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坡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泌尿外科学博士,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协和医学院和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交流学习。长期从事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研究,尤其擅长泌尿系肿瘤的微创及综合治疗。入选2017年度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学科新星”。曾获得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讲课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已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和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部。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展开
  • 假性包皮过长需要割吗

    假性包皮过长是否割除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卫生状况良好无不适、无症状老年人群可无需割除;反复炎症感染、影响排尿、有心理负担则建议割除,需医生评估后给个体化建议。 一、无需割除的情况 1.卫生状况良好且无不适:若能经常上翻清洗,保持阴茎头局部清洁,且没有因包皮过长引发炎症、感染、排尿困难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假性包皮过长可以不进行手术。例如一些青春期前的儿童,可能存在生理性的假性包皮过长,只要注意局部清洁,随着生长发育,部分情况可能会改善,就无需急于手术。对于成年男性,如果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日常可以轻松上翻包皮清洁,且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也可不考虑手术。 2.无症状的老年人群:老年男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若假性包皮过长没有导致明显的局部刺激、感染等问题,也可以选择不手术,以保守观察为主,重点关注局部清洁即可。 二、建议割除的情况 1.反复发生炎症感染:当假性包皮过长导致阴茎头炎、包皮炎反复发生时,由于包皮内板可分泌一些物质,加上污垢积聚,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引发炎症,这种情况下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比如有的男性频繁出现包皮红肿、疼痛、瘙痒、有异常分泌物等情况,经药物治疗后仍易复发,此时手术切除过长的包皮可去除诱因,减少炎症复发。 2.影响排尿功能:极少数假性包皮过长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排尿,导致排尿不畅等问题,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考虑手术解决。例如部分男性因包皮过长导致尿液残留,长期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通过手术切除过长包皮可改善排尿状况。 3.存在心理负担:如果患者因为假性包皮过长而产生明显的心理压力,比如影响性生活自信等,在充分沟通评估后,也可以考虑手术。例如一些男性因为担心包皮问题影响性生活质量,产生焦虑情绪,经医生评估后,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 总之,对于假性包皮过长是否需要割除,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卫生状况、是否有不适症状、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由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后给出个体化的建议。

    2025-10-13 10:10:41
  • 十岁儿童隐匿阴茎怎么办

    十岁儿童隐匿阴茎需先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若情况轻可观察随访并注意局部清洁等;若影响排尿或反复感染等则建议手术,手术时机综合评估后进行,方式是分离白膜与皮肤并整形,术后要注意护理康复及心理疏导,家长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由医生据情况制定合适诊疗方案以保障孩子健康。 一、明确诊断 隐匿阴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及畸形性疾病,十岁儿童出现隐匿阴茎首先要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等方式来确定病情程度等情况。 二、非手术干预情况 如果隐匿阴茎情况较轻,不影响排尿等基本功能,且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等,可先观察随访。因为部分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可能会有一定改善,但要密切关注阴茎发育及相关功能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穿着宽松的衣物,减少对阴茎局部的压迫等。 三、手术干预情况 1.手术时机选择:当隐匿阴茎影响到排尿、存在反复感染等情况时,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等因素,通常会在孩子身体发育较好、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2.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是将隐匿的阴茎海绵体白膜与皮肤分离,使阴茎海绵体充分显露,然后进行皮肤的整形等操作。手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生操作,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四、术后护理与康复 手术之后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换药等处理,避免孩子搔抓手术部位。同时,要让孩子适当休息,减少剧烈活动等,防止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阴茎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且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因为手术可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要让孩子正确看待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康复等。 十岁儿童出现隐匿阴茎时,家长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无论是观察随访还是手术治疗等,都要以保障孩子健康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等因素来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3 10:09:05
  • 割包皮适合的年龄

