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叶梅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贺良骨质疏松知名专家团队成员。临床上,致力于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的研究,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护。展开
个人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展开
  • 中药甘草的作用与功效

    甘草具有抗炎、镇咳祛痰、调节免疫系统、保护消化系统和解毒等作用。抗炎方面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镇咳祛痰可作用中枢及促进痰液稀释排出;对免疫系统双向调节;保护消化系统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和抑制胃酸分泌;有一定解毒作用可降低毒物毒性或促其代谢排出,但严重中毒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特点在相关作用的表现和应用上有差异需分别考量。 一、抗炎作用 甘草中的有效成分如甘草酸等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研究表明,甘草酸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发挥抗炎作用。例如,它可以抑制磷脂酶A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生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在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模型研究中,给予甘草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炎症症状,如减轻组织的红肿、渗出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炎症反应的表现和处理可能有所不同,但甘草的抗炎特性对多种炎症相关病症都有潜在的改善作用。 二、镇咳祛痰作用 甘草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其镇咳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咳嗽中枢来实现的。同时,甘草还能促进气管黏液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有研究发现,甘草中的成分能够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从而起到祛痰的效果。在儿童人群中,对于一些因呼吸道炎症导致的咳嗽、咳痰症状,甘草的镇咳祛痰作用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谨慎使用,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安全原则;对于成年人,在面对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时,甘草的这一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三、调节免疫系统作用 甘草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比如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从而有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另一方面,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状态下,甘草又能够适度调节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避免免疫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其免疫系统的状态不同,对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甘草的调节作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和应用,例如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使用甘草相关制剂时需要密切监测免疫指标的变化。 四、保护消化系统作用 甘草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以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从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同时,甘草还能抑制胃酸的过度分泌。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甘草的这一保护作用可能对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时,甘草的这一特性可能有助于辅助治疗,但需要结合具体病情来综合考虑。 五、解毒作用 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它可以通过与某些毒物结合,使其毒性降低,或者促进毒物的代谢和排出。例如,甘草对一些生物碱、重金属等毒物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一般接触严重毒物的情况较少,但对于因误食少量有毒物质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甘草可能有一定的辅助解毒作用,但如果出现严重中毒情况,必须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而不能仅依赖甘草解毒。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毒物的接触和耐受能力不同,儿童由于好奇心强等原因相对更易接触到潜在毒物,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2025-10-16 14:17:54
  • 杜仲雄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杜仲雄花茶有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对男性和女性健康有潜在益处,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饮用,特殊人群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一、调节血压 杜仲雄花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杜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从而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适量饮用杜仲雄花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血压的控制,但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治疗。在生活方式上,高血压患者饮用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冲突,如过度劳累、高盐饮食等。 二、改善心血管功能 1.扩张血管:杜仲雄花茶中的成分可以使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循环。例如,相关研究发现其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有助于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如存在动脉硬化早期迹象的人,饮用杜仲雄花茶可能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但已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饮用。 2.降低血脂:它可能对血脂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的含量。通过影响脂质的合成、代谢和转运等过程,起到改善血脂谱的效果。对于有高血脂倾向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饮用杜仲雄花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健康措施,但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等基础生活方式干预。 三、增强免疫力 杜仲雄花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例如,其中的多糖类物质等可能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细胞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可能从其对免疫力的调节中受益,但对于本身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饮用时应咨询医生意见,因为过度增强免疫力可能对这类人群产生不利影响。 四、缓解疲劳 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抗疲劳的作用。通过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帮助减轻疲劳感。对于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容易疲劳的人群,适量饮用杜仲雄花茶可能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体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疲劳的原因有多种,对于因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疲劳,不能仅依靠饮用杜仲雄花茶来解决,还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五、对男性健康的潜在益处 杜仲雄花茶可能对男性健康有一定好处,例如在传统医学观念中,有一定的补肾作用相关研究也在探索其对男性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但目前相关研究仍在进一步深入。对于男性群体,饮用时也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如有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男性,需谨慎对待并咨询专业医生。 六、对女性健康的潜在益处 对于女性健康,杜仲雄花茶可能在调节内分泌等方面有一定潜在作用。例如,可能对月经不调等情况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但同样需要基于个体的具体健康状况来判断。女性在饮用时,若有内分泌相关疾病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饮用杜仲雄花茶时,不同人群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般人群适量饮用可能带来上述益处,但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服药的人群等,需要格外谨慎,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饮用安全和健康。

