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间质瘤等恶性疾病,以及胃肠道息肉、平滑肌瘤等良性疾病的微创综合诊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
有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并非都需手术,应依据患者实际状况来判别。具体如下: 一、胃息肉 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其在早期往往无临床表现,到中晚期或胃息肉数量较多时,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可借助肠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1.数量少且体积小 若患者胃息肉数量较少且体积较小,身体未出现明显症状,通常可不做手术。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激光烧灼去除胃息肉。同时,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尽量保持清淡,且避免剧烈运动。 2.数量多且体积大 若患者胃息肉数量较多且体积较大,并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则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这种情况下胃息肉可能存在癌变风险,需及时将其切除,并进行病理组织活检,以防病情持续加重而威胁生命安全。 总之,对于胃息肉的处理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5-04-23 17:12:28 -
麦氏点痛一定是阑尾吗
麦氏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急性肠胃炎、回盲部肿瘤、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阑尾及其他疾病,需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急性肠胃炎 通常由饮食不洁引起,除了麦氏点痛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回盲部肿瘤 如结肠癌、淋巴瘤等,可导致麦氏点痛,并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3.右侧输尿管结石 可引起右下腹疼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容易与阑尾疾病混淆。 4.异位阑尾 阑尾可出现在腹部的任何位置,如盆腔、左侧腹部等,此时麦氏点可能无压痛。 5.其他 如右侧附件炎、盆腔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也可引起麦氏点痛。 需要注意的是,麦氏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并不是特异性的,不能仅凭麦氏点痛就诊断为阑尾疾病。如果出现麦氏点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04-23 17:12:16 -
小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小肠癌症状主要分为早期症状与晚期症状。早期症状包括腹痛、腹部包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晚期症状有肠梗阻、穿孔、消化道出血等。 一、早期症状: 1.通常早期症状并不显著,较为常见的是莫名的食欲降低、身体乏力以及体重下降,同时会伴有程度相对较轻的上腹或脐周慢性腹痛,这种腹痛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胃炎。 2.在腹部有时还能触摸到位置不固定、活动度较大的包块。 二、晚期症状: 1.肠梗阻: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以及停止排便的情况。 2.穿孔:有剧烈腹痛、呕吐以及全腹紧张等表现。 3.消化道出血:主要体现为呕血、黑便或者便血,长时间如此会导致贫血,出现脸色苍白、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等症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了解小肠癌的症状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2025-04-23 17:12:15 -
阑尾的位置在哪啊
阑尾通常位于人体腹部右下方,一般处于肚脐和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即麦氏点位置。阑尾呈细条状、管带状,一端与盲肠相连且位于盲肠前端。 一、阑尾炎的引发情况: 1.当阑尾管道出现梗阻时。 2.当阑尾被感染而发生炎症时。 这些情况均可能导致阑尾炎发生。 二、阑尾炎的治疗方式: 临床上通常会采取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 三、阑尾的位置情况: 部分患者的阑尾可位于盲肠后端,且随着炎症改变会形成局部脓肿,位置会有所变化,临床中也会有阑尾移位结构或出现在左下腹部的情况,所以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仔细检查阑尾位置,找到后予以切除,并注重术后护理。 四、特殊人群的情况: 还有一种类似镜面人的病人,其脏器是相反结构。 总之,阑尾有其特定位置和结构,阑尾炎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治疗时要注意阑尾位置的复杂性以及特殊人群的差异,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04-23 17:12:15 -
肛门癌下肠癌症状有什么呢
肛肠癌通常指直肠癌,主要表现出以下症状: 一、大便形状改变。这主要是由于肠道存在占位性病变或癌灶引发肠腔狭窄导致的。在肛肠癌早期就可能出现这种症状,需要高度予以重视。具体来说,癌灶的出现会使原本通畅的肠腔变窄,从而改变大便通过时的形状。 二、便血。癌灶生长迅速,血供不均衡,同时异常增生的组织质地脆弱且容易糜烂坏死,就会出现便血现象。这种便血多是与大便混合且呈无痛性。因为癌灶的快速发展和其自身特性,导致了出血情况的发生。 三、肛门下坠。这种症状多数出现在肛肠癌晚期。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会出现肠管狭窄以及堵塞,致使大便排出不顺畅,而分泌物刺激直肠黏膜,进而出现肛门下坠的症状。总之,当肛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相关症状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肛肠癌的症状包括大便形状改变、便血、肛门下坠等,这些症状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2025-04-23 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