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症肺炎、重症手足口病等儿科危急重症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症肺炎、重症手足口病等儿科危急重症诊治。展开
  • 刚出生的婴儿老是使劲是什么病

    刚出生的婴儿老是使劲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生长发育中身体活动锻炼、消化系统相关助力消化;也可能受环境温度不适影响;还可能是排便前表现;但需警惕疾病相关情况,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问题,若伴随异常表现或家长无法判断应及时咨询医生。 消化系统相关 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肠道蠕动可能不太协调。使劲时可能与胃肠道的蠕动有关,婴儿在消化过程中,通过使劲可能有助于胃肠的蠕动,帮助食物的消化和推进。比如,有的婴儿在使劲时可能会伴随面部涨红等表现,这是因为胃肠道蠕动时需要一定的力量,婴儿通过使劲来辅助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只要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等,通常属于正常情况。 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温度不适宜也可能导致婴儿老是使劲。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婴儿会通过使劲等方式来调节自身的舒适感。当温度过高时,婴儿可能会因为燥热而使劲,试图通过身体活动来散发多余的热量;温度过低时,婴儿会通过使劲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所以要注意保持婴儿所处环境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减少婴儿因环境温度不适而使劲的情况。 排便相关情况 婴儿在排便前也可能会使劲。婴儿的排便反射还不完善,在准备排便时,会通过使劲增加腹压来促进排便。此时如果观察到婴儿同时有面部涨红、扭动等表现,可能是在努力排便。家长可以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如果排便正常,没有便秘等问题,一般无需担忧;如果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情况,则需要适当调整喂养方式等,比如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乳汁质量;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奶粉等。 疾病相关情况(需警惕)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当婴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婴儿可能会出现老是使劲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多汗、易惊、枕秃等表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发育的一种疾病。如果怀疑婴儿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要及时带婴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检查以及骨密度检查等,一旦确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等进行治疗。 脑损伤等神经系统问题 如果婴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老是使劲还可能是神经系统问题的表现,比如脑损伤等。这类婴儿除了使劲外,还可能伴有反应差、哺乳困难、肢体运动异常等情况。如果有这些高危因素且出现老是使劲等异常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总之,刚出生的婴儿老是使劲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只是单纯的正常生理现象等一般无需担心,但如果伴随其他异常表现或家长无法判断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15 15:14:03
  • 手足口病可以吃什么

    手足口病患儿饮食需注意,应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橙子、菠菜、胡萝卜;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蛋羹、豆腐。婴幼儿要注重食物软烂安全,观察反应,大龄儿童要营养均衡,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鼓励多喝水。 一、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1.米粥:小米粥、大米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米粥易于消化吸收,能为患儿提供能量。例如小米粥富含色氨酸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患儿的休息。大米粥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可为身体代谢供能。患儿可以根据口味适量添加少量盐,但不宜过咸。 2.面条:软面条也是手足口病患儿适合的食物。可以煮得软烂一些,搭配简单的汤料,如青菜汤等。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能补充身体所需能量。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食用方式略有不同,较小的患儿可以将面条切碎后再煮食,方便吞咽。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新鲜水果: 苹果: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将苹果榨成苹果汁给患儿饮用,或者切成小块让较大的患儿食用。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但要注意避免给年龄过小的患儿吃整颗苹果,防止噎呛。 橙子:橙子同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将橙子榨汁后,稍微加热一下再给患儿饮用。不过,有些患儿可能对橙子的味道不太适应,可以少量尝试,观察反应。 2.新鲜蔬菜: 菠菜:菠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做成菠菜泥给较小的患儿食用,或者清炒后切碎拌入面条等食物中。菠菜中的铁等矿物质对患儿身体恢复有一定帮助。但烹饪菠菜时要注意去除草酸,可先焯水后再进行后续烹饪。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可以做成胡萝卜泥,或者切成细丝炒软后给患儿食用。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等。 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1.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制作鸡蛋羹时要注意鸡蛋和水的比例,一般鸡蛋和水的比例为1:1.5-2左右。鸡蛋羹容易消化吸收,能为患儿补充蛋白质。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根据其食量适量制作。但如果患儿对鸡蛋过敏,则不能食用。 2.豆腐:豆腐是植物性高蛋白食物。可以做成豆腐脑或者清蒸豆腐等。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且脂肪含量低,适合手足口病患儿食用。烹饪豆腐时要注意清淡,避免添加过多辛辣调料。不同年龄的患儿食用豆腐的方式不同,较大的患儿可以直接食用,较小的患儿可以将豆腐捣碎后食用。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选择食物时要更加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和安全性。要避免给婴幼儿食用过硬、过烫、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食用食物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饮食。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保证食物清淡易消化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营养均衡,但要避免让其食用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并且要鼓励儿童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恢复。