    不同年龄段男性包皮环切术的考虑情况不同,新生儿期一般不建议过早手术,特殊严重情况除外;幼儿期1-3岁,有反复炎症等可考虑;学龄前期4-6岁,有排尿异常等可考虑;学龄期及以后7岁以上直至成年,存在包茎影响生活等可考虑,特殊病史儿童及有基础疾病成年男性需评估,且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要注意生殖器局部清洁卫生。 幼儿期 1-3岁左右的幼儿,若存在包茎且反复出现包皮炎、尿路感染等情况,可考虑进行包皮环切术。此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相对婴儿期有所改善,对手术的耐受性也有所提高,但仍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包皮的具体状况、幼儿的全身健康情况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包茎,没有反复炎症等问题,也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因为部分幼儿的包茎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改善。 学龄前期 4-6岁的儿童,这个时期儿童的配合度相对提高,对于一些因包茎导致排尿异常、反复感染等情况的,可考虑手术。此时手术可以减少包皮问题对儿童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比如避免反复炎症对泌尿系统的潜在不良影响等。但如果包皮情况相对稳定,也可以继续观察到学龄期。 学龄期及以后 7岁以上直至成年,如果存在包茎影响正常生活,如排尿明显变细、反复包皮龟头炎发作等,都可以考虑进行包皮环切术。对于成年男性,若存在包茎或包皮过长带来反复感染、性生活不适等问题,也可以通过手术解决。不过,成年男性手术相对幼儿等年龄段在术后恢复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术后恢复时间可能相对稍长等,但总体来说也是安全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儿童,如存在出血性疾病等,需要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评估手术时机;对于成年男性,如果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也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由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同时,不同性别在此方面主要是男性需要关注包皮相关问题,女性不存在包皮环切的问题。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哪个年龄段,保持生殖器局部清洁卫生对于包皮相关问题的预防和康复都很重要。

    2025-10-13 10:04:12
  • 睾丸切除术是大手术吗

    睾丸切除术是否为大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判断,从手术规模看一般属中等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从手术风险有全身和局部风险;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年轻患者耐受强但需关注心理,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病风险高且术后护理精细。 睾丸切除术从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等角度来看,一般属于中等规模的手术,但具体是否为“大手术”会因多种因素有所不同。从手术范围来讲,它是将睾丸及相关附属结构进行切除的操作。手术时长通常在1-2小时左右,不过这也会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如是否存在粘连等情况)、手术方式(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等)等影响。 手术风险角度 全身风险:手术存在一定的全身麻醉风险,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麻醉相关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麻醉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在麻醉诱导或维持过程中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情况。 局部风险:局部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出血可能导致阴囊血肿形成,影响术后恢复;感染则会引起切口红肿、疼痛,甚至发热等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更高,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年轻患者:相对来说身体状况较好的年轻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通常较强,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注意术后心理方面的影响,因为睾丸切除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冲击,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予心理支持。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手术风险相对更高。在围手术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相关风险。同时,术后的护理也需要更加精细,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术后活动相对较少,发生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

    2025-10-13 10:02:46
  • 尿常规白细胞500严重吗

    尿常规白细胞500远超正常范围,提示存在较为明显泌尿系统炎症等严重问题,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所致,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不同病史的患者情况有别,需进一步行尿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泌尿系统病变,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可能的疾病及相关情况 泌尿系统感染: 年龄因素: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有关,如小女孩尿道短,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白细胞异常升高;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也较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要重视。 性别因素:女性在生理结构上尿道短而直,比男性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当女性尿常规白细胞500时,需考虑膀胱炎等女性常见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生活方式: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饮水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而导致白细胞异常增多。例如,一些不爱喝水的人,尿液冲刷细菌的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泌尿系统滋生繁殖,引发感染。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结石会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出现白细胞升高;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也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常规白细胞异常。 进一步检查及意义 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便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如果培养出大肠杆菌,那么在选择抗生素时可以优先考虑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畸形等病变。比如超声可以发现肾脏是否有结石、肾盂是否有积水等情况,对于明确白细胞升高的病因很有帮助。 总之,尿常规白细胞500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年龄、性别、有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需要综合考虑各自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处理。

    2025-10-13 10:01: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