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亭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肛肠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肛肠科疾病。展开
  • 混合痔最佳治疗方法

    混合痔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等,以及药物治疗,如局部外用药物、中药坐浴等;手术治疗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适用于Ⅲ、Ⅳ度等混合痔,有一定并发症风险,需评估全身状况,还有外剥内扎术,是经典方法,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儿童混合痔一般先保守治疗,严重时谨慎选手术且考虑对肛门功能影响。 一、保守治疗 1.一般措施:对于无症状的混合痔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比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这是因为久坐久站会影响肛周血液循环,而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加重痔核的瘀血肿胀,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混合痔的症状或防止其加重,尤其对于那些因工作性质需要久坐久站的人群,更要注重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女性在孕期发生的混合痔,由于孕期生理变化,更要特别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孕期腹压增加等因素易加重混合痔,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肛周肌肉锻炼等。 2.药物治疗: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这类药物可以保护肛门直肠黏膜,减轻炎症和疼痛、瘙痒等症状。还有中药坐浴,常用的有五倍子汤等中药方剂坐浴,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混合痔发作时的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混合痔患者是一种常用的保守手段,不过药物治疗不能根治混合痔,且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手术治疗 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适用于Ⅲ、Ⅳ度混合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该手术是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使下移的肛垫上移,同时阻断痔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其优点是术后疼痛相对较轻,恢复较快。但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该手术。比如老年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手术风险会增加,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 2.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大的混合痔。手术将外痔部分剥离,内痔部分结扎,使其坏死脱落。该手术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恢复时间较长。对于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的,可考虑选择该手术,但术后需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而对于儿童混合痔患者,一般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因为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肛门功能等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时才会考虑谨慎选择手术,并且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对儿童未来肛门功能等的影响。

    2025-10-21 13:28:40
  • 想问反复肛裂怎么办啊

    肛裂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饮食调整和坐浴;药物治疗局部用硝酸甘油软膏、钙通道阻滞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方式有肛裂切除术、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特殊人群中儿童多保守治疗,孕妇治疗谨慎,老年人治疗要考虑自身状况。 一、一般治疗 (一)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和全谷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干硬粪便对肛裂创面的刺激。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3克膳食纤维,一杯煮熟的菠菜约含2.2克膳食纤维等,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来达到合适的摄入量。 (二)坐浴 每天用温水坐浴,一般水温控制在40-45℃,每次坐浴15-2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有研究表明,温水坐浴能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减轻疼痛,并且有助于清洁创面。 二、药物治疗 (一)局部用药 1.硝酸甘油软膏:硝酸甘油软膏可以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肛裂愈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初期较常见。 2.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软膏等,同样能通过松弛肛门括约肌来缓解肛裂相关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阻断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从而使括约肌松弛。 三、手术治疗 (一)指征 如果肛裂经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是慢性肛裂、伴有严重并发症(如哨兵痔、肛瘘等)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式 1.肛裂切除术:直接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一些病变组织,创面二期愈合。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慢性肛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内括约肌,降低肌肉张力,促进创面愈合。该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且复发率相对较低,但需要注意手术可能带来的肛门失禁等风险,不过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风险可控。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肛裂多与大便干结有关,应首先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如增加奶制品、蔬菜泥等的摄入,保持大便柔软。一般不首先采用手术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坐浴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二)孕妇 孕妇患肛裂时,治疗需更加谨慎。饮食调整同样重要,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坐浴时要注意水温适中,避免过热。药物使用需权衡利弊,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为主,若病情需要手术,要在充分评估后进行。 (三)老年人 老年人肛裂可能与肠道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等有关。在治疗时,饮食调整要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可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的食物。坐浴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滑倒等意外情况。手术治疗需评估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确保手术风险在可耐受范围内。

