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柯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眼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谭柯,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专长于眼底病和眼外伤的临床医疗及研究,尤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并率先开展多波长激光治疗各种视网膜疾病;熟练运用玻璃体切割技术进行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特别擅长于脉络膜视网膜肿瘤的手术治疗,采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绝大部分能够完整保留眼球,保存部分视力,获得满意疗效。对眼外伤后濒危眼球的挽救和眼部的整形有很深的造诣,曾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副主编及合编眼科方面书籍6部。展开
个人擅长
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眼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展开
  • 眼皮里面长了个小白点怎么回事

    眼皮里面长小白点可能由麦粒肿、结膜结石、霰粒肿继发感染引起。麦粒肿多因葡萄球菌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风险,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等;结膜结石由结膜脱落细胞等凝固而成,中老年人及有慢性结膜炎病史者易患,突出时可致异物感等;霰粒肿继发感染因睑板腺问题合并细菌感染,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有硬结、红肿、疼痛等表现,发现后应注意眼部清洁,伴不适及时就医,儿童需家长留意。 一、麦粒肿 1.成因:多因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因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导致细菌侵入睑板腺引发炎症。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发病可能相对较多。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用眼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麦粒肿发病风险。 2.表现:眼皮里面出现小白点,同时可伴有眼睑红肿、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小白点可能会逐渐变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二、结膜结石 1.成因:由结膜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的白细胞凝固而成。多见于慢性结膜炎患者,由于炎症长期刺激,导致结膜产生病变形成结石。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常见于中老年人。 病史:有慢性结膜炎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结膜结石。 2.表现:眼皮里面可见单个或多个白色点状物质,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当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可能会摩擦角膜,引起异物感、刺痛等不适。 三、霰粒肿继发感染 1.成因: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当霰粒肿合并细菌感染时,就会出现眼皮里面长小白点的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 生活方式:眼部卫生不佳等生活方式可能诱发霰粒肿继发感染。 2.表现:起初可能表现为无痛的眼睑硬结,之后合并感染时,硬结部位出现红肿、疼痛,里面可出现小白点,类似脓肿形成。 当发现眼皮里面长了小白点时,应注意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如果伴有明显的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眼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因为儿童表达可能不够准确,且眼部问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等。

    2025-09-29 11:06:37
  • 老花眼是散光吗

    老花眼是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现象,晶状体等变化致调节能力下降,近视力渐降;散光因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有先天或后天因素,看远看近都模糊且可能视物变形等,二者是不同眼部问题,有定义成因、屈光状态、症状表现等区别,特殊人群配镜需综合考虑,相关人群有不同应对措施。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减退,从而引起眼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一般人在40-45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花眼,表现为近视力逐渐下降。例如,45岁左右的人可能会发现看报纸、手机等近距离物体时变得吃力,需要将物体拿远才能看清。 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散光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如角膜先天性形态不规则;也可由后天因素导致,例如角膜疾病、眼外伤等。散光患者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模糊,且可能伴有视物变形等情况。 屈光状态 老花眼:主要是眼的调节能力下降,属于生理性的晶体调节问题,其屈光状态本身可能基本正常,但调节功能不足。例如,验光时可能球镜度数基本在正常范围,但近视力需要通过加用凸透镜来矫正。 散光:是眼球的屈光力在不同方向上不一致,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验光时会表现出柱镜度数异常,即存在一定度数的散光度数,需要用柱镜来矫正散光,以达到清晰的视力。 症状表现 老花眼:主要表现为近距离阅读困难,需要将目标放远才能看清,常见于阅读、缝纫等近距离工作时。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眼的度数会逐渐增加,可能需要不断更换眼镜度数来适应。 散光:除了视力模糊外,还可能出现视物变形,例如看直线的物体可能感觉变弯,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疲劳,因为需要不断调整眼的屈光状态来试图获得清晰的图像。儿童如果有散光,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对于有老花眼和散光的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同时伴有散光,在配镜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镜片来同时矫正老花和散光,以获得最佳的视力效果。年轻人如果出现散光,需要及时检查,明确原因,对于先天性散光,如果影响视力,可能需要早期干预,如佩戴合适的眼镜等,避免对视觉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025-09-29 11:04:52
  • 眼睛里长息肉怎么办

