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莉 知名专家,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2年。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97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工作。曾先后从事角膜移植术、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斜视弱视、眼底病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及一些外眼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综合眼科临床工作。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从事眼肌专业,近10年在儿童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眼球震颤、成人斜视、内分泌相关眼外肌病、复杂斜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12月至今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工作。主要擅长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童斜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斜视、麻痹性斜视及伴有代偿头位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一直在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论著2部,省级科研成果2项,厅级科研成果1项。目前承担市科委课题一项,主要研究儿童白内障术后个性化视觉康复;首医基础临床合作课题一项,为关于婴幼儿眼球震颤综合征的相关研究。现任社会任职有: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等。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各种类型斜视、眼球震颤、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童弱视、儿童结膜炎、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睑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眼角长了个疙瘩怎么回事

    眼角长疙瘩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眼睑肿瘤及其他情况引起,麦粒肿多因葡萄球菌感染等致眼睑红肿疼痛等,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致皮下无痛硬结等,眼睑肿瘤有良恶性之分表现不同,其他情况可能因异物刺激等致眼部不适,发现眼角长疙瘩应及时就医,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眼部相关情况。 一、麦粒肿 1.成因:多因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眼部卫生不佳、过度用眼等可增加发病风险。 2.表现: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硬结,疙瘩处有压痛,随着病情发展,硬结可能变软,出现黄色脓点。 3.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眼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可能更易患麦粒肿;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用眼过度、不注意眼部清洁等会增加发病几率;有眼部疾病史如沙眼等患者也更容易出现麦粒肿。 二、霰粒肿 1.成因: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2.表现:眼睑皮下可触及无痛性硬结,大小不一,一般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相对而言红肿不明显,但若继发感染则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类似麦粒肿的表现。 3.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及成年人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睑板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中,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眼部慢性炎症等可能诱发霰粒肿;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霰粒肿。 三、眼睑肿瘤 1.成因: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眼睑乳头状瘤等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等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等有关。 2.表现: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形态相对规则;恶性肿瘤可能生长较快,边界不清,可伴有破溃、出血等表现。 3.影响因素:年龄上不同肿瘤有不同特点,基底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患眼睑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患眼睑肿瘤几率可能更高。 四、其他情况 1.成因:还有可能是眼部的异物刺激等引起,比如灰尘等进入眼内刺激眼睑形成疙瘩。 2.表现:患者可能有眼部异物感等不适,能发现眼部有异物相关表现。 3.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因接触异物而出现,生活方式中经常处于灰尘较多环境等人群易发生,有眼部曾进入异物病史的人再次接触异物风险更高。 当发现眼角长了个疙瘩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格外注意其眼部卫生情况,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成年人,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长期过度用眼等。

    2025-09-22 19:15:14
  • 儿童弱视0.6可以恢复吗

    儿童弱视0.6有恢复可能,其恢复受年龄、弱视类型、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视觉训练等干预,治疗中家长要密切配合,督促儿童并注意用眼习惯、定期复查、保证营养摄入。 一、影响恢复的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年龄越小,视觉发育的可塑性越强,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越大。因为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0-6岁左右),视觉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此时干预效果往往较好。若超过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恢复的难度会显著增加。 2.弱视类型:不同类型的弱视恢复情况不同。例如,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等,通过及时治疗有一定恢复可能,但如果是形觉剥夺性弱视,由于存在明显的眼部结构异常导致视觉刺激被剥夺,恢复相对较复杂。 3.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如果弱视是由单纯屈光不正引起,且程度相对较轻,那么通过规范治疗恢复的概率较高;但如果是由先天性白内障等严重眼部疾病导致的弱视,病情相对复杂,恢复情况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弱视程度越轻,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二、恢复的干预措施 1.矫正屈光不正:首先要进行准确的验光,然后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例如,对于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的儿童,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使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为视觉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多项研究表明,规范的屈光矫正对于儿童弱视的恢复至关重要。 2.遮盖治疗:这是治疗儿童弱视的经典方法之一。通过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从而促进弱视眼的发育。一般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弱视程度来确定遮盖的时间和频率。例如,对于3-4岁的儿童,可采用短时间遮盖健眼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调整遮盖时间。 3.视觉训练:包括精细目力训练、弱视治疗仪训练等。精细目力训练可以让儿童进行穿珠子、拼图等活动,锻炼弱视眼的精细视觉功能;弱视治疗仪训练则是通过特定的光刺激等方式来刺激弱视眼的视觉神经发育。有研究显示,结合视觉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比单一治疗方法更能有效促进弱视眼视力的提高。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在弱视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督促儿童佩戴眼镜、进行遮盖治疗和视觉训练等。同时,要注意让儿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还要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视力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为眼睛的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2025-09-22 19:12:03
  • 为什么说“维生素A是夜视力和角膜的保护神