    2025-10-21 13:28:23
  • 混合痔扎线几天掉

    混合痔扎线掉落时间一般在术后7-10天左右,受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和手术相关(扎线方式、手术创面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中年轻人、饮食生活习惯良好、无基础疾病者掉落时间可能较早,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不良、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延长;手术方面扎线方式精细、创面小者掉落时间可能较早,反之则可能后延。 个体差异因素 年龄方面: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扎线掉落时间可能相对较早,通常在7-8天左右;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组织修复速度较慢,扎线掉落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0-12天甚至更久。例如,有研究表明,青年患者术后组织再生相关细胞活性较高,能更快促进扎线部位的愈合与扎线脱落;老年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等问题,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了组织修复进程。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性别对混合痔扎线掉落时间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一些激素水平等因素作用下,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比如部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凝血等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不过这种影响通常不显著,整体仍在7-10天的大致范围内波动。 生活方式方面: 饮食:术后保持合理饮食的患者,如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有利于扎线部位愈合,扎线掉落时间可能接近7-8天;而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饮水过少的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或腹泻,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手术部位的压力,腹泻则会刺激手术创面,均可能导致扎线掉落时间延长,可能到10天以上。 排便习惯: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且排便时间短的患者,对手术部位影响小,扎线掉落时间相对正常;长期有排便习惯不良,如排便时久蹲久坐、过度用力等情况的患者,会影响扎线部位愈合,使扎线掉落时间延长。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白细胞的功能发挥,影响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扎线掉落时间可能会明显延长,有的甚至超过10天,且容易出现扎线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而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扎线掉落时间多在7-10天的常规范围内。 手术相关因素 扎线方式:不同的扎线方式可能会影响掉落时间。如果采用的扎线较为精细且对组织损伤较小的方式,组织修复相对顺利,扎线掉落时间可能较早;若扎线方式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相对较重,那么组织修复时间会延长,扎线掉落时间也会相应后延。 手术创面大小:混合痔手术创面大小不同,创面大的患者组织修复需要更多时间,扎线掉落时间可能会比创面小的患者晚。例如,较大范围混合痔切除术后,局部组织修复涉及更多的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等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扎线掉落时间可能在10天左右甚至更久。

    2025-10-21 13:28:08
  • 肛瘘会引起便血吗

    肛瘘有可能引起便血,其主要症状还有流脓、疼痛、瘙痒等,不同人群肛瘘有不同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儿童肛瘘多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关,治疗多倾向保守;女性要注意经期肛周卫生;男性需避免久坐;有基础疾病人群要控制基础疾病以利肛瘘治疗及预后。 肛瘘引起便血的原因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当肛瘘的瘘管受到炎症刺激时,局部的血管可能会发生破裂出血,从而导致便血情况出现。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有时也可能与脓性分泌物等混合。不过,导致便血的原因有多种,肛瘘只是其中之一,还需与其他能引起便血的疾病相鉴别,比如痔疮也常表现为便血,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便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 肛瘘的其他常见表现 流脓:是肛瘘的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成的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又排出脓液,有时瘘管可暂时闭合而无症状,以后又反复肿胀疼痛,封闭的瘘口破溃。 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便时疼痛加重。 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不同人群肛瘘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肛瘘:儿童肛瘘相对少见,多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关,常因肛管直肠周围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发展而来。儿童肛瘘在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便血情况也可能出现,但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多观察孩子肛周情况。儿童肛瘘治疗上多倾向于保守治疗为主,如保持肛周清洁等,因为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等有一定特殊性需谨慎考虑。 女性肛瘘:女性肛瘘患者在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月经期间的卫生,因为经血等容易污染肛周,加重肛瘘局部的炎症等情况。在治疗选择上可能会考虑到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等因素,但主要还是依据肛瘘的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相应处理。 男性肛瘘:男性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久坐会影响肛周血液循环,可能不利于肛瘘的恢复。同样要保持肛周清洁,预防感染等情况发生。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肛瘘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等,所以这类人群除了针对肛瘘进行治疗外,还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在稳定范围,这样才有利于肛瘘局部创面的愈合等,同时在肛瘘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肛瘘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等。

    2025-10-21 13:27:52
  • 什么是痔

    痔是常见肛肠疾病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瘀血肿大所致按发生部位分内痔外痔混合痔,病因包括久坐、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长期饮酒及进食刺激性食物等致静脉丛瘀血扩张,症状上内痔有无痛性便血、痔核脱出等,外痔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或血栓形成剧痛,混合痔兼具两者症状,诊断可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治疗有改善生活习惯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保守无效时的手术治疗,孕妇需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儿童则需培养良好饮食排便习惯及时就医。 一、解剖分类 按发生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内痔:由齿状线近侧直肠上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所致,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出等。 2.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引起,常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混合存在,兼具两者的症状表现。 二、病因因素 多种因素可引发痔,如久坐、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瘀血、扩张从而引发痔。 三、症状表现 1.内痔:常见症状为便血,多为无痛性便血,便血可呈滴血、喷血或手纸上带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若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称为血栓性外痔。 3.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出现便血、脱出、疼痛、瘙痒等多种表现。 四、诊断方法 通过肛门视诊可观察到外痔的情况;直肠指检能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从而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改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变不良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缩短排便时间等)、热水坐浴等,这对缓解症状有帮助,尤其适用于各年龄段和各类型痔的初期或轻型患者。 2.药物治疗:可局部使用药膏、栓剂等,如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止血作用的药物,但需遵循医疗规范使用。 3.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但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由于孕期特殊生理状态,增大的子宫压迫易加重痔的症状,需特别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进行温和的肛周锻炼,若出现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因为某些治疗措施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儿童:儿童痔相对较少见,多与不良排便习惯有关,需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如保证充足膳食纤维摄入、定时排便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采用不恰当的治疗方法。

    2025-10-21 13:27: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