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夏泽锋副主任医师(28)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夏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间质瘤等恶性疾病,以及胃肠道息肉、平滑肌瘤等良性疾病的微创综合诊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胃癌、结直肠癌、间质瘤等恶性疾病,以及胃肠道息肉、平滑肌瘤等良性疾病的微创综合诊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肠息肉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肠道息肉可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出来,比如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等。具体如下: 一、乙状结肠镜检查: 1.原因:遗传、炎症慢性刺激等因素常会引发肠道息肉。 2.症状表现:患者常有腹痛、便血等症状。 3.检查所见: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一般能发现单个或多个红色带蒂的息肉,形态多样,质地较软且容易出血。 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1.检查所见:利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方式也可查出肠道息肉,会显示局部边缘有较为完整、清晰的椭圆形或圆形的充盈缺损。 对于肠道息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息肉切除术、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需保持创口良好的清洁卫生。总之,对于肠道息肉要及时进行准确检查和恰当治疗,以保障身体健康。

    2025-04-23 17:03:10
  • 胃息肉是什么细菌感染引起的

    胃息肉通常由药物因素、细菌感染、饮食习惯等引起。具体如下: 一、药物因素 胃息肉指的是起源于胃上皮层且向胃腔内突出的有蒂或无蒂的隆起性病变。若患者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可能会引发胃黏膜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使得胃泌素升高,进而促进胃腺体扩张,从而诱发胃息肉的形成。 二、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产生多种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能刺激胃黏膜,尤其容易导致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胃息肉的形成。 三、饮食习惯 患者要是长期进食腌制品、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及有化肥残留的蔬菜和水果,就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诱导胃息肉的产生。 总之,胃息肉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方面,以尽量减少胃息肉形成的风险。

    2025-04-23 17:03:03
  • 肠癌大便出血特点

    肠癌便血特点与肠癌具体类型相关,主要包括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 一、右半结肠癌: 1.便血表现为棕黑色大便,肉眼不易察觉,但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隐血,大便通常较稀,多见于溃疡型。 2.治疗方面,若确诊后无远处转移且患者心肺状况、肝肾功能允许,最有效的是根治性切除,即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或降结肠吻合。 二、直肠癌: 1.便血特点主要是黏液脓性便血,出血颜色常为深红色,患者还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 2.患者应及时做肠镜检查并保留病理组织检测。诊断明确后,若无远处转移,应立即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总之,了解肠癌不同类型便血的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而对于确诊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4-23 17:03:00
  • 有胃息肉只能做手术吗

    胃息肉是否需做手术应依实际情况决定。具体如下: 一、不用做 胃息肉为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性病变,病因未明。其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等。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食道X线钡餐检查等来确诊。若胃息肉多为良性且较小,又无不适症状,通常无需治疗,只需门诊随访观察。 二、需要做 若胃息肉较大且持续生长,则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也可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法、微波灼除法等方式进行处理。治疗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促进胃肠蠕动,以缓解不适症状。 总之,对于胃息肉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手术,治疗后也要注意饮食等方面,以促进恢复。

    2025-04-23 17:02:59
  •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与危害

    肠道息肉通常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状病变,其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增长、不健康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等,会带来腹痛、便血等危害。 一、形成原因: 1.多数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若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或长期有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可能诱发肠道内慢性炎症,在炎症刺激下导致局部增生性组织形成息肉。 二、症状表现: 1.早期息肉体积较小,对肠道影响不大时可能无明显症状。 2.随着息肉体积增大,可能出现腹痛、排便困难、便血等危害症状。 三、治疗方式: 1.可进行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且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手术操作。 总之,肠道息肉的形成原因多样,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4-23 17:02: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