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辉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段明辉,男,主任医师,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真红、血小板增多症等等),Castleman病,POEMS综合征,再障,木村病,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展开
个人擅长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展开
  • 失血过多吃什么好

    失血过多后,可通过饮食来补充营养,如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C、B12和叶酸的食物,同时多喝水。但饮食只是辅助治疗,患者还需及时就医,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失血过多后,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营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1.补充蛋白质:失血会导致蛋白质流失,因此需要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等。 2.补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失血过多会导致铁元素缺乏。可以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菠菜等。 3.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红细胞的生成也很重要。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西红柿等,以及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等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4.多喝水:失血会导致身体脱水,因此需要多喝水或其他液体,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饮食只是辅助治疗的一部分,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输血等治疗。同时,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和失血情况不同,饮食调整也应因人而异。如果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8-13 14:50:05
  • o型血b型血能生小孩吗

    o型血和b型血的人可以生孩子,其子女血型可能是o型或b型,也可能是a型或ab型。abo溶血病通常发生在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的情况下,需在孕期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备孕和怀孕期间,夫妻双方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父母血型o+b:子女血型可能为o型或b型; 父母血型o+ab:子女血型可能为a型或b型; 父母血型b+b:子女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 父母血型b+ab:子女血型可能为a型或ab型; 父母血型ab+ab:子女血型可能为a型或ab型; 父母血型ab+b:子女血型可能为ab型或b型。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相同的人结婚并不会增加胎儿出现溶血病的风险。abo溶血病通常发生在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的情况下。如果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其他血型,且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需要在孕期进行抗体效价检测,以评估胎儿发生溶血病的风险。如果抗体效价较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 此外,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夫妻双方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如果有任何疾病,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8-13 14:49:01
  • 血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稀的原因主要包括血容量增加、血细胞减少以及血浆中成分减少等。 血稀即血液稀薄,意味着血液中血细胞含量或各种因子减少从而导致血液浓度降低。具体原因如下: 一、血容量增加: 1.常见于大量饮水或大量输液之后,大量液体进入人体会使血容量增多,进而致使血液浓度下降。 二、血细胞减少: 1.多种贫血会导致,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等引起。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 (3)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寿命缩短。 2.各种恶性肿瘤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发的贫血,像白血病、胃癌和肺癌等。当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数量减少时,就会使血液浓度降低。 三、血浆中成分减少: 1.如凝血因子减少。 2.纤维蛋白原减少,即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患者出现血稀后,可能伴随头晕乏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建议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积极开展治疗。 总之,血稀有多种原因,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2025-08-13 14:48:28
  •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有对因治疗、药物治疗、脾切除术和其他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分升血小板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其他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注意休息和避免受伤。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使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白血病需要进行化疗、放疗等。 2.药物治疗: 升血小板药物:如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等。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如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等。 3.脾切除术: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4.其他治疗: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严重减少且有出血风险的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其他相关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果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血液科医生。

    2025-08-13 14:47:29
  • 血细胞的组成有哪些

    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发育和成熟过程即造血过程。这三种血细胞均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一、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类细胞比例各异。白细胞主要承担机体防御功能,在出现炎症和免疫反应时会有波动。临床上常依据白细胞数目及各种分类细胞的比例来判定感染的类型与程度。 1.中性粒细胞:在防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 2.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反应等相关。 3.嗜碱性粒细胞:参与某些免疫过程。 4.单核细胞:能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 5.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等,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二、红细胞:其内部的主要蛋白质为血红蛋白,这是评估贫血的关键指标。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三、血小板:体积小且无核,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通过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等特性来促进凝血和止血。 总之,血细胞的各类组成部分各司其职,共同保障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健康状态。

    2025-08-13 14:4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