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芳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日医院肾内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分会肾病组委员、北京保护健康协会肾脏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常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成员。从事中西医肾脏病临床、教学及实验研究近30余年,擅长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在IgA肾病、膜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来致力于代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高尿酸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肾小球病、肾血管病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展开
  • 尿毒症能喝茶吗

    尿毒症患者能否喝茶分情况,尿量正常无严重水肿可适量淡茶,尿量明显减少或严重水肿不建议喝,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及透析患者饮茶更需谨慎,依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茶的饮用。 可适量饮用淡茶。茶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茶多酚等具有一定抗氧化等作用,但一般对尿毒症本身无直接不良影响。不过要注意避免过浓的茶,因为过浓的茶中咖啡因等成分可能会对神经系统有一定刺激,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在病情稳定、尿量正常且无严重水肿时,适量淡茶一般不会加重肾脏负担,但也不宜大量饮用。 尿量明显减少或已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 不建议喝茶。因为茶中含有一定水分,大量饮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水肿情况。而且尿毒症患者肾脏排水功能严重受损,喝茶过多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增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老年尿毒症患者 老年尿毒症患者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肾脏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在喝茶方面更要谨慎,尿量正常且无严重水肿的老年患者也应严格控制茶的摄入量,以淡茶少量饮用为宜,并且要密切关注饮用后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尿量、水肿情况等。因为老年患者对水分平衡的调节能力更差,过量饮茶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尿毒症患者 这类患者喝茶更要慎重。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功能,如过浓的茶可能使心率加快等。即使尿量正常,也应选择淡茶,且控制饮用量,防止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对于尿毒症患者非常重要,任何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或影响心血管状态的因素都需要谨慎对待。 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在透析前后的饮茶也需注意。透析前如果大量喝茶,可能导致体内水分过多,增加透析时的超滤难度等;透析后如果饮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影响身体的平衡。要根据自身透析情况和身体的具体水分平衡状态来合理调整茶的饮用,以维护身体的稳定状态。

    2025-10-16 11:31:22
  •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肾病综合征有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表现,水肿从下肢始呈可凹性可蔓延全身,机制是大量蛋白尿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下降及RAAS激活致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多、24小时定量超3.5g,机制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大分子蛋白漏出;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乏力消瘦等,机制是大量蛋白尿致蛋白丢失多、肝脏合成减慢;高脂血症表现为血脂升高,长期可增心血管病风险,机制是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代谢减少。 机制: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同时,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大量蛋白尿 表现:尿中泡沫明显增多,且长时间不消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肾功能发育等特点,在检测时需要更准确的留取尿标本。 机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障碍,使得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大分子蛋白质大量漏出到尿液中。 低蛋白血症 表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患者可出现乏力、消瘦等表现。在儿童群体中,低蛋白血症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机制: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而肝脏合成蛋白质的速度相对减慢,不能弥补丢失的蛋白质,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表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升高。长期高脂血症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高脂血症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长期高脂血症可能对血管内皮等产生潜在不良影响,但相对成人来说,其远期影响的研究可能还需进一步深入。 机制: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导致血脂升高。

    2025-10-16 11:30:52
  • 膜性肾病能吃小苏打发面馒头吗

    膜性肾病患者能否吃小苏打发面馒头需综合考量,其饮食通常要控制蛋白质、盐分、钾等摄入,小苏打发面馒头本身一般无严重不良影响,但要关注制作中的盐分,根据自身病情如是否水肿、肾功能情况等合理调整食用量,有特殊病情疑问可咨询肾内科医生或营养师获精准饮食指导。 一、膜性肾病患者的饮食基本原则 膜性肾病患者的饮食通常需要注意控制蛋白质、盐分、钾等的摄入。一般来说,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安排蛋白质的量,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限制钠盐摄入以避免水肿加重等。 二、小苏打发面馒头的成分及对膜性肾病患者的影响 1.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作用:小苏打在发面过程中起到中和酸性物质、使面团蓬松的作用。从成分角度看,小苏打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对于膜性肾病患者,如果没有特殊的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适量食用含小苏打发面馒头一般不会直接对肾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整体影响:然而,需要关注馒头中的盐分含量以及面粉本身的量等。如果在制作馒头时添加过多的盐,那么膜性肾病患者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水钠潴留,可能加重水肿,对病情不利。所以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要控制盐分的添加量。对于膜性肾病患者,若肾功能正常,适量食用含盐量正常制作的小苏打发面馒头通常是可以的,但如果患者合并有严重水肿、高钾血症等特殊情况时,则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比如合并严重水肿的患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此时小苏打发面馒头的盐分摄入需要严格把控;对于老年膜性肾病患者,由于其肾功能可能随年龄有所减退,在食用时也需要关注整体的钠摄入情况,避免因为钠摄入过多而加重心脏、肾脏等负担。 综上,膜性肾病患者可以吃小苏打发面馒头,但要注意制作过程中的盐分控制,根据自身具体病情(如是否存在水肿、肾功能情况等)来合理调整食用量。如果有特殊的病情变化或疑问,建议咨询肾内科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更精准的饮食指导。

