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伍妍主治医师(113)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伍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长智齿疼怎么办

    智齿疼痛局部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面部外侧缓解,若因智齿冠周炎引起医生会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盲袋后涂布碘甘油等药物,经常反复发炎、位置不正的智齿炎症控制后需评估是否拔除,孕妇长智齿疼优先局部保守治疗炎症重需遵医嘱用药,儿童智齿疼痛要及时就医并注意口腔卫生维护。 一、局部缓解措施 1.淡盐水漱口:取适量温淡盐水,每日多次漱口,利用盐水的杀菌消炎作用,减轻智齿周围牙龈的炎症,从而缓解疼痛。一般建议使用浓度约为0.9%的淡盐水,即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约4.5克盐。 2.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敷贴,敷于智齿对应的面部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通过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牙龈组织的肿胀,进而缓解疼痛。 二、就医处理建议 1.智齿冠周炎的局部治疗:若智齿疼是因智齿冠周炎引起,医生会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脓液等,之后在盲袋内涂布碘甘油等药物,以消炎止痛。 2.智齿拔除评估:对于经常反复发炎、位置不正(如阻生齿)的智齿,在炎症得到控制后,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拔除。例如,智齿完全埋伏于骨内、与邻牙形成不良接触关系易导致食物嵌塞进而反复发炎时,拔除是较为彻底的解决方式,但需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等综合判断是否具备拔牙条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长智齿疼时,应优先选择局部保守治疗,如淡盐水漱口等。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应避免随意服用止痛药物,若炎症较重需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2.儿童:儿童长智齿相对少见,若发生智齿疼痛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的口腔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口腔问题,同时要注意儿童口腔卫生的维护指导。

    2025-10-27 10:02:43
  • 四环素牙具体是指什么

    四环素牙是牙齿发育矿化期摄入四环素类药物致牙组织着色的疾病,儿童牙胚发育矿化时长使其易发病,有该时期使用四环素类药物病史是关键依据,表现为牙齿颜色沿生长线呈带状或云雾状改变,儿童患者还可能因牙齿颜色异常产生心理问题及影响咀嚼发音等功能需关注。 一、定义阐释 四环素牙是在牙齿发育矿化时期,机体摄入四环素类药物后,药物结合沉积于牙组织内,致使牙齿硬组织发生着色的一种疾病。具体而言,在牙齿发育阶段,乳牙、恒牙的牙胚成釉细胞合成牙本质、牙釉质过程中,四环素能与牙组织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进而沉积在牙体组织,造成牙齿变色。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处于牙齿发育矿化期时(一般乳牙在胚胎4个月至出生后1岁左右发育,恒牙在胚胎4个月开始发育,至7-8岁左右完成矿化),若在此阶段摄入四环素类药物,更易引发四环素牙。因为儿童牙胚发育矿化时间较长,药物有更充足时间与牙组织中的钙结合并沉积。 (二)药物暴露病史 有明确在牙齿发育矿化期使用过四环素类药物的病史是诊断四环素牙的关键依据。常见的四环素类药物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若在上述牙齿发育关键时期使用过这类药物,就具备了患四环素牙的重要诱因。 三、临床表现特征 (一)牙齿颜色改变 轻者牙齿呈黄色、灰色,随着病情发展,重者可呈现棕褐色、深灰色。并且这种着色是沿牙齿生长线分布的,呈现出带状或云雾状外观,与正常牙齿颜色有明显区别。 (二)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对于儿童患者而言,除了牙齿外观受影响外,还可能因牙齿颜色异常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等,需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关怀和引导。同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四环素牙可能对其咀嚼、发音等功能也会产生潜在影响,需要综合考量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

