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程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结肠癌、直肠癌,淋巴瘤,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临床医学博士,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CU)梅西癌症中心,密西西比大学(UMC)癌症中心访问学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工作17年,被评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0~2011年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12.9~2013.2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修肿瘤放射治疗学。近13年来一直从事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机理及其逆转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国家高校基本科研青年助推课题1项,入选中南大学“531”人才工程及湘雅三医院“125”人才工程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Medline收录8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湖南省医药科技奖二等奖各2项。参编著作2部。展开
个人擅长
结肠癌、直肠癌,淋巴瘤,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
  • 肺癌早期肝部有阴影吗

    肺癌早期肝部可能有阴影,这因肺癌细胞可血行转移至肝脏,相关影像学检查如CT、MRI有助于发现,不同人群情况有别,有肺癌病史者肝部现阴影高度怀疑转移,需专业医生综合多方面判断。 相关影像学表现及意义 CT检查:在胸部CT检查发现肺癌的同时,进行上腹部CT扫描有助于评估肝脏情况。如果肝部有阴影,需要进一步分析阴影的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例如,转移瘤通常可能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边界可能相对清楚等,但这只是初步的影像学表现提示,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性质。 MRI检查:对于肝部阴影的鉴别诊断可能有帮助,MRI在显示肝脏病变的细节方面有时比CT更具优势,能更清晰地判断阴影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但最终明确是否为肺癌肝转移还需要结合肿瘤标志物等其他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手段。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肺癌早期肝转移时,在影像学观察上可能需要更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导致肝脏本身的一些生理性改变与病变阴影容易混淆,需要专业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有肺癌病史人群:如果已经确诊为肺癌,在后续随访中发现肝部有阴影,那高度怀疑可能是肺癌转移至肝脏,这时候需要尽快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因为这类人群本身有肺癌基础,肝部出现阴影转移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总之,肺癌早期肝部有可能出现阴影,当发现这种情况时需要由专业医生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其他相关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2025-09-25 09:47:00
  • 胆囊癌症晚期竟然痊愈了,是真的吗

    胆囊癌晚期痊愈极为罕见,其恶性程度高,晚期常广泛转移,预后差,治疗多为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晚期痊愈需严格医学评估,生活方式对晚期痊愈无直接作用,临床需依指南个体化诊疗监测。 从年龄因素考虑,不同年龄段的胆囊癌患者预后可能有所不同,但晚期痊愈的情况与年龄并无必然的典型关联。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承受治疗的能力可能更差;而年轻患者虽然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胆囊癌本身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依然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而非年龄直接决定是否能出现晚期痊愈这种极罕见情况。 性别方面,胆囊癌的发生在男女中都有,但晚期痊愈的情况与性别无特定的关联模式。男性和女性胆囊癌患者在晚期都面临相似的肿瘤进展相关问题,只是个体的身体状况、对治疗的反应等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生活方式对胆囊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比如长期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胆囊癌风险,但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生活方式的改善在已发生晚期病变的情况下,难以直接使晚期胆囊癌达到痊愈,不过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 对于有胆囊癌病史的患者,晚期痊愈的情况需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包括多次的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排除肿瘤复发等情况。要明确所谓的“痊愈”是否是肿瘤确实完全消失且不再复发,这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和严谨的医学证据支持。总之,胆囊癌晚期痊愈是极其罕见且需要严格医学验证的情况,不能将其作为普遍现象,临床中仍需遵循规范的胆囊癌诊疗指南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监测。

    2025-09-25 09:46:01
  • 胃癌怎么检查出来

    诊断胃癌的方法有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取病理活检,特殊人群需谨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口服钡剂经X线检查,对病变细节观察及取病理活检不如胃镜,孕妇谨慎)、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初步筛查,CT能判断分期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指标,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患者口服钡剂后,通过X线检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胃癌在钡餐造影下可表现出充盈缺损、龛影等异常征象,但相比胃镜检查,其对病变的细节观察不如胃镜,且无法取病理活检。一般人群均可进行该项检查,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谨慎,因为X线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观察胃周围邻近脏器受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但对胃部本身病变的显示不如胃镜和钡餐造影清晰。对于一般人群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特殊人群如肥胖者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影响检查效果。 2.CT检查:能清晰显示胃壁的厚度、胃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胃癌的分期等情况。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含碘造影剂时需特别注意,要评估肾功能并谨慎选择。 肿瘤标志物检测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胃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限,一般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等特殊人群可定期检测,但不能仅依靠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

    2025-09-25 09:45:05
  • 捐肝对身体的影响

    捐肝对身体的影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不会造成长期严重影响。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术后剩余肝脏可恢复。术后可能出现短期不适,但通常几周内缓解。捐赠者需注意饮食和用药,定期检查身体。特殊人群捐肝风险较高,医生会评估后决定。捐肝是高尚行为,社会应提供支持。 捐肝对身体的影响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捐肝是一种安全的手术,不会对捐赠者的健康造成长期的严重影响。 以下是关于捐肝对身体影响的具体分析: 1.肝脏的再生能力: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手术后,剩余的肝脏组织会逐渐增生和恢复,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2.短期影响:手术后,捐赠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如疼痛、疲劳、恶心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周内逐渐缓解。 3.长期影响:长期来看,捐肝对身体的影响较小。捐赠者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以维持肝脏的健康。 4.健康监测:捐赠者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以确保肝脏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其他疾病、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的人,捐肝可能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在决定捐肝之前,医生会对捐赠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总之,捐肝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在决定捐肝之前,捐赠者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社会也应该为捐赠者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2025-09-25 09:43:59
  • 肝癌晚期传染人吗

    肝癌晚期不传染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但肝炎病毒有传染性而肝癌本身无,有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合并传染性肝炎的肝癌患者家属等需检测并防肝炎病毒感染。 肝癌的发病机制 肝癌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长期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遗传易感性等。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例,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基因组中,引起肝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变,但这是病毒导致细胞基因改变引发的自身细胞病变,并非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与肝癌相关传染病的情况 虽然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肝炎病毒本身有传染性,而肝癌本身不传染。如果肝癌患者同时合并乙肝或丙肝等传染性肝炎,需要注意防止肝炎病毒的传播,比如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等。但肝癌晚期患者本身不存在将肝癌传染给他人的特性。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长期慢性肝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如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合并传染性肝炎的肝癌患者,其家属等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相关肝炎病毒的检测,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肝炎病毒感染。

    2025-09-25 09:39: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