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擅长难治性痤疮,面部皮炎等医学美容性皮肤病诊治;色素性、血管性疾病的美容激光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等常见病的诊治;熟悉皮肤病理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皮肤性病学博士,先后在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和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学习,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青年委员和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和上海市女医师协会皮肤美容美学分会青年委员,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计划1项。已发表国内外文章近20篇,其中SCI文章7篇。擅长各种皮肤常见病的诊治以及一些疑难杂症及重症皮肤病的诊治,对痤疮尤其是难治性痤疮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并且擅长皮肤美容激光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难治性痤疮,面部皮炎等医学美容性皮肤病诊治;色素性、血管性疾病的美容激光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等常见病的诊治;熟悉皮肤病理诊断。展开
  • 皮肤干燥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保湿护理要依皮肤干燥程度选含甘油等成分的护肤品,轻度用乳剂重度用软膏类,还需正确清洁避免过度清洁;环境与生活方式调节要调室内湿度至40%-60%,保证每日饮水及摄入含维生素A、E食物;儿童用儿童专用温和无刺激保湿品且避免过度清洁,老人可适当增加保湿频率、穿宽松棉质衣物并积极控基础疾病。 一、保湿护理 1.选择合适保湿剂:依据皮肤干燥程度选取含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轻度干燥可选用乳剂,重度干燥则选用软膏类,此类成分能助力皮肤锁住水分,维护皮肤屏障功能。 2.正确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清洁,如减少使用强碱性肥皂,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7~40℃,洗澡时长不超10分钟,防止皮肤表面油脂过度流失,加重干燥。 二、环境与生活方式调节 1.调节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尤其在干燥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暖气环境时,适宜湿度可缓解皮肤干燥。 2.保证水分摄入:日常需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从内部为皮肤提供水分支撑;还可适当增加富含水分食物的摄入,像黄瓜、西瓜等。 3.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A、E食物的摄入,维生素A利于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如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损伤,常见食物有坚果、橄榄油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应选用儿童专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产品,因其皮肤屏障功能未发育完善,成人护肤品某些成分可能刺激儿童皮肤,日常要避免过度清洁,依环境适时增减衣物以减少皮肤水分流失。 2.老年人:皮肤新陈代谢减缓,保湿频率可适当增加,每日可多次涂抹保湿剂,同时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与皮肤摩擦加重干燥,且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糖会影响皮肤水分代谢,加重皮肤干燥。

    2025-10-16 11:27:13
  • 脚上出现痒感水泡应该如何处理

    脚部痒感水泡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用清水轻柔清洗后拍干避免潮湿,避免搔抓可通过拍打缓解,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湿疹遵医嘱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足癣由医生开抗真菌药,接触性皮炎避致敏物必要时遵医嘱用抗过敏药,儿童皮肤娇嫩需温和清洁及时就医,孕妇优先基础处理后就医选安全方案,老年人注重清洁防感染伴基础病密切关注及时就医。 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应使用清水轻柔清洗脚部,清洗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患处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降低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的风险,每日可清洗1-2次。 二、避免搔抓行为 搔抓极易导致水泡破裂,进而引发继发感染,加重瘙痒程度与局部损伤。可通过轻轻拍打患处等方式缓解痒感,务必克制搔抓冲动。 三、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1.湿疹引发:若经判断为湿疹导致脚上痒感水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2.真菌感染(足癣)导致:若确诊为足癣引起,可使用抗真菌药物,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患者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3.接触性皮炎引发:需及时明确并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若症状较为明显,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同样要严格遵医嘱。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因搔抓导致水泡破裂后感染,家长需及时带儿童就医以明确病因,清洁脚部时应选择温和方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 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优先采取非药物的局部清洁干燥等基础处理措施,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处理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愈合能力较弱,要尤其注重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若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密切关注水泡情况,因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可能影响愈合,应及时就医并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处理水泡问题。

