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坡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泌尿外科学博士,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协和医学院和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交流学习。长期从事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研究,尤其擅长泌尿系肿瘤的微创及综合治疗。入选2017年度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学科新星”。曾获得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讲课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已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和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部。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的微创和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治。展开
  • 男人的包皮为什么会过长

    包皮过长的相关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有直系亲属包皮过长时概率相对高)、阴茎发育异常(胚胎发育中阴茎发育异常可致)、疾病影响(某些泌尿系统疾病间接导致),儿童有生理性包皮覆盖阴茎头情况,一定年龄后仍未退缩可能是病理性,成年男性包皮过长有不良影响需考虑处理措施。 阴茎发育异常 在男性胚胎发育时期,如果阴茎的发育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包皮过长。例如,阴茎在生长过程中,包皮的生长与阴茎体的生长不同步,包皮的生长相对过多,就可能出现包皮过长的现象。 疾病影响 某些泌尿系统的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包皮过长相关情况。比如,患有阴茎头炎等疾病时,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包皮口粘连、狭窄,进而影响包皮的正常退缩,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包皮过长,但实际上可能是炎症导致的继发性改变。 生活方式因素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包皮的状态产生影响。例如,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包皮垢堆积,反复刺激包皮和阴茎头,可能会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包皮的正常功能和形态,但这更多是在已经存在包皮过长基础上加重局部问题,而不是直接导致包皮过长的原因。不过长期不注意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包皮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包皮通常会覆盖阴茎头,这是一种生理性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阴茎逐渐发育,包皮多可自行退缩,显露阴茎头。但如果到了一定年龄(如5-6岁后)包皮仍不能退缩显露阴茎头,则可能属于病理性包皮过长,需要关注并及时就医评估。对于成年男性,如果存在包皮过长情况,可能会影响个人卫生清洁,增加阴茎头炎、尿道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能在性生活中带来一些不便或影响性伴侣的健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包皮环切等处理措施。

    2025-10-13 09:42:20
  • 前列腺炎治疗周期多久

    前列腺炎治疗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需2-4周左右,复杂或有并发症者可能延长,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周期长,需4-12周甚至更长,合并基础疾病者会延长;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周期差异大,数周到数月不等,需患者配合调整生活方式,老年患者因机能下降等治疗周期可能更长且需综合其他前列腺疾病情况治疗。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2-4周左右。但如果病情较为复杂或有并发症,治疗周期可能会延长。例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然后过渡到口服抗生素,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一般也会遵循上述抗生素治疗的大致时间框架,但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12周甚至更长时间。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治疗方法,如α受体阻滞剂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成年男性,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久坐、规律作息等,这些都会影响治疗周期。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治疗周期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整体恢复能力。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周期差异较大,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不等。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避免辛辣饮食、规律性生活等。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治疗周期可能会比年轻患者长一些,同时要注意合并前列腺增生等其他前列腺相关疾病的情况,综合进行治疗和监测。

    2025-10-13 09:40:57
  •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病因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与解剖结构因素、静脉瓣功能异常、生活方式因素、疾病因素有关,解剖结构上精索内静脉走行及汇入特点致左侧易发病;静脉瓣发育不全或功能不良会致血液逆流引发;长期站立等生活方式及相关疾病可压迫或影响回流诱发。 静脉瓣功能异常 精索静脉内的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逆流。如果静脉瓣发育不全或功能不良,就会导致血液逆流,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精索静脉曲张。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的男性都可能出现,若有相关家族史,可能因遗传因素导致静脉瓣功能异常的概率增加。对于有家族史的男性儿童,虽然发病概率相对较低,但也需关注其相关情况,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在早期就埋下隐患。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站立工作的男性,由于重力作用,会使精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容易诱发精索静脉曲张,这种情况在成年男性中较为常见。而对于儿童,如果存在长期过度哭闹、腹压异常增高等情况,也可能影响精索静脉的回流,虽然概率相对成年男性低,但也是潜在的诱发因素。此外,过度运动、肥胖等也可能通过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等机制,增加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风险。肥胖男性体内激素代谢等可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精索静脉的状态;过度运动若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局部静脉压力变化。 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如腹膜后肿瘤、肾肿瘤等,这些肿瘤可压迫精索内静脉,引起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精索静脉曲张。对于患有此类肿瘤性疾病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出现精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而对于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血液循环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全身血液回流,也可能间接影响精索静脉的回流,增加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可能性。

    2025-10-13 09:39:58
  • 急性膀胱炎 主要症状

    急性膀胱炎主要症状有尿频(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有强烈排尿冲动且难控制)、尿痛(排尿时尿道和膀胱部位有疼痛不适感)、血尿(部分患者尿液带粉红色或红色)、下腹部不适(耻骨上区域有坠胀、疼痛等不适感)。 尿频: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膀胱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从而使排尿反射频繁发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要求排尿,成人则会自觉排尿间隔时间很短。 尿急:患者往往有强烈的排尿冲动,很难控制,常常迫不及待地要排尿,稍一迟疑就可能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这是由于膀胱炎症刺激尿道括约肌等相关结构,使得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尿急症状。 尿痛:在排尿时会感觉尿道、膀胱部位有疼痛不适感,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感、刺痛等。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尿液刺激炎症部位引起疼痛。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出现尿痛症状,而男性相对来说尿痛症状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同样存在。 血尿:部分患者尿液可呈现粉红色、红色等,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出现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导致血尿。血尿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血尿可能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重度血尿则尿液外观明显发红。儿童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时,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下腹部不适:患者下腹部会有坠胀、疼痛等不适感,位置一般在耻骨上区域。这是由于膀胱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下腹部出现不适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下腹部的不适,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情况,需要家长细心观察。

    2025-10-13 09:37:19
  • 支原体尿路感染途径

    支原体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和淋巴道感染。上行感染中女性因尿道短宽且近肛门易受影响,男性尿道长但结构异常或不注意卫生也可感染;血行感染是其他部位支原体感染病灶通过血液循环传播;淋巴道感染是盆腔、腹腔等部位支原体感染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泌尿系统。 一、上行感染 女性方面:女性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肠道中的支原体容易通过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发尿路感染。例如,女性不注意会阴部卫生,尤其是在经期、性生活后等情况,更容易让支原体从尿道侵入。对于有妇科炎症的女性,阴道内的支原体可能会蔓延至尿道导致感染。 男性方面:男性尿道相对较长,但如果存在尿道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等情况,支原体也可能从尿道外口逆行向上感染泌尿系统。另外,男性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使支原体有机会上行感染。 二、血行感染 全身情况影响:当人体其他部位存在支原体感染病灶时,支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泌尿系统引发感染。例如,支原体肺炎患者,支原体可通过血液运输到达泌尿系统,从而引起支原体尿路感染。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血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阻止支原体在血液中的播散。 三、淋巴道感染 淋巴系统关联:盆腔、腹腔等部位的支原体感染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泌尿系统。比如盆腔炎症时,支原体可能通过淋巴管侵入泌尿系统,引发支原体尿路感染。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的人群,淋巴道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因为手术或炎症可能破坏淋巴系统的屏障功能,使得支原体更容易通过淋巴道传播到泌尿系统。

    2025-10-13 09:36: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