    2025-10-16 11:30:35
  • 慢性肾脏病有哪几期

    慢性肾脏病(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肾脏损伤标志物分为5期,1期肾脏损伤伴eGFR正常或升高,2期肾脏损伤伴eGFR轻度下降,3期eGFR中度下降分3a期和3b期,4期eGFR重度下降,5期为肾衰竭需透析或肾移植,各期有不同表现及对应人群需采取的措施。 1期:肾脏损伤伴eGFR正常或升高,eGFR≥90ml/(min·1.73m2),肾脏损伤指肾病理异常,或有血尿、蛋白尿等肾损伤指标。此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年龄较大人群或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忽视肾脏问题,需关注自身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情况,定期检查肾功能。 2期:肾脏损伤伴eGFR轻度下降,eGFR在60-89ml/(min·1.73m2),肾脏损伤表现同1期,此期年龄较大者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需严格控制基础病以延缓肾病进展,女性在更年期后可能因内分泌变化影响肾脏,需更密切监测。 3期:eGFR中度下降,又分为3a期和3b期,3a期eGFR在45-59ml/(min·1.73m2),3b期eGFR在30-44ml/(min·1.73m2),此期肾脏功能已有较明显下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老年人群可能出现乏力、水肿等更明显症状,需限制蛋白摄入等,糖尿病患者此期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加重肾损伤。 4期:eGFR重度下降,eGFR在15-29ml/(min·1.73m2),此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各年龄段人群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等,儿童患者此期会影响生长发育,需密切关注并发症并进行相应治疗。 5期:肾衰竭,eGFR<15ml/(min·1.73m2),或需透析治疗,此期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可能较差,需综合评估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儿童患者肾移植需谨慎评估并考虑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影响。

    2025-10-16 11:29:56
  • 急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多久

    急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时长无固定标准,受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透析充分性要求等因素影响,一般每次4-6小时左右,儿童因体重小等因素每次2-4小时左右,老年患者因可能合并基础疾病每次4-5小时左右且需依据耐受情况和透析充分性调整。 影响血透时长的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较重,体内毒素、水分蓄积较多,可能需要适当延长每次血透的时间,以更好地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若病情相对较轻,毒素和水分蓄积不严重,可能每次血透时间可相对短一些,但通常也不会短于4小时。例如,一些合并严重并发症如高钾血症且血钾水平极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血透来快速纠正电解质紊乱。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血透的耐受性以及身体状况不同。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能血透时间需要根据其耐受情况进行调整;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可能在耐受范围内可适当保证每次血透达到足够的清除效果时间。 透析充分性要求:为了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保证患者体内毒素充分清除,维持内环境稳定,会根据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等指标来综合考量每次血透的时长。一般要求Kt/V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透析充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时长的血透来保障。 对于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透治疗时,血透时间会根据儿童的体重、病情等进行个体化调整。儿童体重较小,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血透时间需要谨慎把控,通常每次血透时间可能在2-4小时左右,但也会依据具体病情动态调整,以避免对儿童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同时又能有效清除毒素和水分。对于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其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血透时间的确定更要谨慎,需密切监测患者在血透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等情况,每次血透时间可能在4-5小时左右,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和透析充分性不断调整,确保血透安全有效进行。

    2025-10-16 11:29: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