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擅长难治性痤疮,面部皮炎等医学美容性皮肤病诊治;色素性、血管性疾病的美容激光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等常见病的诊治;熟悉皮肤病理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皮肤性病学博士,先后在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和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学习,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青年委员和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和上海市女医师协会皮肤美容美学分会青年委员,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计划1项。已发表国内外文章近20篇,其中SCI文章7篇。擅长各种皮肤常见病的诊治以及一些疑难杂症及重症皮肤病的诊治,对痤疮尤其是难治性痤疮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并且擅长皮肤美容激光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难治性痤疮,面部皮炎等医学美容性皮肤病诊治;色素性、血管性疾病的美容激光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等常见病的诊治;熟悉皮肤病理诊断。展开
  • 满脸长痘痘闭口粉刺什么原因

    满脸长痘痘闭口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皮脂分泌过多(受年龄、生活方式影响)、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受年龄、个体差异、生活方式影响)、微生物感染(受年龄、生活方式影响)、炎症反应(受个体差异、生活方式影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促使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增加长痘痘闭口的风险。过度劳累同样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使皮肤油脂分泌失调。 皮脂分泌过多 年龄因素:青春期皮脂腺发育活跃,分泌皮脂量增多,若清洁不及时,皮脂易堵塞毛孔引发痘痘闭口。例如12-18岁的青少年,皮脂腺功能旺盛,是痘痘闭口的高发人群。 生活方式影响:高糖、高脂饮食会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像经常大量食用蛋糕、油炸食品等,会使体内血糖和血脂升高,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导致满脸长痘痘闭口。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年龄与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人群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程度有差异,部分人群本身导管角化功能易出现异常。比如油性皮肤人群,皮肤角质层更新代谢相对较快,若角化过度,就会使导管变窄、堵塞,皮脂排出受阻,形成痘痘闭口。 生活方式影响:过度清洁皮肤可能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自我调节紊乱,进一步影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正常角化。比如频繁使用去角质过强的产品,会使皮肤屏障受损,加重导管角化异常,引发痘痘闭口。 微生物感染 年龄因素:青少年皮肤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例如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皮肤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痤疮丙酸杆菌等增殖,容易引发痘痘闭口。 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面部卫生,如长时间不清洁面部,会使面部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增加感染风险,导致满脸长痘痘闭口。 炎症反应 个体差异:有些人的皮肤对毛囊内的炎症反应更为敏感,容易出现明显的炎症性痘痘闭口。比如皮肤屏障功能较差的人群,炎症反应更容易被激发,加重痘痘闭口的炎症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炎症反应加剧,促使痘痘闭口的炎症加重,红肿等症状更明显。

    2025-10-16 12:06:10
  • 贴膏药皮肤过敏了怎么治疗

    贴膏药后皮肤过敏需立即停用药膏,用温水轻柔清洗过敏部位,取干净毛巾蘸冷水或冷敷贴冷敷(皮肤破损时不宜),外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儿童、面部等特殊部位谨慎),口服抗组胺药物(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儿童治疗要轻柔、外用药物谨慎、口服药遵医嘱调整剂量,孕妇用任何药物需咨询妇产科和皮肤科医生权衡,老年人避免加重刺激的方法和药物、外用观察反应,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立即停止使用膏药 一旦发现贴膏药后皮肤过敏,应第一时间移除膏药,防止过敏原持续刺激皮肤,加重过敏反应。 二、清洁过敏皮肤 用温水轻柔清洗过敏部位,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清洁产品,防止进一步刺激皮肤,清洗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三、冷敷缓解症状 取干净毛巾蘸取冷水或使用冷敷贴,对过敏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多次进行,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瘙痒等症状。但要注意,皮肤有破损时不宜冷敷。 四、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可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这类药物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但儿童、面部等特殊部位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口服药物:若过敏症状较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等,但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咨询医生,严格遵循医嘱。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治疗时更需轻柔操作,清洁和冷敷时力度要小,外用药物选择应更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 2.孕妇:孕妇出现贴膏药皮肤过敏时,使用任何药物都要格外谨慎,需咨询妇产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皮肤刺激的方法或药物,外用药物使用时需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六、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过敏部位的症状变化,若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加重,出现水疱、渗液、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2025-10-16 12:05:34
  •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红肿硬怎么办

    蚊子叮咬婴幼儿后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止痒消肿药物、避免搔抓、环境防护来处理,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送医,处理时要格外小心保障宝宝健康安全。 一、局部冷敷 1.原理及操作:蚊子叮咬后局部红肿硬,可在叮咬后的急性期进行冷敷。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减轻红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者使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被叮咬的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宝宝来说,要注意冰块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冻伤。 二、外用止痒消肿药物 1.常见药物及作用:可以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要注意这类药物的使用需谨慎,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红肿和瘙痒。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消肿止痒作用的中成药膏,如宝宝专用的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蚊虫叮咬后的不适。使用时需摇匀,然后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在红肿硬的部位,每天可多次使用。 三、避免搔抓 1.原因及影响: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往往会感到瘙痒,如果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引起感染,加重红肿硬的症状。家长要注意看护宝宝,防止其搔抓叮咬部位。可以给宝宝勤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减少搔抓导致感染的风险。 四、环境防护 1.预防再次叮咬:为了避免宝宝再次被蚊子叮咬,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场所。可以使用蚊帐,这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防蚊措施,尤其适合婴幼儿使用。在宝宝活动的区域,可以使用电蚊香液等,但要选择合格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五、特殊情况处理 1.严重过敏反应的应对:如果宝宝被蚊子叮咬后红肿硬的情况非常严重,并且出现了全身症状,如呼吸急促、面部肿胀、皮疹蔓延等,可能是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为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宝宝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 对于婴幼儿来说,皮肤较为娇嫩,在处理蚊子叮咬问题时更要格外小心,严格遵循上述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宝宝的皮肤健康和身体安全。