    2025-10-15 15:12:25
  •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合并症

    从孕期预防、分娩期预防、新生儿出生后预防三方面着手,通过母亲健康管理、感染防控、产程管理、新生儿防护、保暖喂养、环境管理及密切观察与定期体检等措施预防新生儿肺炎及降低合并症风险,孕期要定期产检、防治妊娠合并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预防感染;分娩期要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清理新生儿口鼻分泌物;新生儿出生后要保暖喂养、保持环境适宜、密切观察症状并定期体检,高危新生儿加强监测护理。 一、孕期预防 (一)母亲健康管理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研究表明,母亲患有妊娠糖尿病时,新生儿发生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相关风险。同时,孕妇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酗酒以及接触化学毒物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胎儿肺部发育,增加新生儿肺炎发生及合并症风险。 (二)感染防控 孕妇需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如果孕妇发生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某些感染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肺部功能。 二、分娩期预防 (一)产程管理 助产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避免产程过长导致胎儿缺氧等情况。胎儿缺氧可能引发胎儿吸入性肺炎等问题,所以要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异常情况。 (二)新生儿防护 胎儿娩出时要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对于胎膜早破时间较长的情况,更要注意新生儿呼吸道的清理,因为长时间胎膜早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上行,增加新生儿肺炎发生风险,及时清理分泌物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三、新生儿出生后预防 (一)保暖与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保暖,维持体温稳定。低体温会影响新生儿的呼吸等生理功能,增加肺炎发生及合并症风险。同时,要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感染性肺炎的发生。如果是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清洁消毒,避免因喂养器具污染导致新生儿感染肺炎。 (二)环境管理 新生儿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在55-65%为宜。避免新生儿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家人如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要与新生儿隔离,减少新生儿感染肺炎的机会。另外,要避免新生儿过度拥挤的环境,保持生活空间的卫生和舒适。 (三)定期健康监测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吃奶差等疑似肺炎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及时干预,降低肺炎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要加强监测和护理,因为这类新生儿自身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发生肺炎及合并症。

