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莉 知名专家,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2年。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97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工作。曾先后从事角膜移植术、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斜视弱视、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及一些外眼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综合眼科临床工作。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从事眼肌专业,近10年在儿童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眼球震颤、成人斜视、内分泌相关眼外肌病、复杂斜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12月至今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工作。主要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童斜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斜视、麻痹性斜视及伴有代偿头位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一直在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论著2部,省级科研成果2项,厅级科研成果1项。目前承担市科委课题一项,主要研究儿童白内障术后个性化视觉康复;首医基础临床合作课题一项,为关于婴幼儿眼球震颤综合征的相关研究。现任社会任职有: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等。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早上醒来眼睛干涩酸痛是什么原因

    早上醒来眼睛干涩酸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用眼过度、环境因素、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影响,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也有各自情况,需针对不同成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如用眼过度要减少用眼时间、保证睡眠,环境因素要改善湿度、防护污染,眼部疾病需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全身疾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特殊人群要针对性护理。 一、用眼过度 1.成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用眼行为,会使眼睛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眼表得不到充分润滑,从而导致早上醒来眼睛干涩酸痛。例如,成年人若每天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就容易出现此类情况;学生长时间看书学习也可能引发。 2.应对:减少连续用眼时间,遵循20-20-20规则,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以上。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二、环境因素 1.成因 空气干燥: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尤其是使用空调、暖气时,室内空气更加干燥,会加速泪液的蒸发,导致眼睛干涩酸痛。例如北方地区冬季室内环境。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会刺激眼睛,影响眼表的正常状态,引发干涩酸痛。比如雾霾天气时。 2.应对 改善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 防护空气污染:在污染严重的天气外出时佩戴护目镜,减少污染物对眼睛的刺激。 三、眼部疾病 1.成因 干眼症:是常见的导致眼睛干涩酸痛的疾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成分异常或泪液蒸发过快等原因引起。例如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下降易患干眼症。 结膜炎:细菌、病毒等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引发的结膜炎,会导致眼睛红肿、干涩酸痛等症状。比如过敏性结膜炎,在接触过敏原后容易发作。 2.应对:如果怀疑是眼部疾病导致,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干眼症可能需要使用人工泪液等药物治疗;结膜炎则需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 四、全身疾病影响 1.成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引起眼部并发症,导致眼睛干涩酸痛等症状。因为高血糖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成分。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眼部,导致眼表炎症,出现干涩酸痛等表现。 2.应对:对于有全身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免疫治疗等,以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若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也易出现早上醒来眼睛干涩酸痛。家长应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儿童眼部发育尚不完善,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谨慎处理,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眼部疾病等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酸痛的情况。应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关注眼部健康状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眼部泪液分泌等,导致眼睛干涩酸痛。生理期和孕期女性要注意眼部的护理和休息,保持生活规律。

    2025-09-25 13:01:30
  • 眼睛视力检查结果怎么看

    视力检查结果包含视力数值、屈光度数、眼压等内容,视力数值有不同记录法及各年龄段正常范围,屈光度数分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及不同年龄正常范围,眼压正常10-21mmHg,不同检查项目意义不同,视力表检查反映视网膜黄斑区视功能,验光检查精确确定屈光状态,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等结构,糖尿病患者需重视眼底检查。 常见的视力检查结果以小数记录法或对数记录法表示。例如小数记录法中,正常视力一般在1.0及以上。如果是对数记录法,正常视力通常在5.0及以上。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范围有所不同,3-5岁儿童正常视力约在0.5-0.6,6岁儿童正常视力可达0.7-0.8,7-8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1.0左右。年龄因素会明显影响视力的正常范围判断,因为儿童的视觉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 屈光度数 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会有屈光度数的结果。近视表现为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度数用“-”表示,例如-2.00D表示近视200度;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度数用“+”表示,如+1.50D表示远视150度;散光则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导致不能聚焦成单一焦点,结果会有柱镜度数,如-1.00DC×90,表示散光100度,轴位90度。不同年龄人群的屈光度数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会有变化,新生儿多为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正视化发展,但如果发育异常可能会出现近视等屈光不正情况。 眼压 眼压的正常范围一般是10-21mmHg。眼压异常可能提示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或者出现眼胀、头痛等疑似青光眼症状的人群,眼压检查结果更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家族遗传因素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而眼压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检查项目的意义 视力表检查 视力表检查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黄斑区的视功能,是评估中心视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让被检查者在一定距离下识别视力表上的视标,来判断视网膜接收和传递视觉信息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视力表检查的重点和解读方式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可能需要采用更适合儿童的视力检查方法,如卡通图案视力表等,以准确评估其视力发育情况。 验光检查 验光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等方法,能精确确定眼睛的屈光状态。主观验光需要被检查者的配合,通过让被检查者反馈不同镜片下的视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屈光矫正度数;客观验光则是利用仪器自动测量屈光度数,如电脑验光等。对于患有某些眼部疾病的人群,如白内障患者,验光结果会受到影响,因为白内障会导致晶状体混浊,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干扰验光结果的准确性。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结构的形态和颜色等情况。通过眼底镜等设备可以看到视网膜有无病变,如视网膜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眼底检查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病变并及时干预。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随着病程延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定期眼底检查能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防止视力进一步受损。