    2025-10-16 12:05:12
  • 痤疮后的疤痕如何去除

    痤疮疤痕可通过点阵激光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再生与重组来改善轻中度的纹理与色泽,果酸/水杨酸剥脱能促进表皮更新、减轻粗糙度,凹陷性疤痕可用玻尿酸等填充材料局部填充使其平整,微针治疗可启动皮肤自我修复机制刺激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再生以改善多种疤痕状况,增生性痤疮疤痕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特殊人群需专业评估,日常要严格防晒(不同年龄人群防晒措施有差异)且保持皮肤清洁(不同肤质选适配清洁产品避免二次损伤)。 一、激光治疗 1.点阵激光: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热损伤区,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再生与重组,改善痤疮疤痕的纹理与色泽。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点阵激光对轻中度痤疮疤痕具有显著的修复效果,能有效提升皮肤平整度。 二、化学剥脱 1.果酸/水杨酸剥脱:乙醇酸、水杨酸等化学剥脱剂可促进表皮更新,加速老化角质层脱落,减轻痤疮疤痕的粗糙度。其中,水杨酸还能清理毛孔,协同改善疤痕外观,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皮肤耐受情况选择合适浓度的剥脱剂。 三、填充治疗 1.凹陷性疤痕填充:对于凹陷性痤疮疤痕,可使用玻尿酸等填充材料进行局部填充,通过支撑作用使皮肤恢复平整。填充材料的选择需结合疤痕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后确定。 四、微针治疗 1.微针刺激:通过微针滚轮或电动微针设备在皮肤表面制造微小创伤,启动皮肤自我修复机制,刺激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再生,从而改善痤疮疤痕状况,对多种类型的痤疮疤痕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五、增生性疤痕处理 1.局部注射:增生性痤疮疤痕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但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需由专业医生严格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避免随意使用以降低潜在风险。 六、日常护理 1.防晒管理:严格防晒可避免紫外线加重疤痕色素沉着。不同年龄人群防晒措施有差异,儿童应选用温和无刺激的防晒产品,日常可通过佩戴防晒帽、太阳镜等辅助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疤痕部位的损伤。 2.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防止对疤痕部位造成二次损伤。不同肤质人群应选择适配的清洁产品,如油性皮肤可选用温和控油洁面产品,维持皮肤微环境稳定。

    2025-10-16 12:04:15
  • 如何消灭脚上真菌

    保持脚部日常用温水搭配温和肥皂清洁且重点清洁趾间后彻底擦干,选透气性佳鞋袜勤换,外用含酮康唑等成分抗真菌药膏或喷剂按说明用够时长,儿童用儿童专用低刺激产品、孕妇用前咨询医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定期清洁消毒鞋子,严重真菌感染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除处理真菌外严格控血糖促恢复。 一、保持脚部清洁干燥 1.日常清洗:每日用温水搭配温和肥皂清洁脚部,重点清洁趾间部位,清洗后务必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间,避免残留水分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对于儿童,应选择合适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擦伤皮肤;孕妇清洗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滑倒。2.鞋袜选择:穿着透气性佳的鞋袜,如棉质袜子和布鞋或透气运动鞋,勤换鞋袜,保持脚部干爽环境,减少真菌繁衍空间。糖尿病患者因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可能受影响,更需选择宽松、透气鞋袜,防止局部潮湿加重真菌问题。 二、外用抗真菌药物使用 1.药物选择:可选用含酮康唑、特比萘芬等成分的外用抗真菌药膏或喷剂,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通常需持续用药至症状消失后再巩固一段时间,一般建议持续1-2周,以确保彻底杀灭真菌,防止复发。儿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需选择儿童专用且刺激性小的产品,孕妇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避免影响胎儿。 三、生活习惯调整 1.个人物品隔离: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脚盆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免疫等因素,更应严格隔离个人物品,避免真菌传播给他人或加重自身感染。2.鞋子处理:定期对鞋子进行清洁和消毒,可通过暴晒、喷洒抗真菌喷剂等方式杀灭鞋子内可能残留的真菌。 四、特殊情况处理 1.严重真菌感染:若脚部真菌感染出现溃烂、剧烈瘙痒、红肿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口服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口服抗真菌药,孕妇使用口服药需充分评估风险。2.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脚部有真菌问题时,除积极处理真菌外,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且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应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循糖尿病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稳定以促进足部恢复。

    2025-10-16 12:01: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