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各类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对各种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诊治方面、特别是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具有丰富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各类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对各种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诊治方面、特别是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具有丰富经验。展开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贫血会引发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出血会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感染会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等,不同人群在这些症状表现上各有特点。 头晕乏力:患者会经常感到头晕,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同时伴有全身乏力的症状。这是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肌肉活动所需能量供应不足所致。在生活方式上,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运动量较大的情况,那么头晕乏力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使头晕乏力的症状更为突出。 心悸气短:心脏为了弥补缺氧状况,会加快跳动来增加供血量,患者可出现心悸的感觉。在活动或安静状态下都可能出现气短的情况,这是因为肺部也处于缺氧状态,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心悸气短的感受,而是表现为哭闹不安、呼吸急促等;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贫血导致的心悸气短症状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如行走几步就会明显气短。 出血相关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皮肤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于四肢部位,尤其是容易受到碰撞的部位。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而且由于儿童的活动较为活泼,磕碰的机会较多,所以皮肤瘀点瘀斑的情况可能相对更常见;女性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皮肤的护理,可能会更早发现皮肤出现的瘀点瘀斑。 鼻出血:鼻腔黏膜出血较为常见,可能会反复发生。这是因为鼻腔黏膜的血管比较丰富,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困难,容易引起鼻出血。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鼻腔黏膜本身就比较敏感,更容易出现鼻出血的情况;老年患者由于鼻腔黏膜相对干燥,也更容易发生鼻出血。 牙龈出血: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同样是因为凝血功能异常。长期牙龈出血可能会导致口腔卫生状况变差,进而引发口腔感染等问题。在生活方式上,如果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习惯,可能会加重牙龈出血的情况;女性患者在孕期或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加重。 感染相关症状 发热:由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发热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发热可能体温在37.5℃-38℃左右,重度发热体温可超过39℃。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发热可能更为频繁且体温波动较大;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 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这是因为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等,感染后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咳嗽咳痰的程度会加重,且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

    2025-09-22 20:44:39
  • 贫血可以吃火龙果吗

    贫血患者可适当吃火龙果,其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C助铁吸收,膳食纤维利肠道功能。不同类型贫血患者食用有不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贫血患者食用也需留意量等情况,且火龙果不能替代正规贫血治疗。 火龙果的营养成分与贫血的关系 维生素C:每100克火龙果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10毫克左右,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能够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二价铁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补充足够的铁是关键,火龙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辅助铁的吸收,从而对改善贫血状况有一定帮助。 膳食纤维:火龙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对于贫血患者,尤其是因胃肠道疾病导致贫血的人群,良好的肠道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铁等造血原料的吸收,火龙果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情况,间接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食用火龙果的注意事项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食用火龙果的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利用火龙果中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的作用,增强补铁的效果。但要注意,火龙果不能替代正规的补铁治疗,如果是中重度缺铁性贫血,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补充等规范治疗。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火龙果中维生素B12含量相对较少,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除了适当食用火龙果外,还需要重点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如多吃一些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严重时需要遵医嘱进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 其他类型贫血患者:对于溶血性贫血等其他类型贫血患者,火龙果一般可以正常食用,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综合考虑。例如,一些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在食用火龙果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特殊人群食用火龙果的情况 儿童贫血患者:儿童贫血时可以食用火龙果,但要注意食用量。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火龙果可能会引起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建议将火龙果切成小块,适量食用,同时要结合儿童贫血的具体类型进行综合的饮食调整和治疗。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在食用火龙果的同时,可搭配一些适合儿童的含铁辅食。 老年贫血患者:老年贫血患者食用火龙果较为适宜,但要注意火龙果的食用方法和量。老年人消化功能有所减退,食用火龙果时可以选择熟透的火龙果,方便咀嚼和消化。同时,老年贫血患者往往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是糖尿病合并贫血的老年患者,需要注意火龙果的糖分含量,选择合适的食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例如,每100克火龙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13-15克左右,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要根据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

