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根管治疗、显微根管治疗、龋病治疗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最有效的止牙痛药

    牙痛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解,非药物有冷敷、盐水漱口等;药物分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局部用止痛药(如丁硼乳膏),但药物止痛是暂时的,牙痛多由口腔疾病引起,需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不能延误病情。 一、非药物缓解牙痛的方法 1.冷敷 对于因牙龈肿胀等引起的牙痛,可采用冷敷的方式。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脸颊外部疼痛区域,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这是因为低温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肿胀和神经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例如,研究表明局部冷敷能够降低组织的代谢率,对炎症性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急性牙髓炎等引起的疼痛,不同年龄人群都可尝试,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2.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痛。将适量盐溶于温开水中,每次漱口30秒左右,重复几次。盐水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对于牙龈炎等引起的牙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有严重口腔黏膜损伤的人群,使用时需谨慎,以免刺激伤口加重疼痛。 二、药物缓解牙痛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导致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成人一般可以服用,但儿童需根据年龄和体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合成来产生镇痛作用。对于轻至中度牙痛有良好的缓解效果,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的人群,如老年人中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同样,儿童使用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的剂量标准来使用。 2.局部用止痛药 丁硼乳膏:含有丁香酚和硼砂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腐生肌的作用。可直接涂抹于牙龈部位,对于牙龈炎、牙周炎引起的牙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前需先进行皮肤测试,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缓解牙痛只是暂时的措施,牙痛通常是口腔疾病的症状表现,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龈炎、牙周炎等,应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龋齿需要补牙,牙髓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止痛而延误病情。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任何止痛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因为这些人群的生理状态特殊,药物代谢和对身体的影响与普通人群不同,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2025-10-14 15:06:42
  • 什么是下颌

    下颌由下颌骨及相关组织构成,有咀嚼、语言、维持面部形态等功能,受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影响,儿童需纠正不良习惯、定期检查,老年人要防外伤、关注颞下颌关节健康。 下颌的功能 咀嚼功能:下颌通过与上颌骨配合,在咀嚼肌的作用下,实现对食物的切割、磨碎等动作。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等,它们协同收缩和舒张,带动下颌骨运动,将食物嚼碎,以便于吞咽和消化。例如,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咬肌收缩使下颌向上运动,与上颌牙齿对食物进行咀嚼。 语言功能:下颌的运动与语言的发声和构音密切相关。在发音过程中,下颌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会影响口腔的容积和形状,从而对语音的产生和清晰度起到作用。比如,发某些音时,下颌的位置需要调整,以改变口腔共鸣腔的形态,进而发出准确的语音。 面部形态维持:下颌的形态对面部整体轮廓有重要影响。正常的下颌形态有助于维持面部的对称和协调,是面部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下颌的宽度、长度等会影响面部的比例和外观。 下颌相关的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下颌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如果存在不良的口腔习惯,如吮指、偏侧咀嚼等,可能会影响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下颌不对称等问题。老年人由于骨骼的退行性变化,下颌骨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等情况,增加骨折的风险,而且颞下颌关节也可能发生退变,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问题,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单侧咀嚼会使一侧下颌骨受力过多,导致两侧下颌发育不均衡,出现面部不对称。过度咀嚼坚硬食物可能会加重颞下颌关节的负担,增加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可能会引发下颌骨周围的牙龈、牙周组织炎症,进而可能影响下颌的健康。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下颌的健康,如类风湿关节炎,它可能累及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炎症、疼痛和功能障碍。下颌骨本身也可能发生肿瘤等病变,影响下颌的结构和功能。 特殊人群下颌健康的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下颌的发育情况,纠正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偏侧咀嚼等。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下颌发育异常等问题并进行干预。例如,对于存在吮指习惯的儿童,可通过心理引导等方式帮助其纠正,以保障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要注意保护下颌,避免受到外伤,因为其骨骼相对脆弱,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同时,要关注颞下颌关节的健康,避免过度张口等可能加重颞下颌关节负担的行为。如果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4 15:05:36
  • 口腔扁平苔藓有什么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有黏膜损害、皮肤损害、指(趾)甲损害症状,黏膜损害包括网状或树枝状、环状、斑块状、糜烂或溃疡损害;皮肤损害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伴Wickham纹;指(趾)甲有甲板改变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症状与成人不同需特殊对待。 网状或树枝状损害:这是口腔扁平苔藓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在黏膜上可见灰白色或乳白色的线条交织成网状或树枝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多发生在颊黏膜,其次是前庭沟、舌背等部位。例如,在颊黏膜上可看到由细线条构成的类似树枝的纹路,线条周围黏膜颜色正常或稍显发红。 环状损害:损害呈环形,中央为萎缩或糜烂区,边缘为白色条纹,可发生在唇红部等部位,患者可能会有局部的刺激痛等表现,当环状损害发生在唇红时,可能会影响唇部的正常外观和功能。 斑块状损害: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多发生在颊部、舌部等,斑块状损害有时需要与白斑等疾病相鉴别,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粗糙感。 糜烂或溃疡损害:部分患者会出现黏膜糜烂或溃疡,有明显的疼痛不适,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食物)时疼痛加剧。糜烂面周围黏膜有充血等表现,这种情况在颊黏膜、龈颊沟等部位较为常见。 皮肤损害症状 皮疹表现:皮肤损害多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边界清楚,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白色小斑点或细浅的网状条纹,即Wickham纹。皮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屈侧较为多见,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搔抓后可能会导致皮疹部位的皮肤破损等情况。 指(趾)甲损害症状 甲板改变:指(趾)甲受累时,甲板可出现纵嵴、变形、变薄、粗糙、萎缩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甲翼状胬肉(甲床与甲板逐渐分离,甲根被瘢痕组织取代),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指(趾)甲部位的不适,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正常功能和外观,比如指甲变薄变脆后容易断裂,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口腔扁平苔藓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可能对症状的感知更敏感;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和症状表现可能与基础疾病有一定关联。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口腔扁平苔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症状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不同,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诊断和处理,注重儿童的舒适感和日常护理,避免因不当处理影响儿童口腔的正常发育等。

