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坡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泌尿外科学博士,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协和医学院和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交流学习。长期从事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研究,尤其擅长泌尿系肿瘤的微创及综合治疗。入选2017年度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学科新星”。曾获得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讲课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已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和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部。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展开
  • 前列腺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前列腺钙化灶是前列腺组织内钙盐沉积现象可通过影像观察其形成与前列腺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前列腺炎愈合后瘢痕形成、前列腺管堵塞有关超声表现为前列腺内单个或多个点状片状强回声伴或不伴声影CT表现为高密度影无明显症状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伴有其他疾病时需针对相关疾病评估处理中老年男性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应定期检查有前列腺炎病史者需留意排尿情况及时就医。 一、定义 前列腺钙化灶是指前列腺组织内发生钙盐沉积的现象,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观察到前列腺内存在强回声或高密度的病灶。 二、形成原因 1.前列腺组织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会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细胞代谢等过程可能导致钙盐异常沉积形成钙化灶,这在中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 2.慢性前列腺炎愈合后瘢痕形成:既往发生过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消退后局部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纤维组织增生,伴随钙盐沉积形成钙化灶,有前列腺炎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前列腺钙化灶。 3.前列腺管堵塞:前列腺腺管堵塞时,腺体内的分泌物等物质排出不畅,长期积累可能促使钙盐沉积,进而形成钙化灶。 三、影像学表现 以超声检查为例,前列腺钙化灶表现为前列腺内单个或多个点状、片状强回声,后方可伴有或不伴有声影;CT检查则表现为前列腺内高密度影。 四、临床意义 1.无明显症状时:单纯的前列腺钙化灶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钙化灶有无变化即可。 2.伴有其他疾病时:若前列腺钙化灶伴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会出现相应疾病的症状,如前列腺炎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前列腺增生可能有排尿困难等表现,此时需要针对相关疾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相应处理。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钙化灶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关注前列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排尿异常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2.有前列腺炎病史人群: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者,需更加留意自身排尿等情况,因为此类人群前列腺钙化灶出现几率相对较高,若出现排尿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前列腺炎复发或伴随其他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评估处理。

    2025-10-13 10:52:36
  • 包皮手术后怎么上厕所

    包皮手术后上厕所需注意:排尿前清洁双手、放松心态;排尿时可选站立或坐姿,避免压迫手术部位;排尿后清洁会阴部、保持伤口干燥;出现排尿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排尿困难等特殊情况要对应处理。 一、排尿前准备 1.清洁双手:包皮手术后上厕所前要认真清洁双手,防止细菌污染伤口。这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家长要协助其做好手部清洁,因为儿童手部容易接触到外界细菌,若不清洁直接接触伤口可能引发感染。 2.放松心态: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尽量放松心态,避免因紧张导致排尿困难。紧张可能会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的难度。 二、排尿时注意事项 1.姿势选择 站立排尿:成人一般可采取站立排尿姿势,但要注意避免尿液污染伤口。可微微前倾身体,让尿液自然排出,同时尽量使身体与手术部位保持一定角度,防止尿液直接冲击伤口。儿童站立排尿时,家长可适当协助固定身体,保持正确姿势。 坐姿排尿:对于行动不便的成人或儿童,可采取坐姿排尿。坐在马桶上时,要注意保持伤口部位的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尿液中。 2.避免压迫:排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压迫手术部位,尤其是儿童,要确保内裤宽松,不要让内裤摩擦到手术区域,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三、排尿后护理 1.清洁会阴部:排尿结束后,要用干净的湿巾或棉球轻轻擦拭会阴部,从前往后擦拭,防止肛门细菌污染尿道和手术伤口。对于儿童,家长要轻柔操作,动作要温和,避免引起儿童不适。 2.保持伤口干燥:擦拭后可让会阴部适当通风干燥,或者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吸干多余水分,但要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伤口部位。成人可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儿童则要选择棉质、宽松的尿布或内裤,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清洁,有利于伤口愈合。 四、特殊情况处理 1.排尿疼痛:如果排尿时出现轻微疼痛,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放松心态等方式缓解。但如果疼痛较为剧烈或持续不缓解,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等异常情况。 2.排尿困难:若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首先要再次放松心态,尝试调整排尿姿势。如果仍然无法排尿,成人可通过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的方法,儿童则需要家长更加耐心地安抚,必要时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因长时间憋尿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等不良后果。