    2025-10-27 10:02:12
  • 洗牙齿的危害有哪些

    不当洗牙可能致牙齿敏感破坏牙釉质抵御力、牙龈损伤出血肿痛,器械未消毒存感染传播隐患,孕妇孕期洗牙需谨慎、儿童牙齿发育阶段非必要不洗牙、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需病情稳定后经评估再洗牙。 一、牙齿敏感风险 不当洗牙操作可能破坏牙釉质的完整性,使牙齿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例如,牙釉质被过度磨损后,牙齿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敏感症状,表现为短暂但尖锐的疼痛,影响正常进食和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在本身牙釉质较薄或洗牙时操作力度过大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二、牙龈损伤问题 洗牙过程中若操作手法粗暴,可能直接损伤牙龈组织。会出现牙龈出血、肿痛等症状,出血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且不易止住,肿痛会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如咀嚼和说话。尤其对于本身牙龈较为脆弱或有轻度牙龈炎症的人群,更易因不当洗牙加重牙龈损伤。 三、感染传播隐患 若洗牙所使用的器械未经过严格消毒,可能成为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媒介。例如,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可通过未经彻底消毒的洗牙器械在不同患者间传播。这主要是因为洗牙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而消毒不彻底的器械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 四、特殊人群的特定风险 孕妇:孕期洗牙需谨慎,不当洗牙可能因刺激引发宫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一般建议在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避免洗牙,中间阶段若需洗牙也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告知医生孕期情况。 儿童:儿童牙齿处于发育阶段,牙釉质较薄且牙周组织脆弱,不恰当的洗牙可能对牙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儿童洗牙,若有需要应选择专业儿科口腔科医生操作,确保操作温和且符合儿童口腔发育特点。 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如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液病等,洗牙可能诱发全身状况波动。例如,糖尿病患者洗牙后易发生感染,需在病情控制稳定时由医生评估后谨慎进行洗牙操作。

    2025-10-27 10:01:40
  • 嘴里面起泡怎么办

    嘴里面起泡常见原因有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等,口腔溃疡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C的食物,疱疹性口炎要注重口腔清洁及增加水分摄入;儿童嘴里面起泡要防触碰、吃温凉柔软食物,孕妇需优先用非药物干预并注意口腔卫生和合理饮食,老年人要密切观察起泡变化,若起泡超两周未愈或伴剧痛、发热、吞咽困难等要及时就医排查白塞病等其他疾病。 一、常见原因及一般处理 嘴里面起泡常见原因包括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等。若为口腔溃疡,首先需保持口腔清洁,可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通过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利于创面修复;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此类食物会刺激起泡部位加重疼痛,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像橙子、猕猴桃、菠菜等,维生素有助于黏膜组织的修复。若为疱疹性口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同样需注重口腔清洁,同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以促进新陈代谢。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嘴里面起泡时,要防止儿童用手触碰起泡部位,避免感染扩散;饮食应选择温凉、柔软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等,防止过硬食物摩擦起泡处加重损伤。 孕妇:孕妇嘴里面起泡需谨慎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保持口腔卫生及合理饮食是关键,因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以防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嘴里面起泡时,要密切观察起泡的变化情况,若起泡长时间未愈合或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愈合能力减弱,需警惕其他病变的可能。 三、就医情形 若嘴里面起泡持续超过两周仍未愈合,或起泡伴有剧烈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检查以排除白塞病等其他疾病的可能,通过专业诊断采取相应合理的治疗措施。

    2025-10-27 10:01:24
  • 牙痛严重会有什么危害吗

    严重牙痛可致局部组织损害如颌面部间隙感染等,还会使机体处慢性炎症应激状态易引发全身性感染,疼痛刺激可引起心血管反应诱发相关事件,对儿童影响咀嚼阻碍生长发育,对孕妇增加早产风险,对老年人削弱抵抗力加重基础疾病。 一、局部组织损害风险增加 严重牙痛若未及时处理,局部感染可能扩散,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例如,智齿冠周炎导致的严重牙痛,炎症可蔓延至颊间隙、翼下颌间隙等,表现为面部显著肿胀、疼痛加剧,甚至出现张口困难,影响正常的进食、说话等功能,且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能波及颈部重要血管、神经,危及生命安全。 二、全身感染性疾病隐患 长期严重牙痛可使机体处于慢性炎症应激状态,降低免疫力,易引发全身性感染。研究显示,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诱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可导致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控制,会危及生命。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 严重牙痛引发的疼痛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严重牙痛发作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这是因为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加重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儿童:严重牙痛会影响咀嚼功能,导致儿童无法充分咀嚼食物,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长期可能阻碍生长发育,如影响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等。 孕妇:严重牙痛引起的疼痛及机体应激反应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孕期女性内分泌及身体状态特殊,牙痛带来的不良刺激更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妊娠结局。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严重牙痛可进一步削弱其机体抵抗力,加重原有基础疾病的病情,如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加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稳定等。

    2025-10-27 09:59: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