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皮肤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皮肤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脂溢性皮炎能吃小苏打吗

    小苏打对脂溢性皮炎无科学依据证实其有治疗或改善作用,食用小苏打会扰乱胃肠道酸碱平衡致不适且特殊人群不适用,脂溢性皮炎患者应前往皮肤科由医生依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含外用药物、调整生活方式等正规处理。 一、小苏打对脂溢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实食用小苏打能对脂溢性皮炎起到治疗或改善作用。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主要与皮脂腺分泌亢进、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繁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相关,需通过皮肤科规范诊疗手段干预,如外用抗炎药膏等,而小苏打不具备针对这些病因的作用机制。 二、食用小苏打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1.对胃肠道的影响:小苏打属碱性物质,大量食用会扰乱胃肠道正常酸碱平衡,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尤其对于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风险更甚。 2.特殊人群的不适用性: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随意食用小苏打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食用小苏打可能影响胎儿及自身的酸碱平衡稳定,均不建议随意通过食用小苏打来应对脂溢性皮炎。 三、脂溢性皮炎的正规处理方向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前往皮肤科就诊,由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调整生活方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致皮肤屏障受损、规律作息、清淡饮食等),而非依赖食用小苏打这种无科学依据的方式。

    2025-08-12 15:54:28
  • 脚鸡眼应如何治疗

    鸡眼的非药物干预需选择宽松柔软舒适鞋袜并使用角质软化用品处理,药物治疗可用含水杨酸制剂但低龄儿童忌用,物理治疗中冷冻治疗要考量患者耐受情况儿童尤需沟通安抚,激光治疗依个体选参数,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时可手术切除且术后要注重护理糖尿病患者需强化监测。 一、非药物干预 1.选择合适鞋袜:应挑选宽松、柔软且舒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局部长期受压与摩擦,此对各年龄段人群均适用。例如儿童需确保鞋子尺码恰当,既不影响脚部正常发育,又能减少鸡眼形成诱因;成年人若因工作需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更要重视鞋袜选择以降低脚部压力。 2.使用角质软化用品:可每日用温水泡脚,之后借助含有尿素等成分的角质软化剂轻柔处理鸡眼部位,但操作时需留意力度,防止损伤正常皮肤,尤其低龄儿童皮肤薄嫩,操作需格外谨慎。 二、药物治疗 可运用含水杨酸的制剂溶解角质以去除鸡眼,但需留意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因其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使用不当易致刺激等不良反应。 三、物理治疗 1.冷冻治疗:借助低温使鸡眼组织坏死脱落,治疗时需考量患者耐受情况,儿童对疼痛更为敏感,操作前应充分沟通并安抚。 2.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热效应去除鸡眼组织,需依据患者个体状况选取合适参数。 四、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的鸡眼,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要着重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尤其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需强化术后护理监测。

    2025-08-12 15:51:23
  • 女二十,脸黄怎么办呀!

    脸色暗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皮肤缺水、作息不规律、紫外线照射、饮食不当和疾病等。为改善脸色暗黄,可采取及时为肌肤补充水分、保持规律作息、做好防晒措施、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等措施。若脸色暗黄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脸色暗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皮肤缺水:皮肤缺水会导致角质层透明度降低,进而使皮肤看起来暗黄无光。 建议:及时为肌肤补充水分,使用保湿的护肤品,如爽肤水、乳液、面霜等,并定期做补水面膜。 2.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引起皮肤暗黄。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使皮肤产生黑色素,进而导致皮肤暗黄。 建议: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如必须外出,可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伞等。 4.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E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暗黄。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皮肤暗黄,如贫血、肝炎等。 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如果脸色暗黄的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12 15:49:59
  • 红癣是真菌吗

    红癣由微小棒状杆菌引起属革兰阳性杆菌好发于腹股沟腋窝臀沟乳房下等皮肤褶皱部位皮疹为边界清楚淡红色或红褐色斑片表面有细薄鳞屑伍德灯检查呈珊瑚红色荧光辅助诊断儿童需注重皮肤褶皱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成人则要改善局部多汗等状况控制基础疾病降低复发风险。 一、病原体属性 红癣由微小棒状杆菌引起,该菌是一种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不同于真菌(真菌有典型菌丝、孢子结构等形态特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关联 好发部位:常累及腹股沟、腋窝、臀沟、乳房下等皮肤褶皱部位,不同人群(如儿童因皮肤易潮湿多汗,成人因局部摩擦等因素)均可发生,儿童需尤其注意保持皮肤褶皱处清洁干燥。 皮疹特点: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或红褐色斑片,表面可有细薄鳞屑,儿童患者因皮肤更娇嫩,皮疹可能相对更敏感,需避免搔抓导致皮损加重。 诊断方法:伍德灯检查时,红癣表现为珊瑚红色荧光,此可辅助诊断,与真菌感染的伍德灯表现不同(真菌性皮肤病伍德灯表现多样,与红癣有区别)。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易受微小棒状杆菌定植影响,需注重日常护理,如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褶皱处干爽,若发生红癣,避免让儿童过度搔抓病变部位,以防继发感染等情况。 成人:若存在局部多汗、卫生状况不佳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皮肤状态的疾病),需注意积极改善局部环境,控制基础疾病,降低红癣复发风险。

    2025-08-12 15:45:34
  • 脸上什么真菌

    马拉色菌可致面部花斑癣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有淡褐色淡红色或白色斑疹与多汗高温相关青春期易受影响;红色毛癣菌可致面部体癣表现为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鳞屑与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染源相关免疫力低者风险高;须癣毛癣菌感染面部现炎症性皮损如红斑丘疹脓疱由接触受感染动物或人传播与密切接触人群几率增;白色念珠菌可在面部潮湿部位引发口角炎等感染有局部红斑糜烂渗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人群易受侵袭。 一、马拉色菌 马拉色菌是脸上较常见的真菌,可引起花斑癣。花斑癣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面部可见淡褐色、淡红色或白色斑疹,表面有细小鳞屑,常与多汗、高温环境等因素相关,青春期人群因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受其影响。 二、红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可导致体癣,当累及面部时表现为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鳞屑,中心趋于消退,该真菌感染与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染源等有关,免疫力较低人群面部受其感染风险相对升高。 三、须癣毛癣菌 须癣毛癣菌感染面部可出现炎症性皮损,如红斑、丘疹、脓疱等,多由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人传播而来,生活中与感染源密切接触的人群,面部受其感染几率增加。 四、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在面部潮湿部位引发感染,如口角炎,表现为局部红斑、糜烂、有渗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相关治疗的人群,面部因局部环境改变更易受白色念珠菌侵袭。

    2025-08-12 15:41: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