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渝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在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及抗青光眼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在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及抗青光眼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白眼球上有个小红点怎么回事

    白眼球出现小红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球结膜下出血,成因包括剧烈咳嗽、呕吐等多种诱因,表现为白眼球单个或多个小红点或片状出血,可自行吸收;眼部炎症中的结膜炎分细菌性和病毒性,分别有不同伴随症状,角膜炎有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还有翼状胬肉,与长期紫外线照射等有关;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引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发现白眼球小红点伴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根据不同人群排查诱因。 一、球结膜下出血 1.成因:球结膜下的小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可引发此情况。常见诱因有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揉眼、外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能导致球结膜小血管破裂;老年人因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也较易出现这种情况。 2.表现:白眼球上会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小红点或片状出血,一般无疼痛等不适症状,通常能在1-2周内自行吸收,出血面积较大时吸收时间可能会稍长。 二、眼部炎症 1.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除了白眼球有小红点外,还常伴有眼睛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常见的致病菌如葡萄球菌等,在不注意眼部卫生时容易感染,比如用脏手揉眼等行为就可能引发细菌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除球结膜小红点外,常伴有眼部充血、流泪、畏光等症状,具有一定传染性,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传播,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在集体环境中较易感染。 2.角膜炎:除球结膜小红点外,还会有眼痛、视力下降等较明显症状,多由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比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就可能引发角膜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由于眼部局部环境改变,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三、其他情况 1.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初期可能表现为白眼球上的小红点样改变,逐渐可发展为三角形的肉样组织,多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风沙刺激等有关,长期在户外工作且未做好防护的人群易患。 2.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等表现,同时可能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这类患者需要进行血液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如果发现白眼球上有小红点,首先要观察自身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伴有眼痛、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排查可能的诱因,例如儿童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有揉眼等不当行为或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老年人则要关注血压、血糖等情况,排查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因素。

    2025-09-22 20:04:11
  • 视力4.7正常么

    视力4.7低于正常范围,儿童可能因屈光不正等,成年人可能因用眼过度、眼部疾病等致此,生活方式及病史也有影响,儿童需检查后依情况干预,成年人要休息或就医检查,有病史者定期查眼。 一、视力4.7的正常与否判断 正常视力通常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来衡量,正常视力一般在5.0及以上,视力4.7低于正常视力范围。视力4.7意味着视力有所下降。 二、可能导致视力4.7的原因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 儿童:对于儿童来说,4.7的视力可能是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导致。儿童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如果长期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看书姿势不正确等,容易引起屈光不正从而使视力下降。例如,学龄前儿童如果经常过度用眼,就可能出现视力低于正常的情况。 成年人:成年人视力4.7可能是用眼过度、眼部疾病等原因。长期熬夜、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工作等导致用眼疲劳,可能引起视力短暂下降;也可能是眼部本身的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病变影响视力。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处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中用眼,比如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等,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另外,缺乏户外活动也可能影响视力发育(针对儿童),因为户外活动时眼睛能接触到充足的自然光,有助于眼部的正常发育。 (三)病史影响 有眼部疾病既往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视网膜病变、角膜病变等病史,可能会影响当前视力。例如,有过视网膜脱离病史的患者,在恢复后视力可能不如正常,可能出现视力4.7的情况。 三、应对建议 (一)儿童群体 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是哪种屈光不正问题。如果是近视,要根据情况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对于假性近视,通过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可能使视力恢复正常。一般建议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同时,要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对于确诊为真性近视的儿童,可考虑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 (二)成年人群体 如果是用眼过度引起的视力4.7,要注意休息,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让眼睛放松一下,比如做眼保健操、向远处眺望等。如果怀疑是眼部疾病导致,应尽快到眼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有眼部疾病既往史的成年人,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和眼部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眼部护理。 总之,视力4.7不属于正常视力范围,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相应的处理,以保护和改善视力。

    2025-09-22 19:49:25
  • 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全过程

    视网膜裂孔激光封闭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相关情况并进行清洁眼部、点抗菌眼药水等准备)、手术过程(表面麻醉后用激光治疗仪定位裂孔并发射激光封闭)、术后护理(眼部护理、生活方式注意、定期复查)。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眼部耐受情况不同,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可能需要更谨慎的安排,而成年人相对配合度较高,但都需进行详细眼部检查评估视网膜裂孔的具体情况,包括裂孔的大小、位置等。 性别:性别对手术本身无直接影响,但女性患者若处于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需考虑可能的身体状态对手术的影响,不过主要还是以眼部情况为重点评估依据。 生活方式:有吸烟习惯的患者需提前戒烟,因为吸烟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术后恢复;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也需在术前告知医生,评估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病史:需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及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若有相关病史需提前控制病情稳定。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眼部B超等,以明确视网膜裂孔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全身情况评估,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2.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提前清洁眼部,通常用无菌生理盐水等清洁眼部周围皮肤,避免术中感染。 术前需点用抗菌眼药水,预防感染。 二、手术过程 1.麻醉 一般采用表面麻醉,通过向结膜囊内滴入麻醉眼药水,使眼部表面神经被麻醉,患者在术中基本不会有明显疼痛,但能保持清醒配合手术操作。 2.激光操作 医生会使用激光治疗仪,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定位到视网膜裂孔的位置。 然后发射激光,激光会在视网膜裂孔周围产生凝固效应,使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形成粘连,封闭裂孔。整个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眼部反应及裂孔封闭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激光能量和范围。 三、术后护理 1.眼部护理 术后需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眼部炎症反应。 患者需避免揉眼,防止眼部受到外力影响导致视网膜再次脱离等情况。 2.生活方式注意 年龄较小的儿童术后需特别注意看护,避免其剧烈活动,因为儿童好动可能增加眼部受伤风险。成年人也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需继续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以利于眼部恢复。 3.复查 术后需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天、1周、1个月等需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观察视网膜裂孔封闭情况及眼部恢复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09-22 19:42:33
  • 下眼袋一直跳是什么原因

