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患有乙肝能否服用克伦特罗

    患有乙肝的患者一般不建议服用克伦特罗因其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乙肝患者肝脏有病理损伤,代谢解毒功能可能受损,服用克伦特罗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损伤风险,需专业医生评估乙肝病情严重程度、肝功能指标及整体健康状况后决定是否使用,有相关症状应优先选对肝脏影响小且经充分验证安全的替代药物并严格遵循医生个体化诊疗方案。

    2025-08-15 11:20:08
  • 降钙素原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降钙素原正常值范围一般健康成年人血清采用高灵敏度免疫发光法检测小于0.05ng/mL,新生儿出生前几天生理性升高一般不超0.5ng/mL,老年人正常范围基本同健康成年人小于0.05ng/mL,有基础疾病人群降钙素原升高需结合具体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其意义。 对于特殊人群而言,新生儿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降钙素原的正常值范围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降钙素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升高,但一般也不会超过0.5ng/mL。如果新生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往往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病理情况。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其降钙素原的代谢等情况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正常范围基本与健康成年人一致,仍小于0.05ng/mL左右。如果老年人检测发现降钙素原升高,需要更谨慎地排查感染等相关疾病,因为老年人感染后可能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降钙素原升高往往提示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其降钙素原的正常值范围虽然还是以小于0.05ng/mL为参考,但当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时,降钙素原的变化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其他检查指标等综合判断降钙素原升高的意义,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降钙素原的水平。

    2025-08-11 15:54:55
  • 巨细胞病毒igG偏高有事吗

    巨细胞病毒IgG偏高的意义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提示感染或既往感染,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偏高可能有事,健康人群、儿童偏高可能没事,应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由医生判断。 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有事,也可能没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巨细胞病毒IgG偏高,提示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大多数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能自行痊愈,只有少数人会出现症状。如果是以下情况,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有事: 孕妇:如果孕妇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等。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器官移植接受者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症状者: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是感染的原因。 如果是以下情况,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没事: 健康人群: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且其他检查结果正常,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是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已经痊愈,或者是接种过疫苗。 儿童:儿童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是因为从母亲那里获得了抗体,也可能是因为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但没有症状。 如果发现巨细胞病毒IgG偏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8-11 15:52:13
  • 新型病毒如何防御

    新冠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其预防要点包括:远离感染源、坚持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积极增强体质。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强化自我防护,以尽量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 一、远离感染源: 1.应尽可能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要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2.外出排队时需自觉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3.尽量减少在外堂食,从而积极切断所有感染源。 二、坚持勤洗手: 1.双手会沾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各种病原体,而洗手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2.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3.出门在外不便洗手时,可使用酒精免洗液。 三、正确佩戴口罩: 1.外出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 2.不可随意用手触碰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免增加感染几率。 3.回家后要用酒精对全身进行喷洒消毒处理,并清洁双手。 四、积极增强体质: 1.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调整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鱼肉、鸡蛋、奶制品等,这样可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力。 2.此外,还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各种病毒入侵。 总之,通过远离感染源、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增强体质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2025-08-11 15:49:14
  • 小儿麻痹症是传染病吗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感染风险较高,全球曾广泛流行,积极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可降发病率,对已感染者及时诊断隔离及医疗干预利于控传播减不良影响。 1.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食物、手或生活用品等,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后,病毒可经口腔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例如,在卫生条件较差、人群密集且缺乏良好卫生习惯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小儿麻痹症的传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可能存在不良卫生行为,如不注意手部清洁就进食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流行特点与防控意义 小儿麻痹症在全球范围内曾广泛流行,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通过积极的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例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或注射脊灰灭活疫苗等预防手段,能使儿童体内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已经感染小儿麻痹症的儿童,及时的诊断和隔离等措施也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并且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医疗干预,以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儿童身体功能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2025-08-11 15:47: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