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在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及抗青光眼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
眼睛激光手术多少度可以做
近视度数一般在100度至1200度之间,散光度数在100度至600度之间的患者,若角膜厚度条件、年龄等符合,可考虑进行激光手术。 一般来说,近视度数在100度至1200度之间,且散光度数在600度以内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激光手术。然而,手术的具体可行性还需根据患者的角膜厚度、年龄、度数稳定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角膜厚度是决定手术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视度数越高,手术时需要切割的角膜厚度越大。所以,即使近视度数在适用范围内,如果角膜过薄,可能无法进行手术。 此外,患者需年满18周岁,且近视度数在一年内增长不超过50度,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2025-07-18 16:40:58 -
白内障术后看皮肤有有银白色小点点
白内障术后看皮肤有有银白色小点点可能是术后正常反应、术后感染、角膜损伤、干眼症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原因治疗。 1、术后正常反应 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可能出现上皮化表现,形成小白点,这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之一。这些小白点可能随着伤口的愈合而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 2、术后感染 若术后未注意眼部卫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刺激角膜形成小白点。此时可能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3、角膜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角膜轻微损伤,形成水肿或小白点。轻微损伤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严重损伤则需就医,可能需要使用滴眼液或进行角膜修补术。 4、干眼症 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干眼症,导致眼部干涩、异物感、视力模糊等症状。干眼症也可能引发小白点的出现,需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或其他滴眼液进行治疗。 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定期复诊以监测眼部状况。
2025-07-14 17:38:54 -
眼睛有一层膜是怎么回事
眼睛里有一层膜可能由过度用眼、炎症感染、眼睛近视等原因引起。以下是具体阐述: 一、过度用眼: 日常生活中,若长时间熬夜或持续长时间看手机等,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进而出现眼睛里有一层膜的情况。此时可采取局部热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热敷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按摩可放松眼部肌肉,改善不适症状。 二、炎症感染: 当眼睛局部发生细菌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时,会伴有眼睛分泌物增多以及眼睛像有一层雾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有效对抗眼部细菌感染;妥布霉素滴眼液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效果。 三、眼睛近视: 平时如果没有合理用眼,引发眼睛近视,也会导致眼睛出现有一层雾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来改善视力状况。 总之,当发现眼睛里有一层膜时,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2025-07-14 17:32:09 -
眼睛上长了个疙瘩是什么
眼睛上长了个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睑板腺囊肿、其他原因引起的。 1.麦粒肿 麦粒肿是由于眼睑边缘的皮脂腺或睑板腺感染引起的,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麦粒肿开始时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疙瘩,几天后可能会形成脓疱。 2.霰粒肿 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阻塞引起的,通常是由于慢性炎症或油脂分泌旺盛导致。霰粒肿通常是一个无痛的疙瘩,可能会逐步增大。 3.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是由于睑板腺分泌的脂质积聚形成的,通常是由于睑板腺阻塞或分泌异常导致。睑板腺囊肿通常是一个无痛的疙瘩,可能会逐步增大。 4.其他原因 眼睛上的疙瘩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过敏、肿瘤等。如果疙瘩持续不消失、变大、疼痛或影响视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眼睛上长了个疙瘩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您发现眼睛上有疙瘩,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7-14 17:21:37 -
外眼角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外眼角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局部炎症: 1.睑缘炎、睑腺炎等局部炎症都有可能导致外眼角疼,同时还会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消炎抗感染的眼药水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眼药水,也可以外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或者口服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消炎镇痛的药物。 二、局部异物: 1.当头发渣、粉尘等异物停留在外眼角的结膜上时,同样会引起局部疼痛不适。此时通常需要将局部的残留物清洗干净,然后外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 三、视疲劳: 1.如果长时间看电脑、玩手机而导致视疲劳,也会引发外眼角疼。对此建议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并且可以在局部进行热敷,这样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总之,当出现外眼角疼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7-14 17: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