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渝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在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及抗青光眼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在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及抗青光眼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13岁眼睛视力4.7算正常吗

    13岁孩子视力4.7不正常,可能由近视等屈光不正导致,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改善用眼习惯,定期复查,同时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营养均衡及关注心理状态。 视力4.7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影响 近视因素:近视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13岁孩子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过度看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或阅读书写姿势不正确等,容易引发近视,使得视力下降至4.7。近视会影响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例如看黑板上的字可能会模糊不清,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 其他屈光不正:除了近视,散光、远视等屈光不正也可能导致视力4.7。散光可能是由于角膜形态不规则等原因引起,会造成视物模糊、重影等情况;远视则可能与眼球发育尚未完全等因素有关,也会影响视力。 应对建议 及时检查:建议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详细的视力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以准确判断屈光不正的类型和度数。通过散瞳验光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眼睛的真实屈光状态,为后续的干预提供准确依据。 改善用眼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不宜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2小时。同时,要保持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光线要充足且均匀。此外,要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定期复查: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密切关注视力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视力持续下降,需要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如佩戴合适的眼镜等。 特殊人群(13岁孩子)的温馨提示 13岁孩子正处于身体和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要给予特别关注。在生活中要督促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13岁孩子每天需要保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眼睛的发育和恢复。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另外,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视力问题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视力问题,配合治疗和改善用眼习惯。

    2025-10-17 11:20:48
  • 九岁孩子近视能恢复吗

    九岁孩子近视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有恢复可能,通过休息眼睛等方式可恢复;真性近视一般不可逆但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矫正,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孩子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定期检查并引导养成良好习惯。 1.成因及机制:九岁孩子若为假性近视,多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引发视物模糊。例如孩子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等近距离用眼后,就易出现假性近视。 2.恢复方式:通过让孩子休息眼睛,比如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以上),还可辅助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放松睫状肌,假性近视有恢复的可能。 真性近视一般无法恢复但可矫正 1.成因及机制:真性近视通常是由于眼轴变长等原因导致,眼轴一旦变长是不可逆的。比如孩子遗传因素影响,或长期不良用眼习惯持续作用,使眼球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真性近视。 2.矫正方法 佩戴框架眼镜:这是较为常见的矫正方式,能帮助孩子清晰视物,需定期验光,根据视力变化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 角膜塑形镜: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孩子,晚上佩戴,白天可暂时恢复清晰视力,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作用,但需要严格遵循佩戴和护理要求,如注意眼部卫生等,且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九岁孩子近视相关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方面 用眼习惯:要严格控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长,每次近距离用眼不宜超过30分钟,之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远望或做眼保健操。同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 户外活动: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伸长,从而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 2.特殊人群(九岁孩子)温馨提示:九岁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视力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矫正和干预方案。同时,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和生活习惯,家长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用眼环境。

    2025-10-17 11:19:05
  • 眼睛麦粒肿怎么治

    麦粒肿的处理包括早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退炎症,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抗感染,要避免挤压危险三角区,注意饮食清淡,观察病情变化,形成脓肿保守无效时手术切开排脓,儿童处理需更谨慎留意病情及轻柔操作术后护理。 一、早期热敷 1.原理及方法:麦粒肿早期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退。一般可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免烫伤。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控制热敷温度和时间,因为儿童皮肤娇嫩,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损伤。 二、局部用药 1.抗生素滴眼液:如果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但在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对于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因为儿童的眼部生理结构和代谢与成人有差异,不当使用可能会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挤压:千万不要用手挤压麦粒肿,尤其是在眼睑危险三角区(内眦角与两侧口角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因为此处静脉没有静脉瓣,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严格避免挤压麦粒肿。 2.饮食调整:患病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这对于身体的整体恢复有帮助,儿童在饮食上更要注意,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不良饮食可能会加重病情。 3.观察病情变化:要密切观察麦粒肿的发展情况,如果麦粒肿经过热敷和局部用药等处理后,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加重,或者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儿童,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眼部的情况,因为儿童表达可能不太准确,家长的及时观察能帮助孩子得到及时治疗。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麦粒肿形成脓肿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开排脓。手术一般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切开脓肿,排出脓液。对于儿童,手术时要更加轻柔,减少对儿童眼部的刺激,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如按时换药等。