    2025-10-15 15:11:33
  • 宝宝一边肋骨有点突出怎么回事

    婴儿一边肋骨有点突出可能有多种情况。正常生理情况中,体型偏瘦宝宝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轻微肋骨突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会因钙磷代谢异常致骨骼发育异常出现肋骨突出并伴多汗等表现;先天性胸廓畸形可能胚胎发育异常致出生或婴儿期渐现肋骨突出;外伤因素则因胸部外伤史致局部肋骨损伤出现突出。发现宝宝一边肋骨突出时,要观察一般情况,若有异常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同时要保证宝宝维生素D摄入和适当户外活动,有外伤史要加强护理。 一、正常生理情况 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会逐渐发育。如果宝宝体型偏瘦,可能因肋骨相对明显而看起来一边肋骨有点突出,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例如,一些身材较为纤瘦的健康宝宝,在生长过程中胸廓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局部肋骨外观上有轻微不同,但宝宝一般状况良好,无其他异常表现,如呼吸急促、哭闹不安等。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婴儿时期生长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不足,就容易引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表现及特点 除了一边肋骨突出外,还可能有其他骨骼改变,如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方颅、鸡胸、手镯或脚镯征等。宝宝可能伴有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表现。例如,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影响了骨骼的正常矿化过程,使得肋骨部位的骨骼发育异常,出现肋软骨区膨大,形似“串珠”,严重时可导致肋骨突出。 三、先天性胸廓畸形 1.病因 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异常有关,如先天性的肋骨发育不良、胸廓骨骼结构异常等。 2.表现 宝宝一边肋骨突出可能是先天性胸廓畸形的表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生时就可能存在或在婴儿期逐渐显现,除了肋骨突出外,可能还会影响呼吸功能等,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来明确诊断。 四、外伤因素 1.受伤情况 宝宝如果有过胸部外伤史,如摔倒时胸部着地等,可能导致局部肋骨损伤,出现一侧肋骨突出。这种情况宝宝通常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可能伴有局部疼痛、肿胀等表现,哭闹时可能因疼痛而表现出异常。 2.诊断与观察 需要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来判断肋骨是否有骨折、错位等情况导致的突出。 当发现宝宝一边肋骨有点突出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饮食、呼吸等。如果宝宝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异常表现,可先观察;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或肋骨突出持续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检测,维生素D水平测定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家长要注意保证宝宝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多带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的吸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有外伤史的宝宝,要加强护理,避免再次受伤。

    2025-10-15 15:10:54
  • 小儿气管呛入异物怎么办

    小儿气管呛入异物需识别迹象,婴儿出现剧烈咳嗽等可能是异物呛入,学龄儿童有呛咳后喘息等情况,进食等时要留意。婴儿急救用面朝下拍背和面朝上胸部按压重复,儿童站立位用环抱腰部冲击腹部,失去意识则做心肺复苏。即使异物排出也需及时就医,查有无残留,有基础病等要告知医生,关注孩子精神等,要迅速识别、正确急救并尽快送医。 一、识别异物呛入迹象 1.年龄与表现关联:婴幼儿若气管呛入异物,可能突然出现剧烈咳嗽、面色发红或发青、呼吸急促等表现;学龄儿童可能会有呛咳后喘息、呼吸困难、咳嗽时能听到异常声音等情况。不同年龄孩子由于气道发育等差异,表现可能有细微不同,但核心的呼吸困难、异常咳嗽等是关键信号。 2.生活方式因素:在孩子进食、口含小物件时,家长需特别留意孩子的状态,比如孩子在玩耍小珠子、小玩具等小物品时突然出现异常反应,要高度怀疑异物呛入气管。 二、急救处理方法 1.婴儿急救法:让婴儿facedown(面朝下),放在施救者前臂上,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臀部,用手掌根部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若无效,翻转婴儿成faceup(面朝上),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进行5次胸部按压,重复拍击和按压动作,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婴儿身体脆弱,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依据婴儿体重等情况精准实施动作,因为婴儿气道更狭窄,不当操作可能加重损伤。 2.儿童急救法:站立位时,施救者站在儿童身后,双臂环抱儿童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儿童上腹部(肚脐上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如果儿童失去意识,应让儿童平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频率至少100次/分钟,同时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等操作。儿童相对婴儿气道稍宽,但急救操作仍需规范,要根据儿童体型等调整力度和操作幅度。 三、及时就医 1.病史与后续观察:即使通过急救异物已排出,也需带孩子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听诊、胸部X光等检查进一步确认气管内是否还有残留异物,因为有时可能异物较小,表面看不到明显残留,但实际仍有影响。对于有明确异物呛入病史的孩子,后续要观察孩子的呼吸、咳嗽等情况,若再次出现异常咳嗽、呼吸困难等,要立即复诊。 2.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儿童,如哮喘患儿,异物呛入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呼吸道反应,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采取更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若孩子精神萎靡、嗜睡等,也需及时告知医生,因为这可能提示病情较重。 总之,小儿气管呛入异物是紧急情况,家长要迅速识别迹象并采取正确急救措施,然后尽快送医进一步检查和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病史等因素,确保孩子得到及时、恰当的救治。

    2025-10-15 15:09: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