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莉 知名专家,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2年。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97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工作。曾先后从事角膜移植术、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斜视弱视、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及一些外眼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综合眼科临床工作。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从事眼肌专业,近10年在儿童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眼球震颤、成人斜视、内分泌相关眼外肌病、复杂斜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12月至今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工作。主要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童斜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斜视、麻痹性斜视及伴有代偿头位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一直在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论著2部,省级科研成果2项,厅级科研成果1项。目前承担市科委课题一项,主要研究儿童白内障术后个性化视觉康复;首医基础临床合作课题一项,为关于婴幼儿眼球震颤综合征的相关研究。现任社会任职有: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等。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近视多少度适合激光

    激光矫正近视有适宜度数范围,一般1200度以下可考虑,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有特殊病史者情况不同,青少年建议18岁后且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再考虑,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等人群有相应度数要求,有眼部或全身性疾病病史者需谨慎评估。 一、激光矫正近视的适宜度数范围 一般来说,激光矫正近视适用于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下的患者,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通常可矫正100-1200度的近视;而表层切削类手术,如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K)等,适用于近视度数在500度以下的患者相对更安全一些,但也有部分情况可用于500-1000度左右的近视矫正,不过风险相对高一些。 (一)不同年龄段的考虑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轴可能还会有一定变化。一般建议近视度数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激光矫正,通常是18周岁以后,且近两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因为如果过早进行激光矫正,随着身体的发育,眼轴可能继续变长,导致近视复发等问题。例如,一项长期跟踪研究发现,18岁前进行激光矫正的青少年,5年后近视复发率相对18岁后进行的要高。 成年人:成年人身体发育基本稳定,近视度数相对稳定,是激光矫正近视的主要人群。但也需要根据个体的眼部情况,如角膜厚度、眼部健康等综合评估。 (二)不同生活方式的考虑 长期从事剧烈运动者:如果是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由于运动中眼部受到外伤的风险较高,对于近视度数的要求可能会更严格。一般建议近视度数最好在600度以下,因为较高度数的近视患者,角膜较薄,在剧烈运动中发生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增加。例如,一项针对运动员的研究显示,近视600度以上的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角膜问题的概率比600度以下的高。 长期在高海拔或气压变化大环境中工作者:这类人群眼部受到气压变化影响较大,对于激光矫正近视的度数要求也有一定考量。一般近视度数在800度以下相对更适合,因为过高的度数可能会在气压变化时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增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有特殊病史者的考虑 有眼部疾病病史者:如果患者有眼部其他疾病病史,如圆锥角膜、青光眼等,一般不适合进行激光矫正近视。对于有眼底病变病史的患者,也需要谨慎评估。例如,有圆锥角膜病史的患者,角膜形态异常,激光矫正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而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激光矫正可能会影响眼压等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有全身性疾病病史者: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等,进行激光矫正近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等,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由医生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激光矫正。

    2025-09-22 20:32:50
  • 眼睛里感觉有东西磨眼怎么办

    眼睛里感觉有东西磨眼时,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异物入眼要避免揉眼,可尝试泪水冲洗,无法排出及时就医;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不同年龄人群诱因不同,均需及时就医按医嘱治疗;干眼症要减少诱发因素,可通过休息、多眨眼缓解,或遵医嘱用人工泪液;眼内有结石等也需就医处理,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特殊情况。 一、异物入眼的情况及处理 如果是异物进入眼睛导致磨眼,首先要避免揉眼,因为揉眼可能会加重异物对角膜等眼部结构的损伤。可以轻轻闭上双眼,让泪水自然分泌,试图将异物冲洗出来;如果无法自行排出,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在专业的设备下取出异物,比如在裂隙灯等仪器辅助下进行操作。不同年龄的人群处理方式基本类似,但儿童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配合,需要家长安抚好儿童情绪,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二、眼部炎症相关情况及处理 1.结膜炎:如果是结膜炎引起的眼睛磨眼,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结膜炎可能与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比如感染性结膜炎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过敏相关性结膜炎则可能因接触过敏原。对于感染性结膜炎,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治疗,但一般先建议用清水清洁眼部,保持眼部卫生。对于过敏性结膜炎,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抗过敏的眼药水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严格遵循医嘱。 2.角膜炎:角膜炎也会导致眼睛磨眼,角膜炎的病因较多,有感染性的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也有非感染性的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不同年龄人群发生角膜炎的诱因不同,儿童可能因外伤等导致感染性角膜炎。一旦怀疑角膜炎,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如抗感染、促进角膜修复等治疗,且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用药和护理上都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以促进病情恢复。 三、干眼症相关情况及处理 干眼症也会让眼睛有磨眼的感觉。各种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干眼症,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包括儿童和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干眼症。对于干眼症,首先要减少诱发因素,如儿童应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成年人也要注意合理用眼。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多眨眼等方式缓解,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但儿童使用人工泪液需选择合适的产品并遵医嘱。 四、其他可能情况及处理 如果是眼内有结石等情况导致磨眼,也需要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结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取出等操作。不同年龄人群的结石处理可能在操作细节上有差异,但总体都是在专业医疗环境下进行规范处理。 总之,当眼睛里感觉有东西磨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特殊情况,给予相应的关怀和正确的处理。

