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用漱口水漱牙有利于牙齿健康吗

    漱口水对牙齿健康有益,能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儿童、孕妇、有特殊病史人群各有要求,正确使用漱口水很重要,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长期正确使用可降低口腔疾病概率,不当使用有不良影响。 一、漱口水对牙齿健康的益处 (一)清洁口腔方面 漱口水能够有效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等。例如,一些含有特定成分的漱口水可以在漱口过程中,通过液体的流动和成分的作用,将牙缝、牙龈沟等部位的食物碎屑冲刷掉。研究表明,使用漱口水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残留量比仅用清水漱口明显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细菌利用食物残渣产酸进而腐蚀牙齿的机会。 (二)抑制细菌生长方面 1.抑制致龋菌:部分漱口水含有抗菌成分,如某些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的生长繁殖。变形链球菌是导致龋齿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会利用糖类产酸,进而破坏牙齿的珐琅质。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含合适浓度氯己定的漱口水可以降低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生风险。 2.抑制牙周致病菌:对于牙周炎等疾病,一些漱口水可以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致病菌。牙周致病菌的存在会引发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等问题,使用含有相应抗菌成分的漱口水有助于控制牙周致病菌的数量,减轻牙龈炎症,维护牙周健康。 二、不同人群使用漱口水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 1.低龄儿童(3岁以下)不建议使用漱口水,因为儿童可能会在漱口时吞咽较多漱口水,而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3岁以上儿童可以在成人监督下使用儿童专用漱口水,儿童专用漱口水通常酒精含量低、成分温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清洁口腔,但仍要避免儿童过量吞咽。 (二)孕妇 孕妇使用漱口水需谨慎,应选择成分温和、经过安全认证的漱口水。一些含有特殊药物成分的漱口水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时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以确保口腔清洁的同时不会对自身和胎儿健康造成威胁。 (三)有特殊病史人群 例如有严重肝肾疾病的人群,使用某些漱口水时需要格外注意。因为漱口中的成分可能需要通过肝肾代谢,这类人群的肝肾代谢功能较弱,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所以这类人群在使用漱口水前应咨询医生,选择对肝肾影响较小的漱口水类型。 三、正确使用漱口水对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一)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漱口水时,一般取适量漱口水(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将其含在口中,鼓动两颊与唇部,使漱口水充分与牙齿、牙龈等部位接触,持续约30秒左右后吐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刷牙仍然是清除牙齿表面菌斑等的重要手段,漱口水是刷牙的补充清洁方式。 (二)长期正确使用的效果 长期坚持正确使用合适的漱口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口腔内的微生态平衡,进一步降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有助于保持牙齿和口腔的健康状态。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比如漱口水使用过量、频繁不合理使用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平衡等。

    2025-10-14 16:05:35
  • 牙周病为什么会引起口臭

    牙周病导致口臭的机制包括细菌代谢产物产生及炎症反应相关因素;不同人群牙周病引起口臭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儿童需督促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成年人要注意口腔检查及配合治疗控制炎症,老年人除口腔局部处理还需控制全身基础疾病并定期专业检查治疗。 一、牙周病导致口臭的机制 (一)细菌代谢产物产生 牙周病通常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这些细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细菌会分解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成分。例如,某些产硫化物的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将含硫的物质分解,产生具有恶臭气味的硫化氢、甲硫醇等硫化物,这是导致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中硫化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口腔健康者,而硫化物的异味是口臭的主要气味来源之一。 (二)炎症反应相关因素 牙周病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炎症部位的组织会发生坏死、分解等变化。炎症细胞浸润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也会参与口臭的形成。同时,炎症导致牙龈出血等情况,血液中的成分被细菌分解也会产生异味。另外,炎症状态下口腔局部的微生态环境改变,进一步促进了细菌的不良代谢,加重了口臭的程度。有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牙龈沟液中的一些炎症相关指标变化与口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二、不同人群牙周病引起口臭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习惯可能较差,易患乳牙期或替牙期的牙周病。儿童患牙周病引起口臭时,除了上述细菌代谢产物和炎症因素外,还可能与儿童饮食结构有关,比如爱吃甜食等。儿童口臭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如果发现儿童有口臭情况,应关注其口腔卫生情况,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如使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等。因为儿童牙周组织相对脆弱,早期发现牙周病并干预可以避免对恒牙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 (二)成年人 成年人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可能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更容易患牙周病。成年人患牙周病引起的口臭,其影响可能更明显地体现在社交等方面。成年人需要更加注意保持规律的口腔检查,定期洗牙等。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病,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牙周炎症,比如通过基础的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和炎症反应,减轻口臭。 (三)老年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等牙周组织会出现退缩等生理性变化,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牙周病。老年人患牙周病引起口臭时,除了常规的细菌和炎症因素外,可能还合并有全身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进而加重口臭。老年人在应对牙周病引起的口臭时,除了做好口腔局部的治疗和护理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全身基础疾病。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牙周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会加重牙周病和口臭情况。同时,老年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如适合老年人牙龈状况的牙膏等,但更重要的是定期到口腔科进行专业的牙周检查和治疗。

