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琴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乳腺及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自琴,女,普外科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从事本专业近三十年,侧重于乳腺及外科内分泌疾病诊治,专攻于乳腺疾病,尤其乳腺癌的综合诊治近二十年,同时在诊治少见的甲状旁腺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年作为我院骨质疏松门诊医生诊治各种骨质疏松症,为中国老年骨质疏松学会委员。先后发表数篇文章于核心期刊,并参与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科书的编写。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及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脂肪瘤做手术要住院吗

    脂肪瘤做手术通常需要住院,较大、有症状或影响美观的需手术切除,住院可保障无菌环境及术后观察;儿童、老年患者因自身情况住院观察更细致;不良生活方式及有既往手术史、特殊疾病史者住院利于干预及评估;极少数非常小、表浅无症状的脂肪瘤可门诊手术但少见,大部分脂肪瘤手术需住院。 1.住院的一般情况: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对于较大的、有症状的(如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等)或影响美观的脂肪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一般来说,脂肪瘤手术需要住院。这是因为手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术后需要观察伤口情况、有无出血等并发症。通常住院时间较短,一般在1-3天左右。例如,对于直径较小(通常小于5厘米)且位置表浅、没有明显症状的脂肪瘤,可能住院时间会更短,但总体还是需要住院来保障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观察。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儿童脂肪瘤患者,由于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对手术的耐受等情况与成人有所不同,住院观察可能会更细致一些。儿童的伤口愈合能力相对成人可能有差异,而且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是否有异常反应,所以住院时间可能根据具体病情和恢复情况有所调整,但一般也需要住院进行手术及术后观察。而对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住院可以更好地监测基础疾病在手术前后的情况,保障手术安全,术后也能更好地进行康复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所以老年脂肪瘤患者手术通常也需要住院。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住院可以在围手术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帮助患者调整状态以更好地耐受手术和促进术后恢复。例如,吸烟会影响伤口愈合,住院期间可以督促患者戒烟,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恢复。 病史影响:若患者有既往手术史、特殊疾病史等,住院可以更好地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和手术规划。比如患者既往有凝血功能异常的病史,住院期间可以进一步检查凝血功能,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手术出血风险;如果患者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住院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心脏功能的监测和维护,保障手术安全。 2.不住院的特殊情况:极少数情况下,一些非常小的、位置特别表浅且没有任何症状的脂肪瘤,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门诊进行手术,术后观察片刻无异常即可离开,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一般来说,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术后恢复,大部分脂肪瘤手术还是需要住院进行。

    2025-09-24 13:49:57
  • 怎么确诊阑尾炎

    阑尾炎可通过多种方式诊断,症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等,体格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会有相应变化,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可辅助诊断,综合多方面评估确诊阑尾炎,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 一、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阑尾炎常见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起初多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阑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恶心、呕吐表现更突出,且病情变化较快;老年人阑尾炎症状相对较轻,但穿孔风险较高。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阑尾炎重要的体征,压痛部位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对于肥胖患者等可能压痛部位不典型,不过右下腹固定压痛是关键体征。 2.反跳痛:当医生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手时,患者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提示腹膜刺激征,多表示阑尾炎症较重,可能已出现化脓、穿孔等情况。 3.腹肌紧张:若阑尾炎症刺激腹膜,可引起腹肌紧张,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腹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也需关注。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可达到(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提示有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比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 2.C反应蛋白(CRP):CRP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CRP升高也有助于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炎症。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用于检查阑尾情况,能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但对于肥胖患者或肠气干扰明显的情况,可能影响检查效果。在儿童中,腹部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因为儿童辐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B超无辐射。 2.腹部CT:对于诊断不典型阑尾炎或鉴别其他疾病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CT有一定辐射,需权衡利弊,尤其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来确诊阑尾炎,不同人群在检查过程中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阑尾炎。