    2025-09-22 20:29:36
  •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能治好吗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能否治好与肿瘤分期、患儿年龄、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眼内期可通过激光、冷冻、局部切除、化疗结合眼球保留等治疗,有较高治愈率保留眼球控瘤,眼外期及转移治疗复杂,治愈率相对低,需专业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很多患儿可获较好预后。 一、预后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早期视网膜母细胞肿瘤,如肿瘤局限在眼内,通过合适治疗有较高治愈率;若肿瘤已侵犯眼外组织或发生转移,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治愈率会降低。例如,眼内期的视网膜母细胞肿瘤,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儿可保留眼球并控制肿瘤;而对于已有眼外转移的病例,预后往往较差。 患儿年龄:年龄较小的患儿,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等方面可能与年长患儿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可能面临的治疗风险相对越高,但这也与肿瘤的具体情况相关。比如,婴儿期发现的视网膜母细胞肿瘤,需要综合评估肿瘤情况和婴儿的身体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遗传因素:有遗传倾向的视网膜母细胞肿瘤患儿,其治疗后的复发等情况可能与非遗传因素导致的有所不同。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肿瘤往往具有更高的外显率和可能的多灶性病变等特点,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 二、治疗方法及相应治愈率 眼内期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某些较小的、局限的视网膜母细胞肿瘤。对于合适的病例,激光治疗可以破坏肿瘤组织,保留眼球的可能性较高。例如,对于一些周边部的小肿瘤,激光光凝可以精准地封闭肿瘤血管,阻止肿瘤生长,部分患儿通过激光治疗可达到较好的肿瘤控制效果。 冷冻治疗:同样针对眼内较小的肿瘤。通过冷冻破坏肿瘤细胞,对于特定的眼内视网膜母细胞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发展,保留眼球。 局部切除术:对于部分合适的眼内肿瘤患儿,可采用局部切除术,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有较高的治愈率来保留眼球并控制肿瘤。 化疗结合眼球保留治疗:对于一些较大或较复杂的眼内视网膜母细胞肿瘤,先进行化疗使肿瘤缩小,然后再评估是否可以保留眼球。通过规范的化疗联合眼球保留治疗,部分患儿能够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保留眼球,提高生活质量。 眼外期及转移治疗:当肿瘤已侵犯眼外组织或发生转移时,治疗更为复杂。通常需要综合化疗、手术、放疗等多种手段。但整体治愈率相对眼内期低。例如,对于有眼外转移的患儿,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尽量控制肿瘤进展,但预后差异较大。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很多患儿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尤其是眼内期的患儿有较高的治愈率来保留眼球和控制肿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给予个性化的关怀和治疗。

