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新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知新,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CEO,历任门诊部副主任、医务处长、医保办主任,医保与医发办主任、信息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临床医学研究所管委会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总干事及临床遗传专委会副组长;第十六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并兼《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优生优育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委,卫计委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组专家。主持并参与多项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首都卫生发展基金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参编相关专业书籍,参与制定相关疾病诊治指南及共识。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展开
  • 女孩4岁,身高矮,但检查生长激素偏高,怎么治疗

    明确生长激素偏高病因需通过详细内分泌检查确定如是否存中枢性性早熟等,根据病因制定方案,中枢性性早熟相关可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干预并监测相关指标,同时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提供均衡营养饮食、关注心理状态。 一、明确病因诊断需通过详细内分泌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骨龄片、甲状腺功能等确定生长激素偏高具体原因如是否存在中枢性性早熟等情况二、根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若为中枢性性早熟相关可能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干预同时密切监测患儿身高、骨龄、性激素水平等指标变化三、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因生长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旺盛需保证足够睡眠时间;提供均衡营养饮食确保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关注患儿心理状态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心理压力

    2025-08-14 14:52:51
  • 打屁股针小孩

    小孩打屁股针是常见的医疗操作,原因包括疾病治疗和预防接种,过程包括准备工作、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注射和按压。家长应注意选择合适时间、观察小孩反应、避免感染、按时接种疫苗。 1.打屁股针的原因: 疾病治疗:小孩可能患有某些疾病,如感冒、发烧、肺炎等,需要通过注射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治疗疾病。 预防接种: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小孩需要接种疫苗,其中一些疫苗也会通过打屁股针的方式进行。 2.打屁股针的过程: 准备工作:医护人员会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注射工具,并告知家长有关注射的注意事项。 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小孩的臀部外上象限,这个部位肌肉较厚,血管和神经较少,注射时疼痛相对较小。 消毒:用酒精或碘伏消毒注射部位。 注射:医护人员会快速将针头刺入注射部位,将药物注入肌肉。 按压:注射完成后,用棉球或棉签按压注射部位片刻,以防止出血。 3.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小孩进食后1-2小时进行注射,以免在饥饿或哭闹时注射引起呕吐。 密切观察:注射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孩的反应,如出现发热、哭闹、呕吐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避免感染:注射部位应保持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按时接种疫苗:按照预防接种计划,按时带小孩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总之,小孩打屁股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在注射过程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确保注射的顺利进行。如果对注射过程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

    2025-08-08 14:32:51
  • 婴儿打嗝是什么回事

    婴儿打嗝常见因生理发育未成熟受外界刺激或喂养姿势不当、速度过快等影响,可通过竖抱拍背、喂少量温水缓解,喂养中要保持正确姿势、控制速度,若频繁打嗝伴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且优先用非药物温和方式应对。 一、婴儿打嗝的常见原因 1.1生理发育特点所致:婴儿的膈肌尚未发育成熟,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当受到外界轻微刺激时,如吸入冷空气、吃奶过程中吞咽过多空气等,膈肌易突然收缩,从而引发打嗝。例如,婴儿在哭闹后立即喂奶,或吃奶时环境温度较低导致吸入冷空气,都可能促使膈肌收缩引发打嗝。 1.2喂养相关因素影响:喂养姿势不当是常见诱因,若婴儿吃奶时头部过低或水平,空气易随乳汁进入胃肠道,刺激膈肌引起打嗝;喂奶速度过快,婴儿来不及吞咽,也会吸入较多空气引发打嗝;此外,奶粉温度不合适(过凉或过热)等也可能对婴儿胃肠道产生刺激,进而导致打嗝。 二、婴儿打嗝的一般处理与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打嗝,首先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缓解,如喂奶后将婴儿竖抱,让其头部靠在家长肩部,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也可给婴儿喂少量温水,有助于舒缓膈肌。在喂养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正确姿势,控制喂奶速度,避免婴儿吸入过多空气。同时,要关注婴儿的整体状态,若频繁打嗝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呕吐、精神萎靡等),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等方面的病理问题。对于特殊人群即婴儿,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温和方式应对打嗝,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025-08-08 14:32:39
  • 4个月婴儿拒绝吃奶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4个月婴儿拒绝吃奶可能因口腔有鹅口疮等问题、鼻腔鼻塞、喂养不当致消化不良、进入生理性厌奶期或患全身性疾病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口腔鼻腔、合理喂养,婴儿拒奶伴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且优先非药物干预注重舒适度及年龄特点。 一、口腔问题 4个月婴儿若患有鹅口疮,口腔黏膜会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拭去除,吃奶时因口腔疼痛会拒绝吃奶;此外,口腔溃疡等口腔局部损伤也可能导致婴儿因疼痛而抗拒吃奶。 二、鼻塞因素 婴儿鼻腔较为狭窄,若有分泌物堵塞或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出现鼻塞情况,吃奶时需通过口鼻呼吸,鼻塞会造成呼吸不畅,从而使婴儿拒绝吃奶。 三、消化不良 4个月婴儿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若喂养不当,如喂养次数过多、奶量不当等,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吐奶等不适症状,导致婴儿不愿吃奶。 四、生理性厌奶期 部分4个月婴儿可能进入生理性厌奶期,此阶段婴儿精神状态通常较为正常,仅表现为对吃奶的兴趣暂时降低,属于正常的生长发育现象。 五、其他疾病影响 若婴儿患有感冒、肺炎等全身性疾病,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这些全身性不适会影响婴儿的食欲,导致其拒绝吃奶。 温馨提示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口腔状况,保持鼻腔通畅,合理安排喂养,避免过度喂养。若婴儿拒绝吃奶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注重婴儿舒适度,同时充分考虑婴儿年龄特点,避免因不当处理延误病情。

    2025-08-08 14:32:32
  • 喂养婴儿奶粉的合适水温是多少

    喂养婴儿奶粉合适水温为40-60℃,水温过低会使奶粉溶解不充分影响婴儿消化吸收,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热敏性营养成分结构与活性,实际操作可用精准水温计测量或开水放置片刻降温后加奶粉搅拌,新生儿要格外谨慎把控水温,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适当调整水温但需保证最终冲调后水温在安全区间。 一、合适水温范围及科学依据 喂养婴儿奶粉的合适水温一般为40~60℃。从科学角度看,水温过低会使奶粉溶解不充分,可能存在未溶解的奶块,影响婴儿消化吸收;而水温过高则会破坏奶粉中如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蛋白质等热敏性营养成分的结构与活性,降低奶粉的营养价值。例如,相关营养研究指出,当水温超过60℃时,部分奶粉中的活性益生菌会失活,同时蛋白质可能发生变性,不利于婴儿摄取全面营养。 二、实际操作注意事项 1.水温测量:建议使用精准的水温计来测量冲调奶粉的水温,确保温度处于40~60℃区间。若没有水温计,可先将开水放置片刻,待水温自然降至40℃左右时再加入奶粉,且加入奶粉后需充分搅拌,观察奶粉是否完全溶解均匀。 2.特殊人群考量:对于新生儿,因其口腔黏膜更为娇嫩,过高水温极易造成黏膜烫伤,过低水温则可能导致奶粉溶解不佳,进而影响消化。家长在冲调时应格外谨慎,严格把控水温。同时,若环境温度较低,可适当将水温调整至略高于60℃但仍需保证最终冲调后水温在安全区间,以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实际喂哺时水温过低。

    2025-08-08 14:32: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