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冠感染发烧多少度需要隔离

    新冠感染后不再单纯依发烧度数定隔离,而是综合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确诊患者无论发烧度数多少,密切接触者等按防控要求隔离,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感染后,即便发烧度数不高或怎样,出现严重症状或病情有加重趋势等也依防控要求进行隔离相关安排。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等特点,若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发烧度数不是很高,但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时,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隔离评估等;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不管发烧度数怎样,若病情有加重趋势等情况也需依据防控要求进行隔离相关安排,以防止病毒传播给更多人以及更好地对患者病情进行管理。

    2025-07-29 14:42:38
  • 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2月11日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月28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属冠状病毒科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多形性,直径60-140nm,基因特征与SARSr-CoV有别,人群易感,不同人群感染表现不同,老年人等基础疾病多者感染后重症风险高,生活方式影响抵抗力,有基础病史者需密切监测病情。

    2025-07-29 14:40:27
  • 大三阳传播途径

    乙肝大三阳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工作、学习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大三阳。 1.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输血或血制品等。 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 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如手术、拔牙、纹身等。 2.性传播 乙肝大三阳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含有乙肝病毒,性接触可能导致感染。 性伴侣应接种乙肝疫苗并进行保护性抗体检测,以预防感染。 3.母婴传播 乙肝大三阳孕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通过产道接触到母血而感染乙肝。 乙肝大三阳孕妇在孕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大三阳的传播途径还包括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为了预防乙肝大三阳的传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 2.进行纹身、纹眉等侵入性操作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3.避免与乙肝大三阳患者共用注射器。 4.性伴侣应进行乙肝五项检查,若没有乙肝抗体,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5.乙肝大三阳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传染性。 此外,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等,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如果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吸烟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7-22 15:15:25
  • 打破伤风的作用是什么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当伤口深、污染重时易感染发病,打破伤风针可获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普通人群遇较深切割伤、刺伤等需打;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外伤需及时打;老年人机能衰退、免疫力低,有深或污染伤口更应打以降低发病风险。 一、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梭菌常存在于土壤、灰尘、人和动物粪便中。当伤口较深、污染严重时,破伤风梭菌可能侵入伤口并繁殖,产生毒素,引发破伤风。打破伤风针(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能够使人体获得对破伤风梭菌的特异性免疫力,中和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毒素,从而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例如,《外科学》相关教材中指出,对于污染较严重、伤口较深的开放性伤口,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二、降低破伤风发病风险 对于普通人群:在发生较深的切割伤、刺伤,如被生锈的铁器划伤、被泥土污染的伤口等情况时,打破伤风针可显著降低感染破伤风后发病的几率。研究表明,及时规范注射破伤风预防制剂后,破伤风的发病率可大幅下降。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若发生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伤口,更需及时打破伤风针。因为儿童一旦感染破伤风,病情进展往往较快,危害较大,所以对于儿童的外伤,遵循相关医疗指南及时注射破伤风预防制剂至关重要。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破伤风后预后可能较差,因此老年人若有较深或污染的伤口,更应重视打破伤风针来预防感染发病。

    2025-07-22 15:12:22
  • 肺结核靠什么传染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等释放含菌飞沫,他人吸入可感染,通风不良环境风险高,儿童、老年人及密集通风差场所更易受影响;其他传播途径相对少见,有消化道传播(现代社会罕见,因高温可杀菌)及极个别经皮肤伤口感染情况。 1.空气-飞沫传播: 原理: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其他人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后,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例如,一个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痰液中带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每一次咳嗽所产生的飞沫数量众多,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就有机会传播给周围的人。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环境中,这种传播的风险会更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且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人员密集,如果有肺结核患者存在,更容易通过空气-飞沫途径感染。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容易因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而患病。一些生活方式较为密集、通风条件差的场所,如拥挤的宿舍、密闭的办公室等,空气-飞沫传播肺结核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2.其他传播途径: 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存在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情况。例如,饮用了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牛奶,但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较为罕见,因为经过高温处理的牛奶可以杀死结核分枝杆菌。此外,经皮肤伤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情况非常罕见,一般是在特殊的职业暴露等极个别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比如从事与结核患者组织密切接触且皮肤有破损的工作时。

    2025-07-22 15:10: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