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薄涛主任医师(9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薄涛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六、十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科学研究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发育与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全国委员。1989年9月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1996年7月毕业,获硕士士学位,分配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工作,1998年9月起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从事关于发育中脑损伤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工作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2003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3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NICU。在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颇有建树,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展开
  • 孩子晚上睡觉老磨磨牙

    孩子睡觉老磨牙,其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缺钙以及消化功能紊乱相关,需依据具体成因对症处理。 一、精神因素:若孩子长期心理压力过大或过于兴奋,便可能在睡觉时出现磨牙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对孩子身体无太大不良影响,但平时要注重安抚孩子情绪,以防出现不适症状。 二、缺钙:孩子体内钙元素缺乏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兴奋,进而在睡觉过程中有磨牙表现。同时,如果孩子经常偏食挑食,导致体内维生素或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可能出现这类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D、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三、消化功能紊乱:平时不注意饮食,进食过多,而孩子脾胃功能又相对较弱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当发现孩子睡觉磨牙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确具体原因后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治疗,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5-05-13 11:02:11
  • 小孩免疫力差吃什么

    小孩子免疫力差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一、多吃粗粮,如玉米、绿豆、红薯等,这些粗粮保留了细粮中缺失的营养成分,富含大量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助力消化吸收,辅助肝脏肾脏解毒排毒,使人精神饱满,进而提升机体免疫力。 二、进食含高蛋白的食物,像鱼、虾、蛋等,此类食物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质,能够推动体内生理代谢功能正常运作,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选择含较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包括菌类、菇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维生素是构成体内多种酶的原料,比如氨基酸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等,这些酶对体内生化代谢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增强免疫力。 此外,小孩子要提高免疫力,除了在饮食方面注意外,还应适度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且不能挑食和偏食。总之,通过饮食调节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升小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2025-05-13 10:59:59
  • 儿童低烧的治疗方法

    小孩低烧,家长可采取物理降温、饮食调理等方式处理。 一、物理降温 小孩发低烧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会有乏力、发热、头晕等表现。家长可通过物理降温改善,具体如下: 1.用酒精或温水擦拭身体,利用酒精或水的挥发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 2.使用冰袋进行额头冰敷,可缓解发热症状。 若体温超过38度,小孩可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颗粒等。 二、饮食调理 小孩发低烧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如过于油腻或消化不良导致,可能还伴有腹痛、大便异常、精神不佳等情况。若小孩只是发低烧而无其他症状,可先暂时观察,多喝水促进排尿。饮食方面,要多选择冬瓜汤、绿豆汤、蔬菜粥等具有清热解毒且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调理。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调理。 总之,对于小孩低烧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5-13 10:59:04
  • 几个月婴儿吃手

    婴儿3至4个月时通常会出现吃手现象,这是正常情况。 一、正常情况下,婴儿在3到4个月会开始吃手,多数在1岁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并消失。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后约3个月进入口欲期,此时对吮吸有生理需求,从而会养成吮吸手指的习惯,拇指尤其容易被吮吸。对此,不建议强行阻止,只要保证婴儿手部卫生就行。大多数婴儿1岁后吃手习惯会减少,这时可适当引导其转移注意力,吮吸习惯就会逐渐消失。 二、如果婴儿长期吃手,可能会对牙齿、牙龈和下颌骨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下颌骨突出、牙齿不整齐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咀嚼。所以,当婴儿出现生理性吃手后,要注意保持其手部清洁。 三、对于难以接受婴儿频繁吃手的情况,可以用奶嘴替代,奶嘴一般不会对婴儿牙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婴儿在特定阶段出现吃手现象较为常见且正常,家长需关注其发展情况并做好相应措施,以保障婴儿健康发育。

    2025-05-13 10:57:44
  • 孩子多大可以把尿和把大便

    孩子的把屎把尿需依据其大运动发育和肌肉骨骼发育达到适配年龄才可进行。因为早期孩子若无法良好完成抬头或独坐,此时进行把屎把尿易导致颈椎、腰椎或肌肉损伤,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一、孩子的发育情况:孩子在6个月左右时,颈椎发育相对成熟,肌肉发育也较为完善,具备抬头和独坐能力,此时适当进行把屎把尿,对孩子应不会产生过多不利影响。 1.颈椎发育:6个月左右颈椎相对成熟,能更好地支撑头部。 2.肌肉发育:肌肉发育完善,为把屎把尿提供一定保障。 二、把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把尿过程中要留意不能伤害孩子髋关节,且频繁把尿可能致使孩子膀胱储尿能力降低或减弱。 1.髋关节保护:避免不当动作对髋关节造成损伤。 2.膀胱储尿能力:频繁把尿的不良影响。 总之,等孩子稍大些,可以适当让孩子独立到尿盆排尿或排便,培养良好的排尿排屎习惯,这样对孩子的正常发育会更为有益。

    2025-05-13 10:56: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