    2025-10-14 16:03:47
  • 腮腺管堵塞的症状

    腮腺管堵塞有局部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可单侧或双侧,进食时加重)、疼痛不适(性质多样,局限腮腺区可放射,咀嚼时加剧)、唾液分泌异常(分泌减少,有滞留感),还可能伴随发热、张口受限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需及时医学评估处理。 一、局部肿胀 发病部位:通常表现为腮腺部位的肿胀,以耳垂为中心的区域可能出现明显的肿大,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腮腺解剖特点,肿胀表现可能相对更局限或更易波及周围组织。不同年龄人群的肿胀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腮腺组织相对较嫩,肿胀可能更迅速且范围可能相对更广,但一般也以腮腺区域为主。 肿胀特点:肿胀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生,发病较急的情况下,肿胀部位皮肤可能紧张发亮,触摸时可有疼痛感,在进食等刺激唾液分泌的情况下,肿胀可能会加重。例如,进食酸性食物时,唾液分泌增加,堵塞的腮腺管无法正常排出唾液,导致肿胀更明显。 二、疼痛不适 疼痛性质:患者可感到腮腺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在成年人中,疼痛可能相对较能明确表述,但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等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疼痛的方式。一般来说,当腮腺管堵塞时,腺体内唾液积聚,导致腺体受压,从而引发疼痛,尤其在咀嚼等活动时,由于肌肉运动可能进一步刺激受压的腺体,疼痛可能会加剧。 疼痛范围:疼痛主要局限在腮腺区域,可放射至耳周等附近部位,不同年龄人群的疼痛放射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主要围绕腮腺所在区域。 三、唾液分泌异常 唾液分泌减少:患者会感觉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可能较为干燥。对于儿童而言,唾液分泌减少可能影响口腔的自洁作用,增加患口腔疾病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影响其进食的舒适度,因为唾液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在成年人中,唾液分泌减少可能导致口感不适,影响说话、吞咽等日常功能。 唾液分泌变化与堵塞的关系:腮腺管堵塞后,唾液排出受阻,正常的唾液分泌无法顺利通过腮腺管排出到口腔,从而出现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而且,在试图吞咽唾液时,可能会感觉到唾液在腮腺部位有滞留感,进一步加重不适。 四、其他伴随症状 发热:如果腮腺管堵塞时间较长,可能会引发继发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继发感染后发热可能相对更常见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例如,细菌等病原体可能趁腮腺管堵塞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的机会侵入,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体温升高。 张口受限:当腮腺部位肿胀较为明显时,可能会影响下颌关节的活动,导致张口受限。这在成年人中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进食、说话等功能,而儿童张口受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较硬或较大块食物,导致进食困难,需要家长特别关注其饮食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以保证营养摄入。 总之,腮腺管堵塞的症状包括局部肿胀、疼痛不适、唾液分泌异常以及可能出现的发热、张口受限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在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及时关注并进行相应的医学评估和处理。

