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疗。展开
  • 冠心病患者不能吃什么药

    冠心病患者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诱发心律失常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部分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也需谨慎,女性冠心病患者选避孕方法要避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前应充分评估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优先选对心脏负担小且无禁忌的药物或治疗方式。 一、非甾体抗炎药 冠心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这类药物可抑制环氧酶(COX)活性,减少前列环素生成,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影响肾灌注,对于已有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可能进一步恶化心肌缺血状态。 二、部分抗心律失常药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此类药物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对心肌传导系统产生影响,对于本身存在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尤其需避免随意使用。 三、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伪麻黄碱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病情控制,可能诱发心绞痛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四、部分避孕药 某些避孕药中含雌激素成分,雌激素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影响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同时增加血栓风险,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需谨慎使用相关避孕方式。 特殊人群方面,女性冠心病患者在选择避孕方法时需格外注意避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老年冠心病患者因机体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及耐受性改变,更需严格规避上述禁忌药物,用药前应充分评估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优先选择对心脏负担小且无禁忌的药物或治疗方式。

    2025-08-27 17:30:42
  • 心率太快怎么快速缓解

    缓解心率过快可找安静舒适环境通过缓慢深呼吸放松,可尝试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呼气或深呼气后屏气用力吸气来刺激迷走神经(心脏病史者慎用),也可用冷水浸湿毛巾敷脸刺激颈动脉窦减慢心率,若非药物方法处理后心率未缓解且伴有胸痛头晕黑矇等不适需尽快就医,医生会评估并可能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原因及采取进一步医疗措施,遵循相关原则尤其注意低龄儿童安全护理。 一、休息放松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坐下或躺下,尽量让自己身心放松。通过缓慢的深呼吸来调节,比如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因为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易导致心率加快,而放松状态有助于让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使心率逐渐恢复平稳。 二、屏气法 可尝试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然后用力呼气;或者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再用力吸气。这种方法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反射性地降低心率,但需注意,有心脏病史者慎用此方法,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三、冷水敷脸 用冷水浸湿毛巾后敷脸,利用冷水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进而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不过,皮肤敏感人群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因水温过低或过高对皮肤造成刺激。 四、及时就医评估 若通过上述非药物方法处理后,心率仍未得到缓解,或伴有胸痛、头晕、黑矇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心率过快的原因,如是否由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必要时会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措施,但需遵循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优先非药物干预等原则,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的安全护理,避免不规范处理。

    2025-08-27 17:25:45
  • 为什么会低血压

    低血压可能由药物、神经功能调节失常、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血容量不足及其他因素引起,不同原因的治疗方法不同,患者日常需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劳累、适量运动、定期体检。 1.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2.神经功能调节失常:神经功能调节失常可导致血管收缩扩张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低血压。 3.内分泌疾病:原发性低血压可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4.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5.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失血、脱水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6.其他:体位改变、排尿、情绪变化等也可能导致低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瘦肉、奶制品、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2.避免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对低血压的耐受性。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低血压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疗。如果您对低血压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

    2025-08-27 17:22:29
  • 心绞痛症状5个典型症状

    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且可向周围区域放射,发作时可伴出汗、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可缓解,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等情况下诱发,不同人群有不同受诱因影响情况需注意避免诱因。 一、胸痛 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是胸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这种疼痛可能会向周围区域放射,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二、放射痛 疼痛可放射至身体其他部位,常见的是左肩、左臂内侧,也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等,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传导与这些部位的神经有关联,疼痛通过神经反射传导至相应区域。 三、伴随症状 发作时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全身的一系列反应,出汗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恶心呕吐则与内脏神经受刺激有关。 四、发作特点 心绞痛发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持续3~5分钟,若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这是因为休息时心肌耗氧量降低,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五、诱因相关 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寒冷刺激、饱食等情况下诱发,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耗氧需求时,就会引发心绞痛。对于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因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受诱因影响,女性在某些内分泌状态下发作可能有不同表现,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诱因以减少发作风险。

    2025-08-27 17:18:07
  • 心电图pr间期正常值

    成人PR间期正常范围为0.12至0.20秒,儿童不同年龄阶段PR间期正常值不同,新生儿约0.08至0.14秒、婴幼儿约0.10至0.16秒、学龄儿童约0.12至0.18秒,PR间期延长可能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等病变,缩短可能见于预激综合征等,儿童评估依对应年龄范围,成人超范围需关注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一、成人PR间期正常值 成人心电图中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0.20秒,它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间隔。 二、儿童PR间期正常值 儿童的PR间期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异: 新生儿:PR间期约为0.08~0.14秒; 婴幼儿:PR间期约为0.10~0.16秒; 学龄儿童:PR间期约为0.12~0.18秒。 三、PR间期异常的临床意义 1.PR间期延长:若成人PR间期>0.20秒或儿童PR间期超过同年龄正常范围上限,可能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病变,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2.PR间期缩短:若PR间期<0.12秒,可能见于预激综合征等情况,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不同年龄阶段PR间期正常范围不同,评估时需严格依据对应年龄的正常范围,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病史、症状等进行全面评估; 成人:若PR间期超出正常范围,应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2025-08-27 17:11: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