    2025-09-25 13:00:15
  • 三天恢复视力的方法有哪些

    不存在三天内恢复视力的普遍方法,视力问题需科学对待,近视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光学矫正等方式处理,远视儿童和成人矫正方式不同,散光通过佩戴柱镜等矫正,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问题需及时就医针对治疗,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期检查视力来维护视力健康。 一、短期无法实现三天恢复视力的普遍认知 正常情况下,视力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存在所谓能在三天内快速恢复视力的通用方法。视力问题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用眼不当、眼部疾病等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短期内通过单一方式达到显著且稳定的视力恢复不太现实。 二、针对不同视力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近视 1.改善用眼习惯 对于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的近视,首先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发生发展的风险。比如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应多到户外进行球类运动、跑步等活动。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遵循,儿童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更要特别注意。 2.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是常见的矫正方式,需要到正规眼科机构进行准确的验光,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还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但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眼部卫生等情况,一般18岁以上度数稳定后也可考虑激光近视手术等,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 (二)远视 1.儿童远视 儿童轻度远视通常是生理性的,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降低,但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视力发育,则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进行矫正。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般3岁左右进行第一次全面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远视等视力问题并干预。 2.成人远视 成人远视如果出现视力模糊、视疲劳等症状,也需要佩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可选择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具体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 (三)散光 1.矫正方式 散光主要通过佩戴柱镜进行矫正,同样需要进行准确的验光来确定柱镜的度数和轴位。对于不规则散光,可能需要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来矫正。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重视散光的矫正,否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疲劳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三、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问题 如果视力下降是由眼部疾病引起,如青光眼、白内障等,应及时就医。例如青光眼,需要通过降低眼压等治疗来保存视力,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紧急降低眼压,而慢性青光眼则需要长期控制眼压;白内障则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在白内障成熟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但手术有严格的术前评估,如眼部炎症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都要考虑,老年人群体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要关注自身视力变化,及时就诊。 总之,不存在能在三天内恢复视力的简单方法,对于视力问题要科学对待,通过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期检查视力以及针对不同视力问题和眼部疾病采取相应的正规措施来维护视力健康。

