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兆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口腔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口腔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用醋洗牙真的能美白牙齿吗

    醋属酸性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牙釉质致其溶解变薄破坏保护屏障且损伤往往不可逆,目前无科学依据证实用醋洗牙能安全有效美白,儿童牙齿发育阶段禁用醋洗牙,牙齿敏感人群用醋会进一步刺激牙髓加重敏感,健康人群长期用醋会增加龋齿、牙周炎等牙齿疾病发生概率破坏口腔健康环境。 一、醋对牙齿的酸性损害 醋属于酸性物质,其酸性成分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坚硬的保护结构,长期用醋洗牙会使牙釉质溶解、变薄,破坏牙齿的保护屏障。牙科临床研究表明,酸性环境下牙釉质的矿物质会被逐渐分解,导致牙齿敏感、色泽改变等问题,且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二、缺乏科学美白依据 目前并无科学研究证实用醋洗牙能安全有效地实现牙齿美白。正规的牙齿美白方法是基于临床验证的,例如专业牙科诊所的洗牙(可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影响牙齿色泽的外在因素)、冷光美白技术(通过特定光照激活美白剂,分解牙齿表面及深层色素)等,这些方法有科学文献支撑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而用醋洗牙缺乏此类验证依据。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齿处于发育阶段,牙釉质更薄且脆弱,用醋洗牙会对恒牙胚等造成严重损伤,增加恒牙发育异常风险,因此绝对禁止儿童使用醋洗牙。 牙齿敏感人群:此类人群牙齿表面牙釉质已有不同程度损伤,用醋洗牙会进一步刺激牙髓,加重牙齿敏感症状,引发疼痛等不适。 健康人群:长期用醋洗牙会使牙釉质持续受损,增加龋齿、牙周炎等牙齿疾病的发生概率,破坏口腔健康环境。

    2025-08-12 16:12:00
  • 说话时舌头不灵活是什么原因

    说话舌头不灵活,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首先应考虑脑血管病。通过做头颅CT或者磁共振有助于明确诊断。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发脑血管病变,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和脑出血等都可能引发语言笨拙或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情况,患者除舌头说话不灵活外,还可能伴有肢体无力感,甚至有病灶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此时需要尽早完善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早期进行治疗。如果语言笨拙是逐渐出现且呈进展性加重,那么就要考虑是否为脑部占位、肿瘤。 一、舌头不灵活与脑血管病的关联:当出现说话舌头不灵活时,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所以要首先考虑脑血管病的可能性。 1.常见脑血管病的影响: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和脑出血这些常见的脑血管病变,都能导致语言方面的问题。 (1)语言表现:会引起语言笨拙或出现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现象。 (2)伴随症状:除了舌头的问题,还可能同时伴有肢体无力感。 (3)其他可能症状:可能会有病灶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偏盲等。 2.检查的重要性:鉴于此,要尽早进行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 二、语言笨拙的进展性变化:若语言笨拙是逐渐发生且呈进展性加重的,那就需要考虑脑部是否存在占位、肿瘤等情况。 总之,对于说话舌头不灵活的情况,要高度重视,根据其具体表现和进展特点等,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025-08-12 16:09:21
  • 舌头根部有疙瘩

    舌根部疙瘩有生理性因素即轮廓乳头属正常解剖结构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因素包含淋巴滤泡增生多由咽部慢性炎症刺激致咽部有异物感等需针对炎症采取措施,乳头状瘤为良性病变需病理活检及必要时手术,尖锐湿疣与不洁性生活相关有菜花样肿物需及时就医,儿童出现需考虑感染性因素观察伴随症状优先非药物干预,成人需关注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等增加风险应调整,孕妇优先非药物缓解谨慎用药及时就医兼顾母婴安全。 一、生理性因素 舌根部存在轮廓乳头,属于正常解剖结构,呈人字形排列于舌根部,大小均匀,一般无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因素 (一)淋巴滤泡增生 多由咽部慢性炎症(如慢性咽炎)长期刺激引发,患者可伴有咽部异物感、咽干等不适,需针对咽部炎症采取相应措施,如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等。 (二)乳头状瘤 多为良性病变,表现为舌根部单个或多个疙瘩样突起,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必要时考虑手术等治疗。 (三)尖锐湿疣 与不洁性生活相关,可在舌根部出现菜花样肿物,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 三、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出现舌根部疙瘩时,需考虑感染性因素(如疱疹性咽峡炎),观察有无发热、咽痛等伴随症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 成人:需关注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可增加舌根部病变风险,应提醒调整生活方式。 孕妇:出现舌根部疙瘩时,优先考虑非药物方法缓解,谨慎用药,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兼顾母婴安全。

