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斌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管内肿瘤、囊肿等);脊髓空洞症和Chiari畸形;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神外)专业,博士毕业后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在山东大学期间师从神经外科专家孙炜、庞琦教授,先后在山大二院、省立医院学习。博士在读期间受国家留学委奖学金资助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研究所学习。工作后顺利完成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神经外科),主要从事椎管内肿瘤、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以及颅脑外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管内肿瘤、囊肿等);脊髓空洞症和Chiari畸形;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脑膜瘤的病因是什么

    脑膜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部分脑膜瘤具遗传倾向,特定基因变异可致发病风险升高;颅脑外伤后修复异常可能增加发病几率;长期辐射暴露会损伤脑膜细胞DNA致无序增殖从而增加风险;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与之有关,其受体可刺激脑膜细胞增殖;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间接影响脑膜瘤发生。 颅脑外伤 头部受到严重外伤后,脑膜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在后续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的细胞增殖,从而增加脑膜瘤发生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头部外伤史的人群中脑膜瘤的发病几率比无外伤史人群略高。不过,并不是所有头部外伤的患者都会发展为脑膜瘤,外伤只是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外伤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变化等多种因素对脑膜组织细胞的影响。 辐射暴露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是脑膜瘤的一个明确危险因素。例如,接受头部放疗的肿瘤患者,在放疗后的若干年中,脑膜瘤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辐射能够导致脑膜细胞的DNA发生损伤,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增殖调控机制,使得细胞发生无序的增殖,逐渐形成脑膜瘤。职业因素中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下的人群,如放射科工作人员等,相较于普通人群脑膜瘤的发病风险也会升高。 激素水平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脑膜瘤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刺激脑膜细胞的增殖。在女性的生理期、孕期以及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情况下,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例如,育龄期女性脑膜瘤的发病情况可能与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一定关联,而一些长期服用雌激素相关药物的女性,脑膜瘤的发病风险也可能增加。 其他因素 某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膜瘤的发生。例如,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人群,由于机体对异常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下降,可能更容易让脑膜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形成肿瘤。此外,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虽然目前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整体代谢和内环境稳定,间接增加脑膜瘤的发病风险。

    2025-09-29 10:42:10
  • 小脑肿瘤如何检查

    小脑肿瘤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初步筛查,头颅MRI优势更明显)、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在怀疑有脑脊液播散时进行)、其他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发现共济失调等表现,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各自特点,病理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头颅MRI:相较于头颅CT,头颅MRI对小脑肿瘤的诊断更具优势。它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小脑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解剖关系,尤其是对肿瘤的边界、内部结构以及是否侵犯周围血管、神经等情况显示得更为清楚。例如,对于一些囊性肿瘤、脑干或小脑实质内的肿瘤,MRI能更好地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在不同年龄阶段,小脑肿瘤的MRI表现也各有特点,比如成人的小脑胶质瘤和儿童的小脑肿瘤在MRI信号等方面会有不同表现。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当怀疑小脑肿瘤伴有脑脊液播散等情况时会进行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含量、糖含量等指标。如果是髓母细胞瘤等肿瘤,可能会出现脑脊液中肿瘤细胞阳性等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时需要注意穿刺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儿童进行腰椎穿刺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发生并发症。 其他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反射等情况。小脑肿瘤患者通常会有共济失调的表现,如行走不稳、指鼻试验不准确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时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为年龄小,配合度低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医生更耐心地进行检查和评估。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小脑肿瘤的金标准。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然后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例如,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是哪种细胞类型的肿瘤等。不同病理类型的小脑肿瘤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病理检查对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获取病理组织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确保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病理组织用于检查。