    2025-10-17 11:17:39
  • 飞蚊症会自己消失吗

    飞蚊症是否会自己消失分情况而定,生理性飞蚊症轻度时部分可能自行消失但明显时通常不消失需定期观察,病理性飞蚊症一般难自行消失且需积极治原发疾病,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谨慎对待,生活方式影响飞蚊症,保持良好用眼习惯等有助应对。 生理性飞蚊症 可能自行消失的情况:生理性飞蚊症多是由于玻璃体老化、变性等原因引起,常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者等。如果是轻度的生理性飞蚊症,部分患者的飞蚊症有可能会自己消失。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修复机制,随着年龄增长或眼部适应,少量的玻璃体混浊可能会被逐渐吸收或适应,从而使飞蚊症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例如,一些年龄较轻且飞蚊症症状轻微的高度近视者,在注意合理用眼、避免眼部过度疲劳后,飞蚊症有自行缓解的可能。 不会自行消失且需关注的情况:但如果生理性飞蚊症较为明显,通常不会完全自行消失,不过一般也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定期观察,因为如果飞蚊症突然增多、伴有闪光感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问题,此时需及时就医检查。 病理性飞蚊症 难以自行消失且需积极治疗的情况:病理性飞蚊症是由眼部疾病引起,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这种情况下飞蚊症一般不会自己消失,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原发疾病,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视力。例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病理性飞蚊症,若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是病理性飞蚊症,必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对于不同人群,生理性飞蚊症的情况也有差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变性更常见,生理性飞蚊症相对较多见;高度近视者由于眼轴拉长,玻璃体更容易出现问题,生理性飞蚊症发生率也较高。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出现飞蚊症需谨慎对待,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需及时就医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飞蚊症,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时间用眼过度、高度近视者不注意用眼保健等都可能加重飞蚊症的情况,而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飞蚊症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7 11:15:58
  • 怀孕后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怀孕后女性视力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血压改变、眼部水肿、晶状体变化等受影响,高龄孕妇、有基础疾病孕妇风险更高,且长时间用眼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加重视力下降,需关注并合理用眼等维护视力。 血压改变 孕期血压可能出现波动,部分孕妇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血压升高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视网膜等眼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异常。如果血压升高较为明显,可能引起视网膜水肿、渗出等病变,从而影响视力。一般来说,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若血压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处理。 眼部水肿 怀孕时身体的水钠潴留现象较为普遍,眼部组织也可能发生水肿。眼睑、球结膜等部位的水肿会使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光线的正常折射,进而导致视力下降。比如眼睑水肿可能会使眼睛看起来变肿,视物时受到一定影响,这种水肿在休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如果水肿严重则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 晶状体变化 孕期体内激素变化还可能影响晶状体的代谢。晶状体的屈光度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近视或远视等屈光状态的变化,引起视力下降。有研究发现,约有20%-30%的孕妇在孕期会出现屈光不正的改变,产后部分人可恢复,但也有部分人可能会持续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变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年龄较大的孕妇在孕期发生视力下降相关问题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激素调节等方面可能不如年轻孕妇稳定,更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包括视力情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孕期视力下降的可能性会增加,且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这类孕妇除了关注视力变化外,更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规律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同时定期进行眼部专项检查,如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眼部因基础疾病引发的病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生活方式因素:孕期如果长时间看电子设备、用眼过度等,可能会加重视力下降的不适。孕妇应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可每隔一段时间眺望远方、做眼保健操等,以缓解眼部疲劳,对于视力的维护有一定帮助。

    2025-10-17 11:14: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