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翎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肥胖症、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海翎,女,副主任医师,现任内分泌科主任助理,医学博士。本科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1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201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EMBA毕业。从医近20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血压、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工作和北大医学部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 曾获得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出版专业医学书籍6部,医学科普书籍3本。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肥胖症、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展开
  • 糖尿病人能喝椰子汁吗

    糖尿病人能否喝椰子汁需综合多方面考量,其含单糖易致血糖短时间升高,大量饮不利血糖平稳,少量且血糖稳定时可作特殊饮品选,老年、合并糖尿病肾病、儿童糖尿病人饮用需分别注意相关事项。 椰子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主要为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形式,同时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如钾、镁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每100毫升椰子汁大约含有15-2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糖类物质。 对血糖的影响分析 由于椰子汁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为单糖,被人体吸收相对较快,可能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波动需要严格控制,若大量饮用椰子汁,很可能引起血糖的明显上升,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但如果是少量饮用,并且在饮用后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在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选择。例如,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健康人饮用椰子汁后血糖会有一定幅度的升高,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调节机制异常,所以更需谨慎对待。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高,如心血管疾病等。饮用椰子汁后血糖升高可能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饮用椰子汁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密切关注饮用后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对于蛋白质、糖分等的摄入都有更严格的限制。椰子汁中的糖分以及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所以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人不建议饮用椰子汁。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更为精细,椰子汁中的糖分对儿童血糖的影响较大,且儿童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饮用椰子汁可能会带来更多潜在风险,所以儿童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饮用椰子汁。

    2025-09-08 16:14:17
  • 空腹血糖高为什么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和其他因素,如饮食、应激、药物、时间、糖尿病、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疾病、遗传因素、年龄、生活方式、睡眠及其他疾病等。 1.生理性因素: 饮食:如果在检查前摄入了大量的糖分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应激: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寒冷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时间:凌晨3点至上午9点,由于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2.病理性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可导致血糖升高。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可导致肝糖原输出减少,血糖升高。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药物: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可导致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可导致血糖调节异常,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3.其他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生活方式: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不健康,可导致血糖升高。 睡眠: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可导致血糖升高。 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可导致血糖升高。 总之,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发现空腹血糖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5-09-08 16:12:18
  • 孕妇血糖高可以喝今生元孕妇奶粉吗

    孕妇血糖高不建议常规喝今生元孕妇奶粉,因其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等可能不利血糖控制,血糖高孕妇为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可先咨询专业人士,若执意喝需遵医嘱选特制奶粉并监测血糖,同时注重生活方式调整以控血糖保健康。 孕妇奶粉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血糖高的孕妇来说,其摄入的营养需要严格控制总量及成分比例,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一般普通孕妇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可能不太适合血糖高的孕妇精准的营养需求管理。例如,普通孕妇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较快地被身体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血糖影响角度 血糖高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今生元孕妇奶粉中的某些营养物质组合可能不利于血糖高孕妇的血糖控制。研究表明,过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分泌,长期来看可能加重胰岛负担,而孕妇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如果没有得到精准把控,对于血糖高的孕妇是不利的。而且,孕妇奶粉的热量等指标也需要谨慎考量,过多热量摄入会使血糖更容易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血糖高的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饮食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建议这类孕妇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个性化的营养评估。医生或营养师会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体重、孕周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可能会建议血糖高的孕妇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等。如果孕妇执意要喝孕妇奶粉,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专门为血糖高孕妇定制的低GI、低糖型孕妇奶粉,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奶粉的摄入量以及整体饮食搭配。同时,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适量运动等,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09-08 16:10:19
  •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药物影响及其他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特殊人群需注意个体化评估和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均衡、保暖、适当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 1.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会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包括三碘甲状原氨酸。除了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外,还可能伴有甲状腺肿大、心悸、手抖、体重下降、多汗等症状。 2.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在疾病的早期,可能会出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 3.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症,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一过性亢进。在疾病的早期,可能会出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胺碘酮、锂剂等,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 5.其他情况:怀孕、剧烈运动、应激状态等也可能导致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甲状腺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等,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偏高的意义和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情况,以便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的正常。

    2025-09-08 16:08:26
  • 什么原因导致低钾血症

    导致低钾血症的原因包括钾摄入不足、丢失过多、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以及稀释性低钾血症。 1.钾摄入不足:这是导致低钾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人体摄入的钾不足时,肾脏无法有效地保留钾,导致血钾水平下降。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都可能导致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丢失:严重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可导致大量钾丢失。 经肾脏丢失:这是导致低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某些肾脏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artter综合征、Liddle综合征等,会导致肾脏排钾过多。此外,使用某些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也可能导致钾丢失。 经皮肤丢失: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或使用某些发汗药物,也可导致钾丢失。 3.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 酸中毒:当体内发生酸中毒时,细胞内的氢离子移出细胞,同时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血钾降低。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输注高糖溶液时,可能会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血钾降低。 某些药物:肾上腺素、胰岛素等药物,也可能导致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 4.稀释性低钾血症:水钠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时,会伴有稀释性低钾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麻痹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血钾水平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包括口服补钾、静脉补钾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因素,如过度饮酒、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等。 总之,低钾血症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疗。如果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5-09-08 16:06: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