    2025-10-14 15:05:14
  • 早上起来口苦口臭是什么原因

    早上起来口苦口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口腔局部因素如清洁不到位、口腔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的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炎,呼吸系统的慢性鼻窦炎;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饮食、长期熬夜)和药物因素,若长期存在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口腔疾病:如龋齿(蛀牙),龋洞内易残留食物碎屑,细菌滋生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引发异味;牙龈炎患者牙龈部位有炎症,牙龈出血并伴有细菌感染,会导致口苦口臭;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有大量细菌集聚,会产生难闻气味。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患口腔疾病,儿童可能因爱吃甜食等患龋齿,中老年人则可能因牙龈萎缩等易患牙周炎等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部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胃酸等反流物带有异味,可引起口苦口臭。有研究表明,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存在早上起来口苦口臭的症状。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年轻人若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也易患该病。 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进入胃内,再反流入口腔,会造成口苦口臭。这类患者可能会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生活不规律、有胆道疾病史等人群风险较高。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腔内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可导致口苦口臭。有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口苦口臭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患慢性鼻窦炎,儿童可能因鼻腔结构特点等易患,成年人也较为常见。 其他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因素:食用大量葱、蒜、韭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后,一些气味物质会在口腔内残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呼吸排出,导致口苦口臭。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残留在口腔和呼吸道,引起口苦口臭;大量饮酒后,酒精会影响口腔唾液分泌和口腔菌群,导致异味产生。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不良饮食和饮酒吸烟习惯出现口苦口臭,年轻人更易因社交等原因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导致口腔唾液分泌异常,口腔自洁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口苦口臭。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长期熬夜出现此情况,年轻人熬夜较为普遍。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会有口苦的副作用,如一些抗生素、抗高血压药物等。不同年龄服用相关药物的人群都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出现口苦口臭,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发生药物性口苦口臭的风险相对较高。 如果早上起来口苦口臭情况长期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咳嗽、反酸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4 15:04:28
  • 牙肉疼痛是什么原因

    牙肉疼痛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食物嵌塞、创伤性咬合等引起,牙龈炎因牙菌斑堆积引发,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有影响;牙周炎由牙龈炎发展而来,年龄、吸烟、全身性疾病等有影响;智齿冠周炎因智齿萌出问题,18-25岁等人群、局部卫生差、免疫力低易发病;食物嵌塞因牙齿缝隙嵌塞食物,牙齿不齐、不良咀嚼习惯、老年人易出现;创伤性咬合因不正常咬合关系,有相关治疗史、不良习惯、咬合关系异常者易发生。 一、牙龈炎 成因: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牙菌斑不断堆积,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肿痛。例如,口腔卫生较差,长时间不刷牙、不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食物残渣容易残留滋生细菌形成牙菌斑。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牙龈炎,儿童若口腔清洁不到位也易发病;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龈炎症;有牙龈病史的人复发风险更高。 二、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进而出现牙肉疼痛。牙石的堆积会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加速牙周炎的发展。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牙周组织逐渐退化,患牙周炎风险增加;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周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牙周炎且病情不易控制。 三、智齿冠周炎 成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易被细菌感染,引发冠周炎,出现牙肉疼痛、肿胀等症状。比如,智齿部分萌出,牙龈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嵌塞在盲袋内,滋生细菌导致炎症。 影响因素:18-25岁左右的人群智齿萌出较多见,此阶段发病相对多;局部卫生状况差会增加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几率;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感冒、劳累后,也易诱发智齿冠周炎。 四、食物嵌塞 成因:牙齿之间的缝隙被食物残渣等嵌塞,会刺激牙龈,引起牙肉疼痛。例如,牙齿排列不整齐,容易导致食物嵌塞,长时间嵌塞会引发牙龈炎症。 影响因素:牙齿排列不齐的人群更易发生食物嵌塞;不良的咀嚼习惯,如单侧咀嚼等,也可能导致食物嵌塞;老年人牙齿磨损严重,牙缝增大,食物嵌塞的可能性增加。 五、创伤性咬合 成因: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如咬合创伤、咬合高点等,会使某一部位的牙龈受到过度的咬合压力,从而出现牙肉疼痛。比如,补牙后出现咬合高点,长期咬合刺激会导致牙龈疼痛。 影响因素:有牙齿修复史、正畸治疗史的人群可能出现创伤性咬合;夜磨牙等不良习惯会增加咬合创伤的风险;咬合关系本身异常的人,如深覆合等,也易发生创伤性咬合导致牙肉疼痛。

    2025-10-14 15:03: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