    2025-10-13 10:51:55
  • 慢性膀胱炎多长时间能治好

    慢性膀胱炎治疗时长个体差异大,受基础健康状况、病原体类型、易感因素等影响,一般需数周甚至数月,一般治疗持续数周,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需1-2周或更长,儿童、女性、男性患者治疗时长也受自身情况影响。 影响治疗时长的因素 基础健康状况:若患者本身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得膀胱炎的治疗难度增加,治疗周期可能会延长。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不利于对细菌的清除,从而导致慢性膀胱炎恢复时间变长。 病原体类型: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慢性膀胱炎治疗周期有差异。如果是由特殊耐药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膀胱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易感因素:存在膀胱结石、尿路畸形等易感因素时,会干扰膀胱炎的治疗进程。比如膀胱结石会持续刺激膀胱黏膜,导致炎症难以消退,需要先处理结石等易感因素,之后再进行膀胱炎的治疗,整体治疗时长会相应延长。 治疗方法及对应大致时长 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刷尿道的作用,一般需要持续数周,通过这种非药物的方式来促进病情恢复,但单纯依靠一般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治愈慢性膀胱炎,往往需要结合药物等其他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一般需要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慢性膀胱炎,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通常需要1-2周,但如果病情容易反复,可能需要延长至数周。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慢性膀胱炎时需更加谨慎。儿童慢性膀胱炎治疗时长也受上述因素影响,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一般治疗周期可能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也是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通常也需要数周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女性患者由于解剖结构特点,相对男性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在治疗慢性膀胱炎时,除了遵循一般的治疗原则外,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长,男性患者若发生慢性膀胱炎,也需要针对自身情况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时长同样因个体差异而异。

    2025-10-13 10:50:50
  • 尿路感染尿血怎么办

    尿路感染尿血需先明确病因,通过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一般治疗要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休息;药物治疗根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特殊人群如儿童要保持会阴清洁、观察精神体温,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要控基础病、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 一、明确病因诊断 尿路感染尿血首先需明确病因,可通过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尿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尿细菌培养若发现致病菌可确定感染类型,如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尿路感染尿血病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与尿路畸形等因素相关,成年人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如饮水少、不注意会阴卫生等)、性生活等有关,老年人群可能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影响尿液排出而引发感染。 二、一般治疗措施 增加水分摄入: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左右,这对各年龄人群都适用,尤其能促进儿童尿液排出,减少细菌滋生。 注意休息: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来对抗感染,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充足休息都有利于身体恢复。 三、药物治疗选择 抗生素应用: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对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常用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但需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一般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孕妇则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尿血时,要特别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尿布,因为儿童尿路短且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清洁会阴可有效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发生尿路感染尿血时,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监测胎儿情况,因为孕妇的健康状况关系到胎儿的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尿路感染尿血时,要同时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血糖等指标,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尿路感染情况。并且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时需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13 10:49:07
  • 阴茎短小,割包皮后还能长吗

    阴茎发育与性激素水平、遗传等有关,割包皮不直接促其生长,影响阴茎发育的因素有遗传、性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疾病等,儿童青少年阴茎异常短小要就医,成年男性阴茎短小可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正规治疗方法。 一、正常阴茎发育的生理基础 阴茎的发育主要与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以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在青春期前,阴茎的发育较为缓慢,进入青春期后,随着雄激素水平的显著升高,阴茎会迅速生长发育。正常情况下,男性阴茎在疲软状态下长度一般为4-10厘米,勃起状态下长度为8-18厘米。 二、割包皮对阴茎生长的影响 割包皮本身并不会直接促使阴茎再次生长发育。包皮环切术主要是针对包皮过长或包茎等情况进行的手术,其作用在于解除包皮对阴茎头的束缚,减少包皮炎、阴茎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它并不影响阴茎的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调节和生理结构基础。也就是说,割包皮后,阴茎不会因为这个手术而发生长度上的实质性增长。 三、影响阴茎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决定了阴茎发育的基本模式和最终可能达到的大小范围。如果家族中男性阴茎发育普遍较小,那么个体阴茎发育较小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性激素水平:青春期时雄激素分泌不足会严重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导致阴茎短小。例如,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等疾病会使雄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阴茎发育。 3.营养状况:在生长发育阶段,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对于包括阴茎发育在内的身体各部分发育至关重要。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性激素的合成以及身体整体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阴茎短小。 4.疾病因素: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减退症等,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从而干扰阴茎的正常发育;阴茎本身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疾病也会导致阴茎短小。 四、特殊人群情况提示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家长应密切关注其阴茎发育情况。如果儿童在青春期前阴茎就明显短小,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等问题。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要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对于成年男性,如果存在阴茎短小的困扰,应理性看待,可通过咨询专业医生,了解医学上针对阴茎短小的正规治疗方法,如阴茎延长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人群和风险,需谨慎考虑。

    2025-10-13 10:48: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