    眼睛里长的息肉多为翼状胬肉,也有睑裂斑易被误认,翼状胬肉较小静止可观察,活动期用抗炎药,手术有单纯切除和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等,睑裂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炎症时用抗炎眼药水,影响外观等可手术,预防要户外戴防护镜、保持眼部清洁、健康生活及定期检查。 一、眼睛里长息肉的类型及相关情况 眼睛里长的息肉通常指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是球结膜及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浅层,形态似翼状。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风尘刺激等因素有关。另外,睑裂斑也可能被误认为息肉,它是由球结膜的脂肪沉积引起,一般不侵入角膜,通常无明显症状。 二、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 (一)观察随访 如果翼状胬肉较小且静止,不影响视力,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定期观察随访,注意避免眼部长期暴露在风沙、紫外线等环境中,减少刺激因素。 (二)药物治疗 对于处于活动期的翼状胬肉,伴有炎症反应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但药物治疗一般只能缓解炎症症状,并不能使翼状胬肉消退。 (三)手术治疗 1.单纯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的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胬肉,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2.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复发率相对较低,通过移植自身的结膜组织来覆盖手术创面,促进愈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组织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手术对眼部发育的影响,术后密切观察眼部恢复情况以及视力发育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全身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因为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关注眼部恢复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变化。 三、睑裂斑的处理 睑裂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出现炎症反应可以短期使用抗炎眼药水。如果睑裂斑影响外观或者反复炎症刺激,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相对简单,风险较小。 四、预防措施 1.防护措施:户外工作者应佩戴防护眼镜,如遮阳镜等,减少紫外线和风尘对眼睛的刺激。平时也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 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有长期紫外线暴露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025-09-29 11:03:12
  • 结膜炎不能吃什么东西

    结膜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其会加重眼部不适;过敏体质者要远离海鲜类食物,非过敏体质患病时也应谨慎食用;要少吃油炸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免疫状态;需控制甜食摄入,因过多甜食可能改变免疫环境不利恢复;患病期间要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眼部充血不利于炎症消退。 一、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眼部产生刺激,可能加重结膜炎的不适症状。例如辣椒,其中含有的辣椒素等成分容易使眼部血管扩张,导致眼睛充血、红肿等情况加重。在日常生活中,像辣椒、花椒、芥末等都属于此类食物,应避免食用。尤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他们对辛辣食物的耐受性较差,更要严格避免,防止因食用辛辣食物而加重结膜炎症状,影响病情恢复。 二、海鲜类食物 部分人食用海鲜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而结膜炎患者如果本身属于过敏体质,食用海鲜后可能会导致结膜炎病情加重或复发。比如虾、蟹等海鲜,含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成分,容易成为过敏原。对于有海鲜过敏史的结膜炎患者,一定要远离海鲜类食物;即使没有明确海鲜过敏史,在患病期间也应谨慎食用,观察身体反应,因为结膜炎发作时身体的敏感性可能会提高,食用海鲜后出现过敏进而影响结膜炎恢复的风险会增加。 三、油炸油腻食物 油炸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进而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免疫状态,不利于结膜炎的恢复。例如炸鸡、油条等,这类食物油脂含量高。儿童患者在患病期间,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油炸油腻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间接影响身体对结膜炎的抵抗能力,所以应尽量少吃油炸油腻食物。 四、甜食 过多食用甜食可能会使血糖升高,改变身体的免疫环境等,对结膜炎的恢复不利。像蛋糕、糖果等甜食,儿童患者如果大量食用甜食,不仅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等问题,还可能因为身体内环境的改变而影响结膜炎的康复进程,所以结膜炎患者要控制甜食的摄入。 五、酒类 酒精会扩张血管,对于结膜炎患者来说,会加重眼部的充血情况,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患者,患病期间都应避免饮酒,成年人饮酒后可能使眼部充血更加明显,加重红肿等症状;儿童则更不应接触酒精,防止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阻碍结膜炎的恢复。

    2025-09-29 11:01:13
  • 打乒乓球能治疗近视吗

    打乒乓球对近视有一定可能的有益作用,能锻炼眼部肌肉调节能力,但不能替代近视矫正治疗,不同人群需注意不同方面,儿童青少年要控强度时间并监测视力,成年人不能替代矫正措施,有眼部疾病人群参与需谨慎咨询医生。 一、可能的有益作用 乒乓球运动时,眼睛需要快速跟随乒乓球的运动轨迹,这有助于锻炼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从科学研究来看,有研究发现经常参与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人群,相对来说眼部肌肉的灵活性和调节功能可能会有所改善。例如,在一些对青少年进行的跟踪研究中发现,长期坚持打乒乓球的青少年,其眼睛在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切换注视时,眼部肌肉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表现较好,但这并不等同于能直接治疗近视。 二、不能替代近视矫正治疗 近视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眼球屈光系统异常,目前医学上明确的近视矫正主要是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或者进行屈光手术等方式。打乒乓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不能替代正规的近视矫正治疗手段。比如,对于已经确诊近视的人,不能寄希望于仅通过打乒乓球来治愈近视,还是需要按照眼科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矫正。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参与打乒乓球等户外活动是有益的。但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因为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等情况间接影响眼部健康。同时,即使经常打乒乓球,也不能放松对视力的监测,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很重要,如果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就医检查,而不是单纯依赖打乒乓球来解决视力问题。 成年人:对于已经形成的近视,打乒乓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眼部调节锻炼方式,但不能替代近视矫正措施。成年人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参与打乒乓球等活动可以帮助缓解眼部疲劳,但如果近视度数较高,还是要正确佩戴眼镜等进行视力矫正,以保证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受视力问题的过多影响。 有眼部疾病的人群:如果本身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等,在参与打乒乓球时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剧烈的乒乓球运动可能会对眼部造成一定的冲击,加重眼部病情。这类人群在参与运动前最好先咨询眼科医生的意见,评估运动的安全性。

    2025-09-29 10:59: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