    下眼袋一直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肌肉痉挛(疲劳、精神因素所致)、眼部疾病影响(结膜炎、角膜炎等炎症刺激)、神经系统问题(神经受压、神经病变等),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态轻松,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儿童出现时家长要更关注并及时带其就医排查。 一、眼部肌肉痉挛 1.原因分析 疲劳因素:长时间用眼,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会使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以长时间看电脑屏幕为例,人在专注看电脑时,眨眼次数会减少,眼部肌肉持续收缩,就容易引发下眼袋部位肌肉痉挛,出现跳动现象。无论是年轻人因工作学习长时间用眼,还是老年人因休息不好等原因,都可能因疲劳导致这种情况。 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也会影响眼部肌肉。例如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精神高度紧张时,眼部肌肉可能不受控制地痉挛,出现下眼袋跳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精神因素受影响,年轻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老年人可能因生活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导致精神紧张而出现这种情况。 二、眼部疾病影响 1.炎症刺激 结膜炎:结膜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炎症时,炎症刺激会导致眼部肌肉异常。比如细菌性结膜炎,炎症因子会刺激眼部组织,引起眼部不适,进而可能导致下眼袋肌肉跳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患结膜炎,儿童可能因不注意手部卫生接触眼部引发感染,成年人则可能因用眼环境不卫生等原因患病。 角膜炎:角膜炎也会对眼部肌肉产生影响。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受到损伤或感染,炎症反应会波及眼部周围组织,包括眼部肌肉,从而出现下眼袋跳动。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能患角膜炎,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易患,儿童则可能因外伤等因素引发。 三、神经系统问题 1.神经受压 血管压迫:例如颅内血管异常压迫支配眼部的神经时,可能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下眼袋肌肉跳动。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更易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可能出现硬化等变化,增加血管压迫神经的风险。 神经病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炎早期,可能会累及眼部相关神经,引起下眼袋跳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神经病变相关情况,年轻人可能因病毒感染等引发面神经炎,老年人则可能因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神经病变。 如果下眼袋一直跳,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保持轻松的心态。如果跳动情况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出现下眼袋一直跳的情况,家长要更加关注,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可能的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22 19:34:06
  • 小孩老是挤眼睛是怎么回事

    小孩老是挤眼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眼部局部因素(如眼部炎症、视疲劳)、全身因素(如神经系统问题、过敏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如不良习惯模仿、心理因素),家长发现小孩老是挤眼睛应及时带其到相关科室就诊,同时注意观察孩子日常情况,避免过度用眼、保持眼部清洁、远离过敏原等以促进孩子眼部健康。 一、眼部局部因素 1.眼部炎症: 结膜炎: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发结膜炎,患儿会出现眼睛痒、异物感等不适,从而通过挤眼睛来缓解。例如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患儿眼部会有较多分泌物,结膜充血等表现;病毒性结膜炎常由腺病毒等感染,具有一定传染性,除了挤眼睛还可能伴有流泪等症状。 倒睫: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角膜和结膜,导致眼睛不适,引起频繁挤眼睛。儿童倒睫可能与睑内翻有关,有些是由于鼻梁发育尚未完善,内眦赘皮牵拉引起的,婴幼儿较为常见。 2.视疲劳: 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或阅读时间过长,会导致视疲劳。眼睛疲劳时会出现干涩、酸胀等感觉,进而通过挤眼睛来试图缓解眼部的不适。比如一些学龄前儿童如果过早接触电子屏幕,就容易因视疲劳而频繁挤眼睛。 二、全身因素 1.神经系统问题: 抽动障碍:这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多起病于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眼部肌肉抽动可表现为频繁挤眼睛,还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抽动,如耸鼻、歪嘴、耸肩等。抽动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因素等有关,例如有家族遗传史的儿童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过敏因素: 儿童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眼部过敏反应,出现眼睛痒、红肿等症状,导致频繁挤眼睛。同时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皮肤瘙痒等其他过敏表现。例如春季花粉过敏季节,儿童容易因眼部过敏而频繁挤眼睛。 三、其他因素 1.不良习惯模仿: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周围有人有频繁挤眼睛的行为,儿童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从而形成习惯。这时候需要家长及时引导纠正。 2.心理因素:儿童在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可能会通过频繁挤眼睛来缓解内心的不安。比如新环境适应不良、学习压力过大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因素相关的频繁挤眼睛表现。 如果发现小孩老是挤眼睛,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等相关科室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如眼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避免让孩子过度用眼,保持眼部清洁,远离过敏原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孩子眼部健康。

    2025-09-22 19:30: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