    2025-09-22 20:41:13
  • 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哪些不正常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存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方面异常,白细胞总数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异常,常伴贫血,血小板常减少,不同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表现有差异,怀疑者需进一步骨髓穿刺明确诊断。 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 (一)白细胞总数异常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通常会明显增高。例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白细胞计数常可高于正常范围数倍甚至数十倍,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L,部分可高达(100-300)×10/L等。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但以增高较为常见,一般多在(10-50)×10/L之间,也有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超过100×10/L。 (二)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异常 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无论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都会显著增高。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淋巴细胞比例往往>50%,且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同时淋巴细胞比例也会明显高于正常,一般可达20%-90%不等。 2.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绝对值会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为(0.8-4)×10/L),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淋巴细胞绝对值可高达数十×10/L甚至更高。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 (一)贫血相关指标异常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RBC)减低,正常成人红细胞计数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患者可低于此范围;血红蛋白(Hb)浓度减低,正常男性Hb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患者Hb值会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严重时可低于60g/L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骨髓,影响了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三、血小板计数异常 (一)血小板减少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血小板计数减低,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L,患者血小板计数可低于100×10/L,严重时可低于20×10/L。血小板减少可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儿童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紫癜等表现,且出血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儿童的血管壁相对较薄,凝血功能相对较弱等。 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血常规上的具体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方面虽有一些共同特点,但也存在各自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对于怀疑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除了血常规检查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9-22 20:38:26
  • 血癌是白血病吗

    血癌就是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按病程缓急和细胞类型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不同类型有不同特点,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等,诊断靠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治疗有化疗等,治疗时儿童要注重营养支持,老年要谨慎选方案,男女患者要关注药物对自身相关方面影响 白血病的分类及相关特点 按病程缓急和细胞类型分类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急性髓系白血病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80%左右,其骨髓中原始粒细胞等髓系细胞大量增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相对多见,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大量积聚。从年龄角度看,不同类型白血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有差异,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慢性白血病:起病相对缓慢,骨髓和外周血中以较成熟的细胞为主。常见的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慢性髓系白血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等)可能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这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有影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不管年龄大小、男女,患白血病的几率可能会升高。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儿童可能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还可能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也是常见表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染部位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而成年人感染部位相对多样,这与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诊断依据 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变化;骨髓穿刺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骨髓穿刺涂片可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形态、比例等情况,以明确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等情况。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穿刺涂片可见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往往超过30%等。 白血病的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治疗方面 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对于儿童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营养支持,因为化疗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对于老年白血病患者,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化疗方案的选择要更谨慎,尽量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但有效的治疗方式。女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月经等情况,因为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等,男性患者也需要关注药物对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血癌就是白血病,白血病有多种分类、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在治疗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

    2025-09-22 20:36:47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很严重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其会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产生影响,且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影响有差异,需结合具体病情、贫血程度、病因及个体身体状况综合判断,发现后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 血液系统相关影响 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异常。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运输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严重贫血时,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可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活动耐力明显下降。长期严重贫血还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微环境,进一步加重造血功能的紊乱。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重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低于正常范围较多时,机体各器官的氧供严重受限,会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于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受累较为常见且严重。维生素B缺乏时,可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抑郁、精神异常等。在儿童患者中,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这是因为维生素B参与神经系统髓鞘的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缺乏时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其影响更为关键。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能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神经发育。例如,婴儿期发生严重的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会阻碍其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并且影响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导致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受影响等。这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叶酸、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而严重贫血会干扰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和利用。 成年人:成年人患严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除了上述全身症状外,还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比如从事体力劳动或需要较高活动耐力工作的人群,严重贫血会使其无法正常完成工作任务,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成年人如果是由一些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导致叶酸、维生素B吸收障碍)引起的严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可能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化,增加治疗的难度。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其影响也较为严重。严重贫血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老年人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而且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也在减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困难,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等。 总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贫血程度、病因以及个体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一旦发现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09-22 20:35: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