    2025-09-24 13:45:13
  • 粉刺瘤和脂肪瘤

    粉刺瘤学名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致潴留形成,多单发呈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可推动无波动感,继发感染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且部分有中央黑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相对常见,局部皮肤卫生不佳或曾受伤致导管堵塞可增发病风险;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于任何有脂肪部位,好发肩背颈乳房腹部等,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边界清质地柔软可推动与皮肤无粘连,成年后多见与肥胖、脂代谢异常等生活方式因素相关;鉴别要点为粉刺瘤可能有中央黑点而脂肪瘤一般无,超声下皮脂腺囊肿是边界清晰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可有强回声光斑,脂肪瘤是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儿童发生需谨慎评估,老年人发生要关注肿块变化排查良恶性。 一、粉刺瘤(皮脂腺囊肿) 粉刺瘤学名皮脂腺囊肿,是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内容物膨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临床表现多为单发,形状呈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部分可观察到中央有小黑点(为皮脂腺开口处堵塞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相对常见,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中局部皮肤卫生状况不佳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若有局部曾受伤致皮脂腺导管堵塞等病史需警惕。 二、脂肪瘤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通常直径1~3cm,也有达10cm以上者,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可推动,与皮肤无粘连,一般无自觉症状。成年后多见,性别差异不明显,肥胖、脂代谢异常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联,通常无特定典型病史相关。 三、两者鉴别要点 (一)外观表现 粉刺瘤可能有中央黑点,而脂肪瘤一般无此表现; (二)影像学鉴别 超声检查时,皮脂腺囊肿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强回声光斑;脂肪瘤超声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发生时需谨慎评估,因儿童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老年人发生时要关注肿块变化情况,及时排查良恶性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医疗谨慎性。

    2025-09-24 13:44:14
  • 下巴有个硬块按着痛

    下巴有硬块且按压疼痛可能与痤疮、皮脂腺囊肿、疖或痈、颏下淋巴结炎等有关,可通过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挤压、及时就医等方式改善。 1.痤疮: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通常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痤疮可导致下巴出现红肿、疼痛的丘疹或脓疱,有时还会伴有瘙痒。在痤疮初期,硬块可能较小且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硬块会逐渐增大并变得疼痛。 2.皮脂腺囊肿:这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和臀部等部位,囊肿呈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囊肿可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3.疖或痈:这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及其深部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疖是一种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则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部和背部。初期时,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的小结节,随后逐渐肿大,呈圆锥形隆起。在几天后,结节中央会变软,出现黄白色的脓头,溃破后脓液排出,炎症逐渐消退愈合。 4.颏下淋巴结炎: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收纳颏部、口底及舌尖等处的淋巴,引流下颌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当这些部位发生感染时,可引起颏下淋巴结炎,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 5.其他:口腔内的炎症、肿瘤,以及颏下间隙的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下巴出现硬块和按压疼痛。 针对下巴硬块和按压疼痛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痤疮和皮脂腺囊肿,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2.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4.如果痤疮、皮脂腺囊肿等问题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或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异维A酸等)进行治疗。 5.如果硬块和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对自己的症状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皮肤科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9-24 13:43:13
  • 女性疝气的症状

    女性疝气常见症状有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局部坠胀感、疼痛,不同类型女性疝气有特殊症状,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肿块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易嵌顿伴肠梗阻表现,老年患者需关注;脐疝多见于中年肥胖女性或经产妇,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块,孕期或产后女性脐疝可能加重。 这是女性疝气最典型的症状。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腹股沟区域会出现一个肿块。例如,女性在长时间站立后,可能会发现腹股沟部位有一个可隆起的包块,其质地通常较软,可能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回腹腔时,肿块可消失。对于儿童女性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哭闹、活动后腹股沟出现包块,安静或平卧后包块缩小或消失。 局部坠胀感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股沟区域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在肿块出现时,这种坠胀感可能会比较明显。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腹股沟有轻微的坠胀,而随着病情进展,坠胀感可能会逐渐加重。在生活中,女性可能会感觉走路、活动时这种坠胀感更明显,而休息时有所缓解。 疼痛 部分女性疝气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如果疝气发生嵌顿(即突出的肠管等组织被卡住,不能回纳),则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疼痛程度可因嵌顿的严重程度而异,可能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刺痛、胀痛或剧烈疼痛。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孕期女性疝气患者,由于孕期身体变化,腹内压升高,嵌顿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发生嵌顿,疼痛会更加明显,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不同类型女性疝气的特殊症状 股疝 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股疝的肿块通常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位置较隐蔽,容易被忽视。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的突起。由于股管较狭窄,股疝容易发生嵌顿,嵌顿后除了局部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对于老年女性股疝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需要密切关注。 脐疝 女性脐疝多见于中年肥胖女性或经产妇。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肿块,当腹内压增高时,如咳嗽、用力排便等,脐部肿块突出;平卧时肿块可回纳。较小的脐疝可能仅有局部的轻微隆起,而较大的脐疝可能会有明显的膨出,并且可能伴有腹部的坠胀感。对于孕期或产后的女性,由于腹部压力变化,脐疝可能会加重,需要注意观察脐部情况。

    2025-09-24 13:40: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