经评估需通过调整咬合来改善关节功能时适用。 3.全口多牙缺失:全口多颗牙齿缺失造成咬合关系严重紊乱,影响咀嚼与面部形态时,需借助全口咬合重建恢复咬合及功能。 4.外伤致咬合失常:因外伤等因素造成全口咬合关系失常,需重建正常咬合秩序时。 三、治疗步骤 1.全面口腔检查:包括口腔临床检查,观察牙齿磨损、缺失、牙周状况等;借助X线检查等了解颌骨、颞下颌关节等情况,全面掌握口腔现状。 2.模型分析:通过取模制作牙齿模型,精准评估现有咬合状态,明确咬合紊乱的具体问题。 3.制定个性化方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牙齿磨损、缺失、颞下颌关节等因素,设计涵盖牙齿修复(如全口义齿、固定桥修复等)、正畸调整等内容的个性化重建方案。 4.逐步实施治疗:按照制定的方案逐步开展治疗,如先进行牙齿的初步调整,再逐步安装修复体等,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适应情况。 5.术后跟踪评估:治疗完成后进行长期跟踪评估,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重建的咬合关系长期稳定且患者能良好适应。 四、特殊人群考量 老年患者:需关注其牙槽骨吸收状况,治疗中注重修复体的舒适度与稳定性,因牙槽骨吸收可能影响修复体的固位,治疗方案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以保障修复效果。 有颞下颌关节病史患者:治疗时要谨慎调整咬合关系,逐步进行,避免快速大幅改变咬合导致关节症状加重,需根据患者既往关节病史制定循序渐进的治疗计划,确保在改善咬合的同时不引发关节不适加重。 年轻患者:综合考虑其未来牙齿可能的变化,治疗方案需具前瞻性,以保障长期口腔健康与功能,例如选择具有一定可调整空间或能适应未来牙齿生理性移动的修复方式,为未来牙齿可能出现的变化预留一定余地。

    2025-10-14 15:21:13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怎么诊断

    诊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询问临床表现,如疼痛、肿胀及病史;体格检查下颌下腺,触诊及观察皮肤情况;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唾液腺造影、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合并感染时白细胞等有变化,综合这些手段来准确诊断,同时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 一、临床表现询问 1.症状表现 疼痛:患者可能有进食时下颌下腺部位疼痛的症状,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结石阻塞导管,导致腺体分泌的唾液排出受阻,引起腺体肿胀、疼痛,进食结束后,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进食时的行为变化。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要询问疼痛发作的频率、程度等情况。 肿胀:下颌下腺部位可出现肿胀,进食时肿胀明显,进食后可逐渐减轻。肿胀程度因结石大小和阻塞程度而异。 2.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有反复发作的下颌下腺肿胀史,既往是否有口腔相关疾病史,如牙龈炎等,这些因素可能与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形成有关。 二、体格检查 1.下颌下腺检查 触诊下颌下腺,可触及导管内结石时,有时能感觉到硬性结节,有压痛。不同年龄患者触诊时力度要适中,儿童骨骼肌肉等发育尚未成熟,需轻柔操作。 观察下颌下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红肿可能提示有感染存在,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等,要格外注意皮肤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平片:下颌下腺导管结石部分可为阳性结石,能在X线平片上显示。通过拍摄下颌下腺区域的X线平片,可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目。但对于阴性结石无法显示,不同年龄患者拍摄X线时需注意辐射剂量,儿童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唾液腺造影:可显示导管系统的形态,若有结石,可见导管内充盈缺损。通过注入造影剂,观察导管的结构,对于诊断结石有重要价值,但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如过敏等,需在检查前评估患者情况。 2.超声检查 超声可发现导管内结石,表现为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超声检查无辐射,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对儿童等适合超声检查的人群较为适用。能清晰显示腺体及导管内情况,但对于较小结石的敏感性可能因设备和操作人员水平而异。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当合并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过检测血液中细胞成分,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对于有感染表现的患者有辅助诊断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结合年龄判断结果。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诊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

    2025-10-14 15:18: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