    2025-10-14 16:03:24
  • 右侧牙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右侧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本质过敏、牙龈乳头炎等引起,不同病症成因和影响因素各异,如龋齿因细菌产酸腐蚀牙齿硬组织引发,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牙髓炎由龋齿累及牙髓或牙齿外伤致牙髓感染,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根尖周炎是牙髓炎发展而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智齿冠周炎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多见于18-25岁青年,与口腔卫生状况相关;牙本质过敏因牙釉质磨损等致牙本质暴露,中老年人易患,与不良生活方式、牙齿磨损病史相关;牙龈乳头炎由食物嵌塞等致牙龈乳头受刺激,各年龄均可发生,与饮食及不良用牙习惯相关。 一、龋齿 1.成因: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代谢糖类产生酸,酸逐渐腐蚀牙齿硬组织,导致龋齿,进而引发右侧牙痛。例如,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残留,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容易发生龋齿。 2.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对更容易患龋齿。比如儿童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 生活方式:爱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龋齿风险。 病史:若本身口腔卫生差,有龋齿病史则更易复发导致右侧牙痛。 二、牙髓炎 1.成因:龋齿继续发展累及牙髓,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发炎症。或者牙齿受到外伤等导致牙髓受损感染。 2.影响因素: 年龄: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龋齿引发的牙髓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常见。 生活方式: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龋齿进而引发牙髓炎。 病史:有龋齿病史且未及时治疗的人群更易出现牙髓炎导致右侧牙痛。 三、根尖周炎 1.成因: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 2.影响因素: 年龄:不同年龄均可发生,但与龋齿发展相关,儿童青少年龋齿未及时治疗易引发。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是诱因之一。 病史:有牙髓炎病史未治疗的人群易发展为根尖周炎导致右侧牙痛。 四、智齿冠周炎 1.成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 2.影响因素: 年龄: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此阶段智齿萌出较多。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状况差时易诱发。 病史:无特殊直接病史,但智齿萌出相关情况是诱因。 五、牙本质过敏 1.成因: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等导致牙本质暴露,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等)时出现牙痛。 2.影响因素: 年龄:中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等原因更易出现。 生活方式:长期用硬毛牙刷刷牙、爱吃硬物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牙釉质磨损。 病史:有长期不良口腔护理习惯或牙齿磨损病史的人群易出现牙本质过敏导致右侧牙痛。 六、牙龈乳头炎 1.成因:食物嵌塞、不恰当使用牙签等导致牙龈乳头受到刺激引发炎症。 2.影响因素: 年龄:各年龄均可发生,与食物嵌塞等情况相关。 生活方式:饮食中经常有纤维性食物易造成食物嵌塞从而引发牙龈乳头炎。 病史:有不良用牙习惯病史的人群易出现牙龈乳头炎导致右侧牙痛。

    2025-10-14 16:01:45
  • 颌骨囊肿是什么

    颌骨囊肿是发生于颌骨内由衬里上皮、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和囊内容物构成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性病变,分类有牙源性囊肿(根端、始基、含牙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鼻腭管、球状上颌囊肿),牙源性囊肿多与牙齿发育异常、炎症相关,非牙源性囊肿多与胚胎发育残留有关,临床表现早期常无症状,增大时可致颌骨膨隆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儿童患者手术需评估麻醉风险等,孕妇患者手术需权衡对胎儿影响并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 一、定义 颌骨囊肿是发生于颌骨内,由衬里上皮、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和囊内容物构成的囊性病变,内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 二、分类 (一)牙源性囊肿 1.根端囊肿:多由牙根尖周病变发展而来,与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的根尖周组织炎症、上皮剩余增殖有关。 2.始基囊肿:发生于牙胚发育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由炎症刺激导致成釉器星网状层变性、液体蓄积而成。 3.含牙囊肿:包含一个未萌出牙齿的牙冠,与牙冠周围上皮组织发生囊性变有关,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区等。 (二)非牙源性囊肿 1.鼻腭管囊肿:源于鼻腭导管上皮剩余,多位于上颌中线、左右上颌中切牙之间的腭部。 2.球状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可能与胚胎发育时上颌突与球状突融合处的上皮剩余有关。 三、病因 (一)牙源性囊肿病因 多与牙齿发育异常、炎症等相关。如根端囊肿由慢性根尖周炎引发,炎症刺激使根尖周上皮剩余增殖形成囊肿;含牙囊肿与牙齿萌出障碍导致牙冠周围上皮分泌物积聚有关。 (二)非牙源性囊肿病因 多与胚胎发育残留有关,如鼻腭管囊肿源于鼻 腭导管上皮剩余,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退化消失而形成囊肿。 四、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出现颌骨膨隆、面部不对称畸形;累及牙齿时可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局部 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五、诊断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显示颌骨内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边界清晰,有硬化边,有助于初步判断囊肿位置、大小等。 2 .CT及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对复杂部位 囊肿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二)病理检查 通过手术切除囊肿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明确囊肿性质的金 标准。 六、治疗 主要治疗 方式为手术切除,根据囊肿类型、大小及累及范围等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方式。如根端囊肿需同时处理患牙的根尖病变;含牙囊肿需完整摘除囊肿及包含的牙齿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颌 骨囊肿手术需充分 评估麻醉风险,术后需密切关注伤口愈合及颌骨发育 情况 ,因儿童处于 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影响颌骨正常生长,需定期随访。 (二)孕妇患者 孕妇 发生颌骨囊肿时,手术需谨慎权衡对 胎儿的影响 ,一般优先 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时机进行手术,且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降低感染风险。

    2025-10-14 16:01: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