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术后灌注多少次
膀胱癌术后灌注的次数需根据复发风险判断。 膀胱癌术后灌注主要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复发或进展。若术后复发的风险相对较低,在术后24小时内向膀胱灌注化疗药物1次即可。但若术后复发的风险比较高,则需要继续进行灌注,每周1次,共持续8周。随后进行膀胱维持灌注化疗,每月1次,一共持续1-2年。 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脂肪高、胆固醇高的食物。还要注意休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025-04-01 19:54:21 -
普通CT能查出癌症吗
普通CT检查在癌症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单独依靠普通CT来确诊癌症。 普通CT检查有助于医生观察身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包括肺部、腹部、脑部等部位。通过对CT图像的分析,医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的阴影、结节或肿块,这些异常可能提示癌症的存在。然而,普通CT对于较小的癌症病灶或早期癌症可能不够敏感,容易漏诊。一些良性病变也可能在CT上表现为类似癌症的特征,如炎症、结核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活检来明确诊断。
2025-04-01 19:54:20 -
活检取不到癌细胞是早期吗
活检取不到癌细胞不能直接说明就是早期。 活检本身存在局限性,即使是非常仔细的活检操作,也有可能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恰好没有取到含有癌细胞的那部分组织,这并不代表肿瘤不存在或者一定是早期。 同时,早期肿瘤细胞分布可能较为局限,在某些早期阶段,癌细胞可能仅在局部小范围内存在,活检时有可能错过,导致取不到癌细胞。 此外,活检的准确性与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密切相关,若取材不准确或不充分,也可能导致无法检测到癌细胞。
2025-04-01 19:54:19 -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是指存在于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中,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物质。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当这些标志物在体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如果标志物水平逐步降低,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则可能提示病情恶化或治疗失败。 在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025-04-01 19:54:17 -
牙齿总是出血是癌症吗
牙齿总是出血不一定是癌症 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引发牙龈炎或牙周炎,导致牙龈充血、水肿,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使用过硬的牙刷或刷牙时用力过猛,可能损伤牙龈,导致出血。当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于出血。长时间服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虽然某些癌症晚期可能会出现凝血障碍,导致牙龈出血,但这种情况相对罕见。如果牙齿总是出血,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积极治疗。
2025-04-01 19:5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