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辉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段明辉,男,主任医师,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真红、血小板增多症等等),Castleman病,POEMS综合征,再障,木村病,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展开
个人擅长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展开
  • a型血与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A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所生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概率各为25%,具体取决于父母的具体基因型。 如果父母A型血的基因为IAIA或IAi,B型血的基因为IBIB或IBi,则子女可能的基因型为IAIB(AB型)、IAi(A型)或IBi(B型),子女血型为AB型或A型或B型的概率均为25%;如果父母A型血的基因为IAi,B型血的基因为IBi,则子女可能的基因型为IAIB(AB型)、IAi(A型)或IBi(B型)或ii(O型),子女血型为AB型、A型、B型或O型的概率分别为25%、25%、25%、25%。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是一种初步的分类方法,不能完全确定个体的遗传特征。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血型鉴定或了解更多关于血型遗传的信息,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或遗传咨询师。此外,血型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也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在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2025-06-11 17:12:35
  • 熊猫血型是什么意思

    熊猫血型罕见,输血困难,需提前鉴定血型并告知医生,孕妇需注意产前检查。 熊猫血型分为Rh阴性和非Rh阴性。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大部分民族的人Rh阳性血型约占99%,Rh阴性血型只占1%左右。如果一个人的血型是Rh阴性,而他(她)的血液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那么他(她)就是熊猫血型。 熊猫血型的人在输血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血液非常罕见,很难找到匹配的供血者。如果需要输血,最好提前进行血型鉴定,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血型,以便医生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熊猫血型的人在生育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胎儿的血型与母亲不同,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此,熊猫血型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熊猫血型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型,需要特别注意输血和生育等问题。如果您是熊猫血型的人,建议您提前了解自己的血型,并咨询医生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2025-06-11 17:11:56
  • 献血后多久可以同房

    献血后多久可以同房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2~3天即可,但具体需因人而异。献血后应注意休息、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献血后,人体会丢失一定量的血液,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在献血后的2~3天内,身体会通过造血机制补充失去的血细胞。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避免剧烈运动:在献血后的几天内,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患有贫血、低血压、心脏疾病等的人群,身体恢复可能会较慢,同房时间也应相应延长。此外,在同房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如果献血后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献血情况。同时,应避免在身体不适时进行同房,以免加重病情。

    2025-06-11 17:11:23
  • 一岁半宝宝贫血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贫血,可根据严重程度采取调整饮食或药物治疗等措施。 一岁半宝宝贫血,需要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轻微贫血,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善。如果贫血较为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一岁半宝宝贫血,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营养摄入不足: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饮食中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就容易导致贫血。 肠道疾病:宝宝患有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贫血。 慢性失血:宝宝患有肛裂、鼻出血等疾病,或者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可能会因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 其他:宝宝患有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总之,一岁半宝宝贫血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等方式,帮助宝宝改善贫血的症状。

    2025-06-11 17:10:56
  • 骨髓捐献有什么危害

    骨髓捐献可能出现骨骼疼痛、疲劳虚弱、感染、免疫抑制等危害,通常轻微且可恢复,医生会评估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骨骼暂时疼痛:在采集骨髓的过程中,捐献者的骨骼部位可能会感到暂时的疼痛。 2.疲劳和虚弱:捐献后可能会感到疲劳和虚弱,这是由于身体在造血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3.感染风险:在采集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如局部感染或败血症。 4.短暂的免疫抑制:捐献骨髓可能会导致短暂的免疫抑制,使身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5.长期影响:长期来看,骨髓捐献对身体的影响较小,但目前还没有长期研究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长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危害通常是轻微的,并且在捐献后会逐渐恢复。骨髓捐献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过程,医生会在捐献前对捐献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捐献的安全性。如果捐献者在捐献后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6-11 17:10: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