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斌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管内肿瘤、囊肿等);脊髓空洞症和Chiari畸形;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神外)专业,博士毕业后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在山东大学期间师从神经外科专家孙炜、庞琦教授,先后在山大二院、省立医院学习。博士在读期间受国家留学委奖学金资助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研究所学习。工作后顺利完成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神经外科),主要从事椎管内肿瘤、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以及颅脑外伤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管内肿瘤、囊肿等);脊髓空洞症和Chiari畸形;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烟雾病怎么做康复

    烟雾病主要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这两种方式。 一、内科治疗:这属于保守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烟雾病症状不太严重的情形。主要是通过让患者服用扩血管或抗血小板药物,从而起到预防脑梗塞发生的作用。不过,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保守的内科疗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二、外科治疗:当前,脑血管重建术是烟雾病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该术式又可分为直接血管重建术和间接血管重建术。1.直接血管重建术是将大脑中动脉和颞浅动脉进行吻合,这样能够即刻改善大脑供血不足的状况。2.间接血管重建术比如颞肌贴敷等治疗方法,其是通过增加脑部的血流来实现治疗目标。此外,还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的联合疗法,以此来确保搭桥术后血供得到改善。 总的来说,对于烟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内科治疗有其局限性,外科治疗中的脑血管重建术尤其是多种方式的结合运用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5-06-11 17:11:00
  • 中间清醒期的颅脑损伤常见于

    中间清醒期的颅脑损伤常见于对冲性颅脑损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等原因引起,患者受伤后可出现短暂昏迷,随后意识清醒或好转,但不久后又出现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冲性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等,受伤后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昏迷,随后意识清醒或好转,但不久后又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肢体偏瘫等。 对于怀疑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外伤。对于老年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应更加小心,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如果发生颅脑损伤,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11 17:09:13
  • 垂体瘤术后怎么保养

    垂体瘤术后保养主要包括饮食管理、鼻腔管理、药物维持这三方面。 一、饮食管理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米糊、面条等。辛辣刺激和海鲜类食物先避免食用,以防出现过敏反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水果等。做到不暴饮暴食,按时且定点定量进餐。 二、鼻腔护理 如果垂体瘤手术是经鼻蝶手术,术后要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咳嗽和擤鼻涕。若有鼻出血情况,要及时进行压迫止血。 三、药物维持 继续口服降压、降血脂药物,如非诺贝特或阿托伐他汀钙片来降血脂。有甲减的患者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高泌乳素患者应口服普拉克索。同时要定期复查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以便及时调整药物。 总之,垂体瘤术后做好这些保养措施,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患者及家属要予以重视并认真执行。

    2025-06-11 17:06:44
  • 老人脑积水怎么治疗

    老人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脑脊液引流、神经内镜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1.病因治疗:针对脑积水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脑部肿瘤、感染等。 2.脑脊液引流:通过手术或内镜将脑积水患者脑室内的脑脊液引流到体外,以减轻脑积水对脑组织的压迫。 3.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这种手术通过在第三脑室底部建立一个人工通道,使脑脊液能够正常循环,从而缓解脑积水。 4.神经内镜下脑室内肿瘤切除术:对于脑积水合并脑室内肿瘤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以缓解脑积水。 5.脑室腹腔分流术:将脑脊液通过分流装置引流到腹腔,以减轻脑积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6-11 17:03:31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引流管通畅,控制引流速度,观察引流液,更换敷料,注意体位,拔管护理。特殊人群需根据情况调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导管打折、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2.控制引流速度 根据医嘱调节引流速度,避免引流过快过多,引起颅内压过低。 3.观察引流液颜色、量 正常引流液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如出现血性引流液,应及时通知医生。 4.更换敷料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更换。 5.注意体位 患者头部应保持平卧位或头高足低位,避免剧烈运动。 6.拔管护理 拔管前应夹闭引流管1~2天,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升高症状,拔管后应按压穿刺点1~2分钟,防止出血。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昏迷患者等,护理要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025-04-28 15:03: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