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芳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日医院肾内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分会肾病组委员、北京保护健康协会肾脏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常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成员。从事中西医肾脏病临床、教学及实验研究近30余年,擅长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在IgA肾病、膜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来致力于代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高尿酸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展开
  • 急性肾孟肾炎怎么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等;抗感染治疗分经验性和根据药敏调整,疗程一般10-14天;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对于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的患者,应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二、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留取尿培养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疗。社区获得性急性肾盂肾炎常由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也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还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医院获得性肾盂肾炎则需根据可能的病原菌选用针对性更强的抗生素。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应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为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时,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于严重感染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疗程需适当延长。 三、对症治疗 退热止痛:对于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发热不适的患者,可选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或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伴有肾区疼痛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避免掩盖病情。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存在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及时纠正,根据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情况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肾盂肾炎需积极治疗,选用抗生素时需考虑儿童的年龄、肾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对儿童肾功能有影响或禁忌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以免影响软骨发育。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尿液情况等。 孕妇:孕妇患急性肾盂肾炎需谨慎选择抗生素,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选用毒性较小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急性肾盂肾炎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选用抗生素时需注意药物的肾毒性,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同时,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感染控制情况及基础疾病的变化。

    2025-10-16 12:37:58
  • 女性的肾容易受损吗

    女性肾容易受损,受生理结构、妊娠、更年期后激素变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育龄女性妊娠期间、更年期女性需关注肾脏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可降低肾受损几率,早期发现处理相关问题很重要。 一、生理结构因素影响 女性尿道短而直,这使得细菌更容易沿着尿道上行侵入泌尿系统引发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长期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例如,有研究表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且若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蔓延至肾脏,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二、妊娠相关影响 女性在妊娠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肾脏的负担加重。孕期肾脏的血流量会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同时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增加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可能累及肾脏,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三、更年期后激素变化影响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功能。雌激素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使肾脏更容易受到损伤,例如肾功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患慢性肾病的风险相对增加。 四、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1.饮水情况:部分女性饮水较少,尿液不能及时稀释,尿液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长期如此容易损害肾脏。比如,每日饮水量不足,尿液中结晶物质易沉积形成结石,影响肾脏功能。 2.饮食因素: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盐饮食的女性,患高血压肾损害的几率可能增加。此外,过度摄入高蛋白饮食也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对肾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五、特殊人群提示 育龄女性:妊娠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水肿、蛋白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妊娠相关的肾脏问题若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更年期女性:要注意定期体检,关注肾功能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肾脏受损的风险。同时,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腰酸等症状,应警惕肾脏问题,及时就诊。 总之,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及受多种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肾脏有一定的易受损风险,但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肾脏受损的几率,早期发现并处理肾脏相关问题。

    2025-10-16 12:36:18
  • 尿毒症病人频繁发烧怎么办

    尿毒症病人频繁发烧需先明确原因,分感染与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要针对肺部、泌尿系统、皮肤等感染进行相应检查及选用肾毒性小的抗生素治疗;非感染因素需积极纠正尿毒症状态加强透析。儿童患者选药谨慎,优先物理降温;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选合适抗生素并加强营养支持,需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后针对性治疗护理。 一、明确发烧原因 尿毒症病人频繁发烧首先要明确原因,常见原因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方面,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这是因为患者肾功能受损,机体清除毒素及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非感染因素可能与尿毒症本身的代谢紊乱等有关。 二、针对感染因素的处理 肺部感染:若怀疑肺部感染,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以及痰液等标本的病原学检测。若为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要考虑到尿毒症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 泌尿系统感染: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样要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 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局部护理,如有感染病灶需及时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三、非感染因素的处理 尿毒症本身导致的代谢紊乱引起的发烧,需要积极纠正尿毒症状态,如加强透析治疗,充分的透析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等,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可能使发烧情况得到一定缓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尿毒症患者:儿童尿毒症患者频繁发烧时,更要谨慎处理。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选择药物时需格外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严重影响的药物。同时,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烧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体温过高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等情况。 老年尿毒症患者:老年尿毒症患者频繁发烧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感染时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护理方面要加强营养支持,因为老年人本身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营养状况对病情恢复很重要。 总之,尿毒症病人频繁发烧需要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明确发烧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同人群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10-16 12:35:30
  • 尿酸高是肾炎吗

    尿酸高不是肾炎,尿酸高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升高,成因有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等,危害是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等;肾炎是肾脏固有细胞受损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疾病,成因有免疫、感染、生活方式与年龄性别等,危害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且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两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明显区别,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尿酸高的相关情况 尿酸高的成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嘌呤饮食,如大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会使体内嘌呤生成过多;长期饮酒,尤其是啤酒,酒精代谢会影响尿酸排泄;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代谢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也容易出现尿酸高。 年龄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相较于女性更易出现尿酸高,这与男性的生理代谢特点以及激素水平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尿酸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病史影响: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酸高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这些疾病本身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 尿酸高的危害:长期尿酸高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沉积在关节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沉积在肾脏可引起尿酸盐肾病等,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肾炎的相关情况 肾炎的成因: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感染因素:某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诱发肾炎,如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而致病。 生活方式与年龄性别:过度劳累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肾炎发病风险;儿童和青少年患肾炎的类型可能与感染等因素相关,而老年人患肾炎可能与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和女性在肾炎发病上并没有绝对的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类型肾炎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可能有一定差异。 肾炎的危害:肾炎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若病情持续进展,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总之,尿酸高和肾炎是不同的疾病,虽然尿酸高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影响,但尿酸高本身不等同于肾炎,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当发现尿酸高或怀疑有肾炎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6 12:35:11
  • 尿毒症贫血后果

    尿毒症贫血对心血管、呼吸、神经、免疫、消化等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如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呼吸困难、引起神经症状、削弱免疫功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等,不同年龄患者受影响程度和表现有差异,且可能与基础病史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尿毒症贫血会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为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心脏需增加泵血功能,长期如此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研究表明,尿毒症贫血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非贫血的尿毒症患者。在年龄方面,老年尿毒症贫血患者由于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已随年龄减退,贫血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更为突出;而年轻患者若长期存在尿毒症贫血,也可能逐渐出现心脏的代偿性改变,影响其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贫血时,肺部组织供氧不足,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就可能感到气促。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尿毒症贫血患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其呼吸功能的损害。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的呼吸困难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运动量减少,进而使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尿毒症贫血时,还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因为脑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老年尿毒症贫血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因为头晕等症状可能导致平衡感失调。 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贫血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尿毒症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反复感染的病史,合并尿毒症贫血后,感染的控制会更加困难。不同年龄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尿毒症贫血时更易受感染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免疫系统衰退,感染后恢复能力差,危害更大。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胃肠道黏膜缺氧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加重患者的贫血和尿毒症病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尿毒症贫血患者,消化系统的异常可能会影响其血糖的控制,因为营养摄入的改变会干扰血糖的代谢平衡。

    2025-10-16 12:34: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