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有肌肉群酸痛、无力、肿胀等肌肉症状,尿液可呈茶色或酱油色,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需密切观察肌肉及尿液变化,老年人要谨慎监测肌肉力量与肾功能,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格外关注肾脏功能变化。 一、肌肉相关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常出现肌肉疼痛,多为肌肉群的酸痛,可累及四肢等部位,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会有肌肉无力,导致活动受限,例如无法正常行走、持物等;肌肉外观可能出现肿胀表现,触诊时可发现肌肉紧张、肿胀。 二、尿液改变 患者尿液颜色可发生变化,常见呈茶色或酱油色,这是因为肌肉破坏后释放的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使尿液中出现大量肌红蛋白,从而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三、全身症状 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多为中度发热或低热;还会有乏力感,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如无法进行简单的自理活动等。 四、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需密切观察肌肉表现及尿液变化,例如家长需留意儿童是否有不愿活动、肢体异常等情况,以及尿液颜色是否异常,及时发现横纹肌溶解症迹象。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对其肌肉功能和肾脏功能影响更明显,需更谨慎监测肌肉力量变化及肾脏功能指标,如尿量、尿常规等,因为老年人肾脏对肌红蛋白的代谢清除能力可能下降,更易出现肾脏损伤相关问题。 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本身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横纹肌溶解症导致的肌红蛋白排泄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格外关注肾脏功能变化,如定期检查肾功能、尿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肾脏受损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9-05 11:37:03 -
透析一周三次属于严重的吗
透析一周三次是否严重,需要综合考虑肾脏功能、健康状况等因素,应遵循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肾脏功能:透析的频率取决于肾脏功能的损伤程度。如果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一周三次的透析可能是必要的,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 2.健康状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透析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其他疾病、合并症或身体状况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透析或其他治疗措施。 3.医生的建议:最重要的是遵循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他们会考虑肾脏功能、症状、营养状况、其他健康问题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透析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透析。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其他肾脏替代治疗。 对于透析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1.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透析,包括时间、频率和其他治疗要求。 2.注意饮食:保持适当的饮食,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低盐、低钾和磷等。 3.控制水分摄入: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水分摄入量,以避免身体水肿。 4.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监测肾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透析部位的清洁,预防感染。 6.积极应对: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康复治疗和支持组织,以提高生活质量。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最好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透析治疗的具体情况和潜在风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9-05 11:35:43 -
尿蛋白多少是正常
正常人尿液中蛋白检测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24h,尿蛋白肌酐比男性小于25mg/g、女性小于35mg/g;健康人群因肾滤过膜和肾小管功能维持尿蛋白正常,孕妇有生理性蛋白尿需警惕异常升高,老年人肾功减退应关注尿蛋白,有基础疾病者尿蛋白可反映肾损需密切监测。 一、正常尿蛋白范围界定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通过尿常规检测时尿蛋白应为阴性;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正常范围是小于150mg/24h;采用尿蛋白肌酐比(UACR)评估时,男性正常范围小于25mg/g,女性正常范围小于35mg/g。 二、不同人群尿蛋白情况差异及考量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通常尿蛋白排泄量处于上述正常范围内,这是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能有效阻挡大分子蛋白质漏出,肾小管也能重吸收少量漏出的蛋白质,维持尿蛋白在正常水平。 (二)特殊人群 1.孕妇: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生理性蛋白尿,多因妊娠期间生理变化导致,但一般尿蛋白量不会过高,若尿蛋白异常升高需警惕妊娠期肾病等情况,需定期监测尿蛋白指标以保障母婴健康。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蛋白排泄可能出现波动,更应关注尿蛋白情况,定期检查尿蛋白定量或UACR,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病变并及时干预。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长期患病可能损伤肾脏,导致尿蛋白排泄异常,这类人群需密切监测尿蛋白,因为尿蛋白水平可反映肾脏受损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并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2025-09-05 11:33:53 -
肾囊肿挂什么科
肾囊肿一般挂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肾囊肿情况,儿童、女性、老年患者就诊时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肾囊肿需谨慎评估诊治,女性要如实告知月经等情况,老年患者需综合自身基础疾病等整体状况选择合适诊疗方案。 一、泌尿外科与肾囊肿的关联 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相关疾病,肾囊肿属于泌尿系统疾病范畴,泌尿外科医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对肾囊肿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明确肾囊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例如,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肾囊肿是单纯性肾囊肿还是其他类型的肾囊肿等。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出现肾囊肿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同样需要挂泌尿外科。儿童肾囊肿可能有其特殊的病因和表现,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检查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会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式。 女性患者:女性肾囊肿患者在就诊时,需向医生如实告知月经情况等,因为一些检查可能会受到月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比如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关注对女性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以泌尿外科的专业诊治为主。 老年患者:老年肾囊肿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提供既往病史、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情况。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肾囊肿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以减少对老年患者身体的不良影响。
2025-09-05 11:32:40 -
慢性肾炎传染吗
慢性肾炎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病与年龄(青中年男性多见)、性别(男性发病比例稍高)、生活方式(长期劳累等不良方式加重肾脏负担)、病史(有自身免疫病等病史者风险高)等因素相关,是自身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致肾脏慢性病变。 发病相关因素及影响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中年男性较为多见。不同年龄人群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儿童可能因感染等因素诱发,但并非感染直接导致慢性肾炎,而是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后导致肾脏损伤逐渐发展为慢性。 性别方面:男性相对发病比例稍高,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男性的生理特点、激素水平以及接触某些危险因素的概率等有关,但这也不是导致慢性肾炎传染的原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熬夜、过度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高盐、高蛋白等)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增加慢性肾炎的发病风险或导致病情进展,但不会造成慢性肾炎传染。比如长期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加重肾脏的滤过负担,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慢性肾炎的病情。 病史方面: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慢性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些基础疾病会通过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响肾脏,例如糖尿病可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糖尿病肾病,属于慢性肾炎的一种类型,但其发病不是由于传染,而是自身基础疾病的进展累及肾脏。 总之,慢性肾炎是自身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肾脏慢性病变,不存在传染的可能性。
2025-09-05 1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