    2025-10-16 14:17:24
  • 舌苔上发白是怎么回事

    舌苔发白有正常生理情况、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正常生理情况晨起等可能短暂出现,口腔卫生不良会致舌苔堆积发白,饮食因素如食用白色食物或辛辣油腻等可致,疾病因素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等会引发;观察时要关注其他伴随症状,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疾病导致的需针对疾病积极处理,不同年龄人群需注意相应特点。 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不刷牙漱口、不清洁舌头等,食物残渣、细菌等在舌苔上堆积会导致舌苔发白增厚。比如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少主动清洁口腔的人群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若家长未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工作时也易发生。 饮食因素食用了大量白色的食物,像牛奶、奶酪等,可使舌苔暂时性发白;过多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影响脾胃功能,也可能导致舌苔发白。不同年龄人群饮食结构不同,儿童若过多进食甜食、油腻零食等易出现因饮食导致的舌苔发白;老年人饮食过于精细等也可能相关联饮食因素导致舌苔发白情况。 疾病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进而影响舌苔状态出现发白。例如患有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舌苔可能发白且厚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患消化系统疾病概率不同,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衰退更容易患此类疾病从而出现舌苔发白;儿童若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能引发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舌苔发白。 呼吸道感染:当发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可能影响舌苔情况出现发白现象;像肺炎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有时也会伴随舌苔发白。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对频繁,更需关注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舌苔发白情况;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后身体恢复相对缓慢,舌苔发白可能持续时间较长等。 其他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等,也可能表现出舌苔发白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贫血儿童可能因营养摄入等问题引发,老年人则可能与慢性疾病等相关导致贫血进而出现舌苔发白。 舌苔发白的观察与应对建议 观察舌苔其他伴随症状:除了关注舌苔发白外,还需观察舌苔是否增厚、是否有异味、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口干、口苦、腹痛、咳嗽等。如果舌苔发白同时伴有明显的口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对于各年龄人群都应注重口腔卫生,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合适的儿童牙刷和牙膏,饭后可以用清水漱口;成年人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还可使用舌刷清洁舌苔;老年人若口腔咀嚼功能等不佳,可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口腔及舌苔。 调整饮食: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儿童应避免过多食用甜食、油腻零食等,多吃蔬菜水果;成年人要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规律饮食;老年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等。 针对疾病积极处理:如果是疾病导致的舌苔发白,如确诊消化系统疾病或呼吸道感染等,应根据具体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例如消化系统疾病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措施;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类型等进行合适的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更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6 14:17:08
  • 男人气血虚怎么调理

    男人气血虚可从饮食、生活方式、中医等方面调理。饮食上补充含铁、蛋白质及补气血食物;生活中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注意保暖;中医可中药调理、艾灸;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易消化、运动温和,有基础疾病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运动及遵医嘱调理。 一、饮食调理 1.补充富含铁的食物: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男人气血虚可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富含铁的食物。例如每100克猪肝中含铁量约为22.6毫克,能有效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气血虚状况。 2.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鸡蛋、牛奶、鱼虾等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像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约13.3克,蛋白质分解后能为身体提供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气血虚。 3.多吃补气血的食物: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男人气血虚可适当多吃红枣桂圆粥等。此外,黑芝麻富含铁、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可纳入日常饮食。 二、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气血的生成。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气血的调养,加重气血虚的症状。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改善气血虚的状态。例如慢跑可以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使身体各组织器官得到更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腰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寒邪入侵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瘀滞,加重气血虚。比如冬天要穿暖和的鞋子,避免脚部受寒,因为脚部有很多经络穴位,受寒后可能影响全身气血运行。 三、中医调理 1.中药调理: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补气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党参等。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党参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例如黄芪当归炖鸡,有较好的补气血作用,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2.艾灸: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关元穴是保健要穴,有培补元气、温肾固精等作用;气海穴能补气助阳、调经固经;足三里是强壮要穴,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艾灸这些穴位能通过温热刺激,起到温通经络、补益气血的效果,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且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气血虚时,除了上述调理方法外,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因为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选择食物时应偏向软烂、易消化的,如将肉类炖煮得更软烂以便消化吸收。同时,运动要更加温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运动强度和时间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 2.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男人气血虚时,在饮食调理上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补气血食物,像粗粮制作的红枣桂圆食品等。在运动方面要遵循医生建议,避免因运动不当加重基础疾病。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使用中药或艾灸等调理方法时要咨询医生,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2025-10-16 14:16:33
  • 艾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艾灸治疗腰间盘突出有选穴原则,操作方法包括艾条温和灸和艾炷隔物灸,疗程一般每周2-3次、10-15次为一疗程,还需注意保暖、艾灸后不宜立即洗澡及皮肤破损、孕妇、有出血倾向者等不宜艾灸等事项。 一、选穴原则 根据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疼痛部位及中医经络理论选穴,一般选取腰部局部穴位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经络上的穴位。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环跳等。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肾脏相应,可补益肾气;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对腰部气血不畅有调理作用;腰阳关是督脉上的穴位,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可疏通腰部阳气;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在腘横纹中点,有通络止痛的作用;环跳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对下肢痹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艾灸操作方法 1.艾条温和灸 操作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选取的穴位,距离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烤,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使局部皮肤轻度红晕即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皮肤娇嫩,距离可适当调近1-2厘米,但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注意距离,防止烫伤。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因为皮肤感觉可能存在异常,更要谨慎操作,严格控制距离和时间。 以腰阳关穴为例,点燃艾条后,将艾条火端对准腰阳关穴,保持稳定的距离,均匀地来回移动艾条,或者固定在一个位置熏烤,每次10-15分钟。 2.艾炷隔物灸 常用的隔物有生姜、盐等。以隔姜灸为例,将新鲜生姜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穿刺数孔,然后将姜片放在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更换新的艾炷继续灸,一般每次灸3-5壮。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患病者,隔姜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同时减少直接灸对皮肤的刺激;而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使用隔姜灸可以减轻不适。以肾俞穴为例,切好姜片放在肾俞穴上,放置艾炷施灸,每次3-5壮。 三、疗程安排 一般来说,每周可进行2-3次艾灸治疗,一个疗程为10-15次。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耐受情况等调整。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1-2个疗程即可看到一定效果;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艾灸的强度、时间等。例如,对于年轻且身体耐受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艾灸的强度和时间;而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则要适当减少强度和时间,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注意事项 1.艾灸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因为腰间盘突出患者本身腰部气血可能不畅,受凉后可能加重病情。 2.艾灸后要避免立即洗澡,一般建议艾灸后3-4小时再洗澡,防止寒湿之邪侵袭。 3.对于皮肤有破损、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进行艾灸;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艾灸,因为艾灸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宜艾灸。例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艾灸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加重,应避免在相关部位进行艾灸。

    2025-10-16 14:15: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