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小儿哮喘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哮喘的诊治。展开
  •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因为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人体感染肠道病毒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但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因此,手足口病患者可能会多次感染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从而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但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为完善,症状相对较轻,因此容易被忽视。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通常会在手掌、足底、口腔等部位出现水疱、皮疹和溃疡,并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一般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但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儿童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游乐场、幼儿园等。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儿童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之,手足口病得过一次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因此家长和儿童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2025-07-25 15:21:28
  • 两岁宝宝又吐又拉怎么办

    两岁宝宝吐和拉肚子可能是由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导致,可通过服用相关药物治疗,也可能需采取其他措施。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胃肠功能紊乱: 1.两岁宝宝若食用过多不易消化食物可能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 2.可遵医嘱服用调理胃肠的药物改善,如健胃消食口服液、婴儿健脾散等。 二、消化不良: 1.两岁宝宝胃肠道较脆弱,频繁或过量饮食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2.可服用调理胃肠道药物治疗,如双歧杆菌活菌散、胃蛋白酶口服溶液等帮助消化,严重呕吐患儿可暂时禁食。 三、急性胃肠炎: 1.通常因没做好腹部保暖致局部受凉,或食用不洁食物引起。 2.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拉定颗粒等。若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能是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具有自限性,注意控制症状即可,如用蒙脱石散止泻,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此外,家长要在宝宝便后及时清洗臀部并擦干水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通过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明确诊断。口服药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时,可能还需通过静脉补液预防脱水。 总结提示:文章阐述了两岁宝宝吐和拉肚子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方法,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介绍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措施,强调了要注意护理和及时就医诊断处理。

    2025-07-25 15:16:45
  • 宝宝几个月就不流口水了

    宝宝流口水正常始于4-6个月唾液腺发育完善但吞咽功能未熟,一般1岁半-2岁左右不流口水,存在个体差异,3岁后仍明显流口水需就医排查病理因素,流口水阶段要注意口腔周围皮肤护理。 一、流口水的正常生理过程 宝宝在4-6个月时开始唾液腺发育逐渐完善,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时宝宝的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阶段。 二、不流口水的大致时间 一般来说,宝宝在1岁半-2岁左右就不太流口水了。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口腔容积逐渐增大,吞咽功能也逐渐完善,能够较好地协调唾液的分泌与吞咽,从而减少流口水的情况。不过,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可能稍早一些,在1岁左右就不怎么流口水了,而有的宝宝可能到2岁半左右才逐渐不流口水。这与宝宝自身的生长发育速度、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等因素有关。 三、特殊情况需注意 如果宝宝到了3岁左右仍然明显流口水,就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一些病理因素,比如口腔发育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情况。这时候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排除病理性原因。对于正常发育的宝宝,在流口水阶段要注意做好口腔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因为长期流口水导致口水疹等皮肤问题。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及时擦拭口水,然后涂抹婴儿专用的护臀膏等保持皮肤干爽的产品来进行防护。

    2025-07-25 15:14:38
  • 婴儿怎样护理肚脐

    婴儿肚脐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轻擦、碘伏消毒;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刺激;密切观察肚脐状况,正常1-2周脱落,异常及时就医;早产儿等特殊婴儿护理更谨慎,异常立即咨询医生。 避免摩擦刺激 要给婴儿选择宽松、棉质的衣物,避免衣物对肚脐部位产生摩擦。因为摩擦可能会导致脐带残端受损,增加感染几率。比如,紧身的尿布或衣物可能会反复摩擦肚脐,影响其正常愈合。所以,应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保证肚脐部位宽松舒适。 观察肚脐状况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肚脐的状况。正常情况下,脐带残端会在出生后1-2周左右脱落。在此期间,要留意肚脐是否有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肚脐出现红肿,可能是局部有炎症;渗液则可能提示有感染迹象;有异味更是不好的征兆。一旦出现这些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肚脐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早产儿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婴儿,肚脐护理要更加谨慎。早产儿的身体抵抗力更差,肚脐愈合相对较慢,家长在护理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果婴儿肚脐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咨询医生,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不能自行随意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比如,早产儿肚脐感染的风险比足月儿更高,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护理。

    2025-07-25 15:12:36
  • 女孩3岁了流口水怎么办

    3岁女孩流口水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疾病导致,可通过检查口腔、观察吞咽、保持口腔清洁、提供合适食物等方式缓解。若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就医咨询。 3岁女孩流口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提示存在某些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检查口腔:确保孩子的口腔没有溃疡、疮疹或其他异常。口腔溃疡或感染可能导致流口水增加。 2.注意吞咽:观察孩子是否能够正常吞咽口水。如果孩子有吞咽困难或流口水过多,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 3.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擦拭孩子的口水,以防止皮肤受到刺激。使用柔软的湿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避免过度摩擦。 4.提供合适的食物:逐渐引入固体食物,帮助孩子发展咀嚼和吞咽能力。过于软烂的食物可能导致口水过多。 5.就医咨询:如果孩子流口水问题持续存在、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等)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如果对孩子的流口水问题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神经系统问题或先天性疾病,医生可能会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2025-07-25 15:08: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