    2025-09-25 12:59:04
  • 眼睛近视可以激光吗

    眼睛近视是否可激光矫正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18-50周岁、近视度数在一定范围且无特殊眼部疾病和全身健康问题等适合,而患有严重眼部疾病、60岁以上老人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糖控制不稳定等全身健康状况不佳者不适合,需经严格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 一、适合激光矫正近视的情况 1.年龄方面 一般来说,18-50周岁是比较适宜进行激光近视手术的年龄范围。因为18岁之前,眼睛的屈光状态还不够稳定,近视可能还会有进展;而50岁以后,眼部会出现老花等生理性变化,进行激光手术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问题。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需待其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考虑,通常每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时可认为度数相对稳定。 不同性别在激光矫正近视的适用性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眼部可能会有一定生理变化,手术时机选择上需综合评估,男性在这方面相对更具稳定性,但也需遵循手术的基本条件要求。 2.近视度数范围 激光近视手术有一定的度数适用范围。准分子激光手术一般可用于矫正1200度以下的近视,飞秒激光手术适用范围相对更广一些,全飞秒激光手术通常可用于矫正1000度以下的近视,不过具体还需根据个体眼部的角膜厚度等情况综合判断。如果近视度数过高,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矫正方式,如ICL晶体植入术等,但这也需要经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来确定是否适合。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对于经常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激光矫正近视后需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因为剧烈运动时眼部受伤风险较高。而对于长期在高温、高粉尘等特殊环境工作的人,术后眼部感染等风险可能会增加,需更加注意眼部卫生护理。有某些眼部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过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病史的患者,需要先将眼部炎症控制稳定后再评估是否能进行激光手术,因为眼部炎症未控制时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二、不适合激光矫正近视的情况 1.眼部疾病方面 患有严重的角膜炎、青光眼、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激光近视手术。例如,角膜炎患者眼部存在炎症,手术会加重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角膜愈合不良等问题;青光眼患者眼压异常,激光手术可能无法解决其根本的眼压问题,且术后眼压控制可能不稳定;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患者,激光手术无法改善眼底的病变情况,甚至可能因手术影响眼部整体状态而加重眼底病变。 从年龄相关的眼部变化来看,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生理性老花等问题外,眼部的调节功能等都发生了变化,激光手术很难满足其术后多种视力需求,所以一般不建议进行激光近视手术来矫正近视。 2.全身健康状况方面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进行激光手术时发生眼部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对于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眼部的血液循环等会受到影响,术后眼部的恢复可能会受到阻碍,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激光矫正近视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2025-09-25 12:57:45
  • 月子里玩手机对眼睛有什么影响

    月子里长时间玩手机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包括引发眼睛疲劳与干涩、增加视力下降风险、影响眼部肌肉,产妇自身要控制玩手机时间、注意距离和环境光线,还要平衡好照顾新生儿与自身眼部健康,应重视并采取措施保护眼部健康。 一、眼睛疲劳与干涩 月子里长时间玩手机,会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人在看手机时,眼睛的眨眼频率会降低,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0-20次,而玩手机时可能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到5-8次,这会导致泪液分泌不足,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眼睛疲劳、干涩感。研究表明,连续玩手机1小时,眼睛疲劳发生率会显著升高,干涩症状出现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对于月子里的女性,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看手机的情况,这种眼睛疲劳和干涩的症状会更为明显,影响眼部舒适感,长期下去可能会对视力产生潜在不良影响。 二、视力下降风险增加 长期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眼睛的睫状肌会一直处于收缩状态。正常情况下,睫状肌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但长时间收缩会导致睫状肌痉挛,进而引起暂时性的视力下降。有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在月子里长时间玩手机的女性,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而且这种视力下降如果不及时纠正,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视力损伤。此外,手机屏幕的蓝光辐射也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影响,虽然蓝光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但月子里身体处于相对较为敏感的恢复阶段,长期接触蓝光会增加视力下降的风险。 三、对眼部肌肉的影响 月子里玩手机时,眼睛的眼部肌肉需要不断调整来聚焦手机屏幕上的内容。例如,眼睛的外直肌、内直肌等会频繁运动,如果长时间过度使用这些肌肉,可能会导致眼部肌肉劳损。眼部肌肉劳损会引起眼部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而且可能会影响眼睛的运动协调性。对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的女性来说,眼部肌肉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长时间玩手机造成的眼部肌肉劳损更难恢复,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影响眼部健康,进而对整体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导致视物时容易出现重影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产妇自身 月子里的产妇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相对较低。眼部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建议产妇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每次看手机不超过15-20分钟,并且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建议距离手机屏幕30-50厘米左右。同时,要注意环境光线,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看手机,过暗的环境会让眼睛更容易疲劳,过亮的环境则会加重蓝光对眼睛的刺激。 (二)新生儿因素 产妇在月子里照顾新生儿时,如果频繁玩手机,可能会分散对新生儿的注意力,不利于及时察觉新生儿的需求。而且,产妇与新生儿近距离接触时玩手机,也可能会因为姿势不当等原因影响眼部健康,进而间接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质量。所以,产妇要平衡好照顾新生儿和自身眼部健康的关系,尽量在照顾新生儿的间隙适当休息眼睛,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来缓解眼部疲劳。 总之,月子里长时间玩手机会对眼睛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产妇应引起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眼部健康。

    2025-09-25 12:52: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