    2025-09-22 20:21:29
  • 初戴近视眼镜不适感

    初戴近视眼镜会有不适感,原因包括屈光度数变化适应问题、眼镜适配问题、视觉适应过程,应对措施为重新验光调整、选择合适眼镜、逐步适应佩戴。 一、原因分析 1.屈光度数变化适应问题 对于首次佩戴近视眼镜的人,眼睛需要适应新的屈光状态。如果验光不准确,度数不合适,会导致视物不清或眼部不适。例如,近视度数过高,会使眼睛长期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疲劳、酸胀感;而度数过低则无法达到清晰视物的效果,也会引起眼部的不适感。不同年龄人群对屈光度数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青少年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眼镜的度数。 2.眼镜适配问题 眼镜的镜框大小、形状与脸部的贴合度会影响佩戴舒适度。如果镜框过大或过小,会导致眼镜在脸部的位置不稳定,容易滑动或压迫脸部皮肤,进而引起眼部周围的不适。材质方面,若眼镜腿的材质不舒适,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引起耳部或脸部的压痛。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脸部还在发育,选择合适尺寸的儿童专用近视眼镜非常重要,不合适的镜框可能会影响脸部正常发育。 3.视觉适应过程 佩戴近视眼镜后,眼睛看到的图像与之前不戴眼镜时不同,需要重新建立视觉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需要适应新的图像信息,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一般来说,成年人适应时间相对较短,而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适应过程可能会更长一些,并且儿童的视觉认知和平衡感与成年人不同,所以初戴时不适感可能更为明显。 二、应对措施 1.重新验光调整 首先要确保验光准确,到正规的眼科机构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以获取准确的屈光度数。如果佩戴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复诊,根据眼部实际情况调整眼镜度数。对于青少年,由于眼睛仍在发育,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和验光,以便及时调整眼镜度数,适应眼睛的变化。 2.选择合适眼镜 挑选镜框大小时要考虑脸部比例,确保镜框与脸部贴合良好,不会过多压迫脸部皮肤或滑动。选择舒适材质的眼镜腿,减轻对耳部和脸部的压力。儿童应选择专门设计的儿童近视眼镜,其镜框尺寸、材质等都更符合儿童脸部发育特点,同时要定期检查眼镜的适配情况,随着儿童脸部生长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 3.逐步适应佩戴 刚开始佩戴时,不要长时间连续佩戴,可先从短时间开始,如每天佩戴1-2小时,然后逐渐增加佩戴时间。这样让眼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有助于减轻不适感。成年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佩戴时间逐步适应,而儿童则需要家长引导,逐渐培养他们佩戴眼镜的习惯,同时要关注儿童佩戴后的反应,及时调整佩戴时长。在适应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视觉训练,帮助大脑更好地适应新的视觉图像,比如进行简单的远近交替视物练习等。

    2025-09-22 20:18:46
  • 眼里有异物怎么弄出来

    眼睛进异物分自行处理和需就医情况及预防措施。沙尘等轻异物可眨眼或清水冲洗,睫毛等轻异物可轻拨,异物深、难取或眼部不适加重需就医;工作场景戴防护眼镜,户外活动等戴专业防护镜,防儿童放异物、揉眼。 一、自行处理的情况 (一)沙尘等较轻异物 如果眼里进入沙尘等较轻异物,可让患者轻轻闭上眼睛,然后通过眨眼动作,利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来。也可以用清水冲洗眼睛,例如用干净的杯子装清水,让患者低头,将眼睛浸入水中,通过眨眼多次冲洗。不过要注意水流不能太急,避免对眼睛造成刺激。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冲洗动作,因为儿童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配合,导致异物难以顺利排出。 (二)睫毛等异物 如果是睫毛等较轻异物在眼表,可让患者眼睛向下看,然后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将其拨出。操作时要非常轻柔,避免损伤角膜。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配合度差,家长不要强行操作,应尽快带儿童就医处理,防止在自行处理过程中对儿童眼睛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二、需就医处理的情况 (一)异物较深或难以自行取出 当异物较深,如嵌入角膜等情况,患者自己无法取出。此时应尽快就医,由眼科医生借助专业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例如使用裂隙灯等设备来准确找到异物位置并取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眼部出现异物情况时更应及时就医,因为这类患者眼部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延误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二)出现眼部不适加重等情况 如果患者在异物进入眼睛后出现眼睛疼痛加剧、视力下降、眼红明显加重等情况,不管异物是否能自行看到,都应立即就医。例如一些工作环境中可能会有金属碎屑等异物进入眼睛,即使患者感觉异物已取出,但仍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可能是有微小异物残留或者眼部已出现损伤,需要医生通过专业检查来明确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眼部组织功能可能衰退,对异物刺激的反应和恢复能力与年轻人不同,更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三、预防措施 (一)工作场景 在有粉尘、碎屑等可能进入眼睛的工作环境中,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如防护眼罩等。例如在建筑工地、机械加工车间等场所,防护眼镜能有效阻挡异物进入眼睛。对于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者,除了防护眼镜外,还需要佩戴具有防化学物质溅入功能的防护装备,防止化学异物损伤眼睛。 (二)日常生活场景 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风沙天气,可佩戴太阳镜同时也能起到一定阻挡异物的作用。在进行球类运动等可能有物体撞击眼睛风险的活动时,要佩戴专业的运动防护眼镜。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在有危险物品的环境中玩耍,如小珠子等,防止儿童将异物放入眼中,同时教育儿童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因为揉眼可能会将原本不在眼表的异物揉入更深部位。

    2025-09-22 20:12: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