    维生素A对眼睛至关重要,它通过参与视紫红质合成保障夜视力,缺乏会致视杆细胞功能障碍、夜盲等;还能维持角膜正常结构,缺乏会使角膜角化、混浊等,不同年龄人群因摄入不足或吸收利用能力下降等会受不同影响,各人群均需保证合理摄入维生素A以维护眼睛健康。 一、维生素A与夜视力的关系 1.视网膜的关键构成:视网膜上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而视紫红质是由维生素A和视蛋白结合而成。在暗光下,视紫红质会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这个过程会引发神经冲动,进而传导至大脑产生视觉。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视紫红质的合成会受阻,导致视杆细胞功能出现障碍,使人在暗光下的视力下降,出现夜盲症等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的人群在从亮处进入暗处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黑暗环境,夜间视力明显不如正常人。 2.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若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其视网膜视杆细胞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夜视力。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维生素A的需求相对较高,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就容易出现夜视力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成年人,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用眼且维生素A摄入不足,也会导致夜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驾驶员若在暗光环境下因维生素A缺乏出现夜视力问题,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维生素A与角膜的保护作用 1.维持角膜正常结构:角膜的正常代谢需要维生素A的参与。维生素A能够维持角膜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和稳定,使角膜保持光滑、透明的状态。如果缺乏维生素A,角膜上皮细胞会发生角化、干燥,导致角膜变得混浊,影响其透明度,进而影响视力。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患者的角膜往往出现干燥、粗糙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溃疡等病变。 2.不同人群的角膜保护差异:孕妇在孕期若维生素A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角膜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出生后角膜出现问题的风险。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如果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摄入不足,角膜更容易受到损伤,出现干燥等问题,而且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老年人更需要注意通过合理饮食或适当补充维生素A来保护角膜。 总之,维生素A通过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保障夜视力,以及维持角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状态来保护角膜,对眼睛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需要注意保证维生素A的合理摄入,以维护眼睛的健康。

    2025-09-22 19:04:45
  • 眼睛痛引起头痛是什么原因

    多种因素可引发眼痛伴头痛,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等,发病与前房角关闭等有关;偏头痛女性多、有家族史,与血管舒缩紊乱等有关;角膜炎各年龄段可发病,与感染等有关;丛集性头痛男性多,发作有季节性;高血压多见于有病史者,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颅内病变各年龄段可发,与颅内压升高等有关。 一、青光眼 1.发病机制:青光眼患者眼内压升高,可导致眼部疼痛,并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头痛。例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眼内压急剧升高,引发眼睛痛并伴随头痛,疼痛可波及眼眶、颞部等。 2.人群特点: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相对多见。有青光眼家族史、远视眼、用眼习惯不良(如长时间暗室环境用眼)等情况的人群更易发病。 二、偏头痛 1.发病机制:偏头痛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发作前会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痛,随后引发头痛。头痛性质多为搏动性,可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2.人群特点: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常有家族史,劳累、精神紧张、饮食(如摄入含酪胺的食物)等因素可诱发。 三、角膜炎 1.发病机制:角膜炎是角膜的炎症反应,可由感染、外伤等引起,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睛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头部引起头痛。例如细菌性角膜炎,细菌感染角膜后,角膜出现炎症病灶,引起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同时可伴有头痛。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注意眼部卫生、佩戴隐形眼镜不当等人群易患。 四、丛集性头痛 1.发病机制:丛集性头痛发作时可出现一侧眼眶周围剧烈疼痛,可放射至眼部,引起眼睛痛,同时伴有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表现。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有关。 2.人群特点: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发作有季节性,常在夜间发作。 五、高血压 1.发病机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引起眼部血管压力变化,导致眼睛胀痛,同时血压升高也会刺激脑血管,引起头痛。例如高血压急症时,血压急剧升高,患者除了有眼睛痛、头痛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人群特点:多见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年龄不限,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可增加发病风险。 六、颅内病变 1.发病机制:如颅内肿瘤、脑出血等病变,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眼部胀痛,并伴随头痛,头痛往往比较剧烈,可伴有呕吐等症状。例如颅内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眼内压变化及颅内压升高,出现眼睛痛和头痛。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头部外伤史、家族遗传病史等人群需警惕。

    2025-09-22 19:00:22
  • 眼睛有白点怎么回事

    眼部常见病症包括角膜异物、角膜白斑、白内障、结膜结石、儿童多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角膜异物因异物入眼致眼部有异物感等,角膜白斑由角膜炎愈合留瘢痕致角膜有白色病灶影响视力,白内障因年龄等因素致晶状体混浊致视力下降,结膜结石因慢性结膜炎致睑结膜有黄白色凝结物,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儿童先天性恶性肿瘤致眼底有白色占位及白瞳症等表现。 一、角膜异物 成因:当眼睛进入沙尘等异物时,可能会在角膜表面形成白点样的异物附着。例如,在风沙天气外出未做好防护,或进行某些可能有异物飞溅的工作时未戴护目镜等情况,都容易导致角膜异物的产生。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在玩耍时不慎让异物进入眼睛,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环境等因素遭遇。 表现: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眼部异物感、刺痛感、流泪等症状,异物所在位置可看到白色点状物质。 二、角膜白斑 成因:多由角膜炎等疾病愈合后遗留的瘢痕所致。比如严重的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消退后就可能形成角膜白斑。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眼部感染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儿童若患过较严重的角膜炎未规范治疗也易出现。 表现:角膜上会有白色的瘢痕样病灶,边界相对清晰,一般无明显的眼部疼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但会影响视力,根据白斑的大小和位置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三、白内障 成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发生混浊。此外,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等也较为常见。中老年人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高发人群,糖尿病患者等代谢异常人群易患代谢性白内障,眼部受伤者可能出现外伤性白内障。 表现:晶状体混浊可表现为眼睛里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的混浊物,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视力下降,看东西逐渐变得模糊。 四、结膜结石 成因:结膜结石是睑结膜表面出现的黄白色凝结物,主要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的白细胞凝固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结膜炎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长期眼部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结膜上皮细胞和分泌物等堆积形成结石。 表现: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可刺激角膜,引起异物感、刺痛、流泪等症状,眼部可看到白色的点状结石。 五、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多见) 成因:是一种先天性恶性肿瘤,与遗传因素等有关。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 表现:在眼底可看到白色的占位性病变,患儿可能出现白瞳症(瞳孔区呈现白色)、斜视、视力下降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9-22 18:57: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