    2025-08-12 16:06:45
  • 拔牙后不种植空着行不行

    拔牙后不及时种植修复会致邻牙向缺牙区倾斜移位致牙列紊乱及引发牙周疾病,还会使对颌牙伸长破坏咬合影响咀嚼,且牙槽骨会吸收萎缩影响种植及致面部变化,年轻人因对美观和咀嚼功能要求高建议尽早种植,老年人需评估身体承受力,允许则修复,否则可考虑活动义齿但有固位不佳问题。 一、邻牙移位风险 拔牙后若不及时种植修复,缺牙间隙两侧的邻牙会因失去支撑逐渐向缺牙区倾斜移位,导致牙列的整体排列紊乱,进而影响后续修复的难度与效果,例如邻牙倾斜可能使相邻牙齿间出现食物嵌塞等问题,增加牙周疾病发生风险。 二、对颌牙伸长影响 缺牙后对颌牙会因没有咬合对抗而逐渐伸长,上下牙的咬合关系会遭到破坏,长期可引发咬合紊乱,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降低食物的咀嚼效率,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取与消化。 三、牙槽骨吸收问题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持续发生吸收萎缩,随着时间推移,牙槽骨高度和宽度会明显降低,这不仅会影响未来种植修复的可行性,还可能导致面部轮廓发生变化,出现面部塌陷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年轻人:通常对美观和咀嚼功能要求较高,缺牙不修复会显著影响日常社交和进食体验,建议尽早考虑种植修复以维持良好的口腔功能与面部外观。 老年人:若全身健康状况较差,需综合评估身体承受种植手术的能力,但也应在条件允许下尽量修复缺牙,以保障基本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若无法种植,可考虑其他如活动义齿等修复方式,但活动义齿可能存在固位不佳等问题。

    2025-08-12 16:01:30
  • 需要抬高咬合的镶牙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临床视诊、探诊、叩诊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口腔状况并考量不同人群差异,依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抬高咬合镶牙方案,选择合适修复材料,严格按方案进行牙体预备,制作临时修复体维持咬合,最终修复体试戴时检查调整咬合,特殊人群注重相关防控。 一、口腔检查与诊断 通过临床视诊、探诊、叩诊等方法初步评估口腔状况,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牙齿磨损程度、剩余牙体组织量、咬合关系异常的具体成因(如单侧咀嚼致咬合不平衡、长期夜磨牙等)。需全面考量不同人群差异,儿童需关注乳牙替换及恒牙胚发育情况,老年人则需留意牙槽骨吸收对咬合的影响。 二、治疗计划制定 依据口腔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抬高咬合镶牙方案,选择合适修复材料(如树脂、陶瓷等),综合患者口腔健康、经济状况及性别、年龄等因素,确保方案兼顾功能恢复与舒适性。 三、牙体预备 严格按预定方案进行牙体预备,精确控制磨除量,避免损伤牙髓。儿童牙体预备需轻柔操作,防止影响恒牙胚;老年人则需结合牙槽骨吸收情况,保证预备后牙齿适配后续修复体。 四、临时修复体制作 制作临时修复体以维持牙体预备后的咬合关系,保证其强度与舒适度,满足不同生活方式患者需求,如常咀嚼硬物者需临时修复体具较高强度。 五、最终修复体试戴与调整 将最终修复体戴入口腔,通过咬合纸等工具检查咬合接触,反复精细调整至咬合平衡、舒适。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注重口腔卫生及感染防控,保障修复过程顺利与口腔健康。

    2025-08-12 16:00: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