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涛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六、十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科学研究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发育与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全国委员。1989年9月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1996年7月毕业,获硕士士学位,分配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工作,1998年9月起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从事关于发育中脑损伤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工作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2003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3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NICU。在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颇有建树,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展开
  • 婴儿打嗝时可以吃奶吗

    婴儿打嗝时是否可以吃奶需分情况,正常生理现象致轻微打嗝通常可少量缓慢吃奶但需密切观察,疾病因素致打嗝一般不建议立即吃奶应先处理疾病再少量多次喂奶,还需注意不同年龄婴儿护理及异常时及时就医。 情况说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吃奶过急、过快或吸入冷空气等易出现打嗝,若只是偶尔因这些常见原因导致的轻微打嗝。 能否吃奶及原因:通常可以少量吃奶,但要注意吃奶的方式。比如缓慢喂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吃奶过快等引起的打嗝情况,因为通过持续喂奶能转移婴儿的注意力,同时缓慢的喂养节奏有助于减少气体继续吸入。但要密切观察婴儿打嗝情况,如果打嗝加剧则需停止喂奶。 疾病因素导致的打嗝 情况说明:当婴儿因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出现打嗝时。 能否吃奶及原因:一般不建议立即吃奶。因为此时婴儿胃肠消化功能已受影响,吃奶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打嗝更频繁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呕吐、腹胀等。此时应先针对导致打嗝的疾病因素进行适当处理,待婴儿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后再考虑喂奶,且喂奶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对于婴儿打嗝时的护理,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婴儿的特点,新生儿和小婴儿更需特别关注喂奶后的拍嗝等护理。同时,要关注婴儿的整体健康状况,若婴儿频繁打嗝且伴有精神不佳、拒食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打嗝情况,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来处理婴儿打嗝时吃奶的相关问题。

    2025-08-05 14:19:18
  • 小儿睡着像呛着咳两下是怎么回事

    小孩睡着像呛着咳两下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疾病有关,如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若咳嗽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小孩睡着像呛着咳两下,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吞咽功能不完善:婴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有时可能会出现呛咳的情况。 呼吸道分泌物:小孩在睡眠时,呼吸道可能会分泌一些分泌物,刺激喉咙引起咳嗽。 睡眠姿势:不当的睡眠姿势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引起呛咳。 2.疾病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等,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睡觉时分泌物倒流刺激喉咙引起咳嗽。 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到食管和喉咙,也可能引起呛咳。 其他:如肺炎、百日咳、气管异物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咳嗽。 如果小孩咳嗽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喘息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 此外,为了预防小孩睡觉时呛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合适的睡眠姿势,如侧卧或仰卧。 2.及时清理小孩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避免在小孩睡觉时喂食过多或过饱。 4.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5.定期带小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如果小孩睡着像呛着咳两下,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孩的情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小孩的睡眠环境舒适、安静,有助于提高小孩的睡眠质量。

    2025-08-05 14:17:05
  • 手足口病擦什么药膏好

    手足口病可局部对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抗病毒、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疱疹感染等需配合其他治疗,选药膏要遵医嘱,尤其特殊人群要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病毒复制。研究表明,它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发挥抗病毒效应,有助于缓解手足口病疱疹引起的不适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需注意遵循儿科用药的相关原则,因其皮肤相对娇嫩,要轻柔涂抹。 康复新液:可外用湿敷或涂抹,能促进创面愈合。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多元醇及小分子肽类等,能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对于手足口病导致的溃疡等创面有一定的促进修复作用。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患儿搔抓导致感染加重。 炉甘石洗剂:如果疱疹没有破溃,有瘙痒症状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它能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不过要注意避免涂抹在破溃的皮肤上,使用前需摇匀,涂抹时动作要轻柔,针对儿童患者要防止其误触眼睛等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若疱疹出现感染等情况还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不同患儿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不同,在选择药膏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充分考虑其皮肤特点和身体状况,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2025-08-05 14:07:16
  • 小孩喝米酒好吗

    小孩喝米酒不好,酒精会严重影响小孩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发育,小孩肝脏代谢酒精能力远低于成人,摄入后易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长期还影响智力,从儿科安全护理看含酒精物质不应在小孩饮食中,米酒少量摄入也有潜在风险,不同年龄段小孩饮用米酒等含酒精饮品都有危害,婴幼儿更脆弱,稍大儿童也不应接触。 酒精对小孩的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发育有严重影响。小孩的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远远低于成人。例如,有研究表明,小孩摄入酒精后,酒精会迅速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小孩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长期饮用米酒等含酒精饮品还可能影响小孩的智力发育。 不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从儿科安全护理角度来看,小孩的身体机能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任何含酒精的物质都不应该出现在小孩的饮食中。米酒中虽然酒精含量相对可能不是很高,但对于小孩来说,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不符合保障小孩健康安全的护理要求。 不同年龄段小孩的风险差异 对于婴幼儿阶段的小孩,其身体各项机能更为脆弱,饮用米酒等含酒精饮品的危害更大。而稍大一些的儿童,虽然相对婴幼儿来说代谢能力稍强,但依然不应该接触含酒精的饮品,因为酒精对儿童身体发育的不良影响是贯穿儿童成长阶段的,不同年龄段只是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存在风险。

    2025-08-05 14:04:50
  • 宝宝几个月才不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与口腔发育阶段相关,3-4个月唾液腺开始发育致流口水,多数1-2岁不流口水,有个体差异,2岁后仍流口水伴异常需就医,正常流口水时家长要注意清洁宝宝口周皮肤等。 一、宝宝流口水的生理阶段 宝宝流口水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与口腔发育阶段相关。一般来说,宝宝在3-4个月时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分泌量逐渐增加,但此时宝宝的口腔相对较浅,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开始出现流口水的情况。 二、宝宝不流口水的大致时间 大多数宝宝在1-2岁左右就不怎么流口水了。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逐渐完善,能够较好地控制唾液的吞咽。不过,这个时间也会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宝宝可能稍早一些,在1岁左右就不怎么流口水了;而有些宝宝可能稍晚,到2岁左右才不流口水。 三、特殊情况的考虑 如果宝宝到了2岁以后仍然持续流口水,并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智力发育迟缓、面部肌肉运动不协调等,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口腔疾病、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正常发育的宝宝,在流口水阶段,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口周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引起湿疹等皮肤问题。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及时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然后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护肤霜来保护皮肤。同时,要给宝宝提供合适的口水巾等用品,方便清洁和更换。

    2025-08-05 13:59: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