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琴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乳腺及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自琴,女,普外科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从事本专业近三十年,侧重于乳腺及外科内分泌疾病诊治,专攻于乳腺疾病,尤其乳腺癌的综合诊治近二十年,同时在诊治少见的甲状旁腺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年作为我院骨质疏松门诊医生诊治各种骨质疏松症,为中国老年骨质疏松学会委员。先后发表数篇文章于核心期刊,并参与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科书的编写。 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及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阑尾炎手术半个月后可以吃海鲜吗

    阑尾炎手术半个月后是否可吃海鲜需综合个体恢复差异、过敏情况、海鲜种类及烹饪方式、特殊人群等多方面评估,若对海鲜不过敏且恢复良好可谨慎少量吃新鲜清淡烹饪的海鲜,否则不宜吃。 个体恢复差异:不同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有别,若患者术后半个月仍存在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不建议吃海鲜,因为海鲜相对不易消化,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恢复;而对于恢复较好,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的患者,可以考虑少量尝试。 过敏情况: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既往对海鲜有明确过敏史,那么无论术后多久都绝对不能吃海鲜,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不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若既往无海鲜过敏史,但在术后食用海鲜后出现过敏相关症状,也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海鲜种类与烹饪方式:应选择新鲜、加工烹饪得当的海鲜,避免食用不新鲜、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海鲜。尽量选择清蒸、水煮等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等油腻、辛辣调料过多的做法,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例如清蒸鲈鱼相对较为容易消化,可少量尝试;而麻辣小龙虾等刺激性强、不易消化的海鲜则不适合在术后半个月食用。 特殊人群需格外谨慎:对于老年患者,其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术后半个月吃海鲜更要严格把控,少量食用并密切观察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术后半个月一般不建议吃海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妊娠期女性若曾行阑尾炎手术,术后半个月吃海鲜也需谨慎,首先要确认无过敏等情况,且食用量要少,因为妊娠期女性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任何饮食变化都可能对自身和胎儿产生影响。

    2025-09-24 12:16:33
  • 头上长了个硬包凸起不疼不痒不移动

    头上长硬包凸起不疼不痒不移动,可能是头皮下血肿、皮脂腺囊肿、脂肪瘤、颅骨骨瘤或其他原因,需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1.头皮下血肿:可能是由于头部受到外伤,如撞击、摔倒等,导致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头皮下形成血肿。这种情况下,硬包通常在受伤后的数天到数周内逐渐增大,随后可能会逐渐缩小。 2.皮脂腺囊肿: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通常由于头皮的皮脂腺排泄管堵塞,导致皮脂分泌物积聚而形成。囊肿一般不痛不痒,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3.脂肪瘤:这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也可能发生在头皮上。脂肪瘤通常生长缓慢,质地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4.颅骨骨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由颅骨的成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骨瘤质地坚硬,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其他症状,但可能会逐渐增大。 5.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头上长硬包,如头皮感染、皮肤肿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情况需要通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来确定。如果硬包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大,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如疼痛、瘙痒、脱发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硬包的性质和位置,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等待就医期间,应注意保持头部清洁,避免搔抓或刺激硬包,同时密切观察其变化。如果硬包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变软、出现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如果硬包是由于外伤引起的,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碰撞。

    2025-09-24 12:15:22
  • 阑尾炎哪个地方疼

    阑尾炎疼痛特点及部位多样,典型初始为脐周或上腹,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麦氏点,不同类型阑尾炎疼痛有差异,特殊人群疼痛表现也不典型。 阑尾炎最典型的初始疼痛部位通常是脐周或上腹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定位不精确。一般经过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疼痛会转移并固定到右下腹的麦氏点(麦氏点是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疼痛差异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疼痛可能主要集中在脐周附近,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为隐痛或钝痛。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炎症刺激浆膜层,疼痛会逐渐固定到右下腹,疼痛程度加重,可为胀痛或跳痛。 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内压力极高,穿孔后刺激腹膜,可出现全腹性疼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同时伴有腹膜刺激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特殊人群的疼痛表现 儿童:儿童阑尾炎的疼痛部位可能不典型,由于儿童的大网膜发育不全,炎症容易扩散,有时一开始就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但也可能疼痛部位不固定,需要密切观察。例如婴幼儿阑尾炎,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按腹部等非典型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阑尾炎的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右下腹疼痛不明显,而可能表现为全腹不适、腹胀等,但仍需警惕右下腹有压痛等体征。 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增大,阑尾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在妊娠早期,阑尾位置与非妊娠期相似,仍在麦氏点附近;妊娠中晚期,阑尾逐渐向外上方移位,疼痛部位也会相应改变,可能偏向右侧上腹部甚至右侧腰部,但右下腹仍有固定压痛。

    2025-09-24 12:14:55
  • 身上长脂肪瘤用什么药膏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形成的与遗传等因素相关的皮下良性肿瘤无特效药膏消除,体积小无症状的可定期超声监测,生活中需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来维持代谢,儿童长脂肪瘤优先观察随访,孕妇长脂肪瘤孕期以观察为主待产后处理,老年人长脂肪瘤以观察为主且需综合考量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等决定后续处理。 一、脂肪瘤基本情况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于皮下,其具体发病机制与遗传、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目前不存在经科学验证能有效消除已形成脂肪瘤的药膏。 二、非药物干预举措 (一)观察随访 对于体积小、无症状的脂肪瘤,定期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其大小、形态变化即可,比如一些生长缓慢且不影响身体功能与美观的脂肪瘤,只需密切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二)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以维持合理体重,这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但对消除脂肪瘤本身无直接针对性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一)儿童 低龄儿童长脂肪瘤较少见,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优先采取观察随访,谨慎药物干预,以最小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孕妇 孕妇长脂肪瘤时,孕期身体特殊,药物使用需充分考量对胎儿影响,一般以观察为主,待分娩后再依具体情况处理,避免随意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针对脂肪瘤。 (三)老年人 老年人长脂肪瘤时以观察为主,若脂肪瘤无明显变化且无症状,可不进行特殊药物处理,同时需关注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及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综合考量身体耐受等来决定后续处理方式。

    2025-09-24 12:14:23
  • 破伤风症状多久出现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症状一般在感染后1-2周出现,也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的情况,潜伏期受年龄、伤口、病史等因素影响,发病后有典型肌肉痉挛症状,有伤口且具高危因素者应及时就医处理伤口及预防。 潜伏期差异及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有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相对成人可能潜伏期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仍符合1-2周左右的大致范围。比如婴幼儿被带有破伤风梭菌的物品划伤后,由于自身免疫应答特点,可能在1周左右就出现症状,但也可能因伤口污染程度、梭菌数量等不同而有所变化。 伤口情况:如果伤口较深、污染严重,含有较多的破伤风梭菌,那么细菌更容易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素,潜伏期往往会缩短。例如严重的被泥土、铁锈等污染的深伤口,可能在1周内甚至更短时间就出现症状;而伤口较表浅、污染较轻的情况,潜伏期可能相对延长,有时可接近2周或更长。 病史因素:有过破伤风免疫接种史的人群,机体存在一定的免疫记忆,感染后潜伏期可能相对较长。但如果免疫接种时间较久,免疫保护作用减弱,潜伏期也会接近无免疫史人群的潜伏期范围。 破伤风一旦发病,典型症状包括肌肉痉挛,首先累及咀嚼肌,表现为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随后逐渐波及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等,出现相应的肌肉紧张、抽搐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有伤口且担心破伤风的人群,尤其是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进行预防。

    2025-09-24 12:13: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