    2025-10-16 11:25:08
  • 哪种药膏最适合治疗脚气、脚痒和脚烂

    抗真菌类药膏中硝酸咪康唑乳膏属咪唑类抗真菌药能缓解脚气相关症状儿童需谨慎使用,特比萘芬乳膏为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对脚气相关皮肤病变改善显著孕妇用需咨询医生,特殊人群里儿童应选温和制剂控用药面积时长,孕妇用抗真菌药膏需遵医嘱选对胎儿影响小的,糖尿病患者用抗真菌药膏需规范且要控血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严重脚烂时要联合处理并密切观察足部状况。 一、抗真菌类药膏 1.硝酸咪康唑乳膏: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作用,对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等有抗菌活性,临床研究显示可有效缓解脚气引起的瘙痒、溃烂等症状,适用于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脚气、脚痒、脚烂情况,但儿童需谨慎使用,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 2.特比萘芬乳膏:为丙烯胺类抗真菌药,能特异性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对皮肤癣菌、酵母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对脚气相关的皮肤病变改善效果显著,可减轻脚痒、促进脚烂部位修复,但孕妇使用需咨询医生,因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代谢功能尚未完善,应避免使用强效抗真菌药膏,可选择相对温和、经儿童安全性验证的抗真菌制剂,且使用时需严格控制用药面积和时长,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抗真菌药膏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部分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抗真菌药膏需经专业评估后使用,以避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对胎儿产生潜在不良影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较高,足部真菌感染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加重,使用抗真菌药膏时需更加规范,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若脚烂情况较严重,需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局部处理和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足部状况变化。

    2025-10-16 11:22:50
  • 尖锐湿疣的确诊

    尖锐湿疣的辅助诊断方法包括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和核酸检测。醋酸白试验通过3%-5%醋酸溶液敷贴可疑皮损观察是否变白,有假阳性可能;病理检查取病变组织切片镜检,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等为特征,是确诊金标准;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杂交和扩增技术,灵敏度高,可用于亚临床和潜伏期感染诊断,各方法操作时对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醋酸白试验 1.原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上皮细胞后可产生角蛋白,而醋酸能使角蛋白凝固变白,所以醋酸白试验是通过涂抹醋酸后观察局部皮肤黏膜是否变白来辅助诊断尖锐湿疣。 2.操作方法:用3%-5%的醋酸溶液浸湿纱布或棉片,敷贴在可疑的皮损上,3-5分钟后观察结果。如果局部变白则为阳性,但该试验会有一定假阳性,比如局部有炎症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皮肤损伤。 病理检查 1.原理: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尖锐湿疣的病理表现主要有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增厚,有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可见空泡细胞,这些空泡细胞的核大、深染,核周有透亮晕等特征性改变。 2.意义:病理检查是确诊尖锐湿疣的金标准。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皮损,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在儿童患者中进行病理检查时,要注意取材的合适性,避免过度取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核酸检测 1.方法:包括核酸杂交技术和核酸扩增技术等。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扩增HPV的特异性DNA片段来检测是否感染HPV。 2.优势:核酸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拷贝数的HPVDNA,对于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期感染的诊断有帮助。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应用,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采样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样本污染等情况影响检测结果。

    2025-10-16 11:22:20
  • 耳朵发烫是什么回事

    耳朵发烫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外界温度变化、情绪因素、过敏反应、感染等,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不同。持续发烫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耳朵发烫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外界温度变化:当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耳朵的血管会随之扩张或收缩,从而导致耳朵发烫或发冷。 2.情绪因素:情绪激动、紧张、害羞等情绪变化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耳朵发烫。 3.过敏反应:某些人对某些物质过敏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耳朵发烫、红肿、瘙痒等症状。 4.感染:耳部感染,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也可能导致耳朵发烫、疼痛等症状。 5.其他原因:长时间佩戴耳机、头部受伤、血液循环问题等也可能导致耳朵发烫。 需要注意的是,耳朵发烫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如果耳朵发烫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红肿、听力下降、皮疹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耳朵发烫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耳朵发烫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发生耳部感染,因此耳朵发烫可能是耳部感染的症状之一。老年人的耳部血液循环可能不如年轻人好,因此耳朵发烫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 总之,耳朵发烫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果耳朵发烫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避免耳部受伤等。

    2025-10-16 11:21: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