    2025-09-29 10:40:58
  • 脑膜瘤手术一般要多久

    脑膜瘤手术时长受肿瘤大小、位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小型脑膜瘤手术通常2-4小时,中型3-6厘米的4-6小时,大型大于6厘米的超6小时,儿童患者手术因结构脆弱等可能略长,老年患者因基础病多手术时间可能延长且术后恢复慢。 不同情况下脑膜瘤手术时间的大致范围 小型脑膜瘤手术时间:当脑膜瘤直径小于3厘米,且位置相对表浅,比如大脑半球非功能区的脑膜瘤,手术时间通常在2-4小时。这是因为肿瘤较小,与周围重要结构的粘连相对较少,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能够较为迅速地完整切除肿瘤。 中型脑膜瘤手术时间:直径在3-6厘米之间的脑膜瘤,手术时间一般在4-6小时。这个大小的肿瘤已经有一定的体积,需要更仔细地分离肿瘤与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结构,以避免损伤重要组织,所以手术时间会比小型脑膜瘤长一些。 大型脑膜瘤手术时间:直径大于6厘米的脑膜瘤,手术时间可能会超过6小时。由于肿瘤体积大,与周围重要结构紧密粘连,手术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逐步分离肿瘤,并且要时刻警惕保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因此手术时间会显著延长。 特殊人群脑膜瘤手术时间的特点 儿童脑膜瘤患者:儿童脑膜瘤患者由于其颅骨尚未完全发育,肿瘤周围的解剖结构相对更脆弱,手术操作需要更加轻柔、精细。而且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低,手术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确保手术区域的暴露和操作的准确性,所以手术时间可能会比成人脑膜瘤患者略长,一般可能在3-7小时左右,但具体还需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儿童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对较少,但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恢复以及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老年脑膜瘤患者:老年脑膜瘤患者往往合并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血压波动、心肺功能变化等情况。这就使得手术操作需要更加谨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时间,一般手术时间可能在4-8小时左右。并且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多的术后护理来促进康复。

    2025-09-29 10:39:18
  • 对冰雪项目造成颅脑损伤怎么处理

    颅脑损伤急救首先要初步评估生命体征,无意识呼吸心跳骤停则心肺复苏,头部明显出血用敷料压迫止血且不随意移除嵌入异物,保持头部稳定固定,疑似颈椎损伤专人固定颈部;转运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平稳搬运保持头部与身体水平,疑似颈椎损伤严格固定颈部;到达医院行头颅CT等检查明确损伤类型,脑震荡卧床观察,颅内血肿等需手术则安排,对症支持处理;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轻柔急救转运,老年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女性关注心理支持,既往颅脑病史者需综合评估既往病史调整方案。 一、现场初步评估与急救 1.生命体征初步检查:立即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心跳情况,若患者无意识、呼吸心跳骤停,迅速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2.出血与异物处理:若头部有明显出血,用干净敷料压迫止血,切勿随意移除嵌入头部的异物,以防加重损伤。3.头部固定:保持患者头部稳定,避免晃动,可用硬板等工具固定头部,防止二次损伤,疑似颈椎损伤者需专人固定颈部。 二、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转运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使用担架平稳搬运患者,保持头部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避免颠簸。对于疑似颈椎损伤者,严格固定颈部,确保转运安全。 三、到达医院后的诊断与治疗 1.影像学检查:尽快行头颅CT等检查,明确颅脑损伤类型(如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2.对症治疗:脑震荡患者需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颅内血肿等需手术情况及时安排手术;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者给予对症支持(如脱水降颅压,不提及具体药物)。 四、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颅骨及脑组织发育未完全,颅脑损伤后易出现脑水肿,现场急救需轻柔,转运时更需谨慎。 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快,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与颅脑损伤的相互影响。 女性患者: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颅脑损伤处理原则同一般人群,但需关注心理影响,给予心理支持。 既往颅脑疾病病史患者:颅脑损伤可能加重原有病情,诊断治疗时需综合评估既往病史对当前病情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

    2025-09-29 10:37:30
  • 1岁儿童脑瘤的早期症状

    1岁儿童患脑瘤可能出现头围异常增大、喷射性呕吐、精神状态改变、视力问题、肢体运动异常、抽搐发作等表现,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同时注意护理安全,诊断治疗要考虑儿童特殊生理特点。 1.头围异常增大 对于1岁的儿童,正常头围增长有一定规律,若脑瘤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情况,可能出现头围异常增大。因为儿童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会使头围不断增大,这是较为典型的早期表现之一,需要密切关注头围的测量情况,与正常生长曲线对比。 2.呕吐 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1岁儿童不会准确表达头痛等不适,往往以呕吐为较突出的表现,且呕吐与进食关系不大,可能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 3.精神状态改变 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因为脑瘤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儿童整体的精神状态与平时相比有明显差异,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不爱玩耍、嗜睡等。 4.视力问题 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球活动异常等。如果脑瘤压迫视觉中枢或视神经等结构,会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和视觉功能,表现为不能准确追踪物体、眼睛斜视等情况。 5.肢体运动异常 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运动不灵活等。当脑瘤影响到脑部控制运动的区域时,会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比如一侧手臂或腿部活动减少、运动不协调等。 6.抽搐发作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抽搐症状,这是因为脑瘤刺激大脑皮层,导致异常放电引起癫痫发作。1岁儿童抽搐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1岁儿童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颅CT、MRI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脑瘤等病变。同时,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安全,避免因肢体运动异常等情况发生意外,并且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由于1岁儿童身体各方面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诊断和后续处理中都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殊生理特点,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2025-09-29 10:33: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