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叶梅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贺良骨质疏松知名专家团队成员。临床上,致力于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的研究,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护。展开
个人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展开
  • 耳鸣是肾虚吗

    耳鸣与肾虚有关系但不绝对等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虚可致耳鸣但还有其他成因,现代医学认为耳鸣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不同人群耳鸣需区别对待,生活方式对耳鸣有影响。 中医角度下肾虚与耳鸣的关联 从中医理论体系中,肾开窍于耳,肾精充足则耳能正常感知声音,若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等情况可能导致耳鸣。例如,年老体衰之人,肾精渐亏,常出现耳鸣症状,多表现为耳鸣声细弱,同时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发脱齿摇等肾虚相关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耳鸣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肾虚,还可能与肝火上炎、痰浊内阻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情绪抑郁、恼怒伤肝,导致肝火上扰清窍也会引起耳鸣,这种耳鸣往往声较大,伴有耳胀、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症状;还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也可引发耳鸣,常伴有头重如裹、胸闷、痰多等表现。 现代医学对耳鸣与肾虚关系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耳鸣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听觉系统的多种病变以及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等。例如,耳部的病变如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可引起耳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也可能导致耳鸣。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将耳鸣简单等同于肾虚的绝对对应关系,但中医的肾虚理论在解释部分耳鸣的发生发展及症状特点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过,在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耳鸣时,需要通过详细的耳部检查、全身系统检查等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单纯从肾虚角度进行治疗。 对于不同人群来说,若出现耳鸣情况需区别对待。比如儿童出现耳鸣,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耳部感染等儿科常见的耳部疾病因素,而不是首先考虑肾虚;对于老年人出现耳鸣,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肾虚相关表现以及其他系统的健康问题来综合分析耳鸣的可能原因。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对于有耳鸣倾向的人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对于可能存在的肾虚相关耳鸣等情况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025-09-25 10:29:10
  • 晚上几点睡觉

    几点睡觉对健康最有益取决于年龄、个体差异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儿童和青少年需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晚睡7-9小时,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但仍应保持规律。同时,要注意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管理压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儿童和青少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晚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一般建议小学生每天睡10-12小时,初中生9-10小时,高中生8-9小时。最佳的睡觉时间可能在晚上9点至凌晨1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2.成年人:成年人的睡眠时间通常建议为7-9小时。最佳的睡觉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晚上10点至凌晨2点被认为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间段。因此,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入睡,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保持健康。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可能会缩短,质量也可能会下降。老年人通常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但仍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晚上8点至9点睡觉,早上5点至7点起床可能是一个适合的时间范围。 除了睡觉时间,以下因素也对健康很重要: 1.睡眠质量:确保有一个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3.避免熬夜:尽量避免在晚上太晚睡觉,尤其是避免在晚上11点后熬夜,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节律和代谢。 4.管理压力: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如通过运动、放松技巧和良好的时间管理等方式。 5.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减少咖啡因和糖分的摄入等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需求和生物钟都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更适合早睡早起,而有些人则可能更适合晚睡晚起。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并尽量保持规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睡眠问题或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的建议。

    2025-09-25 10:27:52
  • 生姜泡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生姜泡脚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辅助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益处,但儿童、老年人、孕妇、脚部有皮肤破损或炎症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缓解疲劳 脚部是人体众多经络的汇聚之处,生姜泡脚通过对脚部穴位的刺激,可帮助放松脚部肌肉,缓解身体的疲劳感。经过一天的活动后,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长时间站立、行走的人群,用生姜泡脚能让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使人感觉更加舒适。 辅助改善睡眠 泡脚时的温热刺激以及生姜的作用,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从而辅助改善睡眠质量。对于一些因日常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而出现睡眠问题的人,适当生姜泡脚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有研究发现,合适温度和刺激的泡脚方式能够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进而影响睡眠状态。 增强免疫力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姜有散寒等功效,通过泡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等作用,可能有助于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当然,这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作用体现,并非单一因素直接导致免疫力增强,但整体上对身体的健康维护有一定积极意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是可以替代正规医疗手段来增强免疫力的直接方式,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健康保健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脚部皮肤较为娇嫩,且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生姜泡脚时水温不易把控,若水温过高容易烫伤儿童脚部皮肤,同时过高的温度刺激可能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儿童采用生姜泡脚的方式,除非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有特殊需求。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在生姜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避免因感觉不灵敏而烫伤。同时,老年人若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泡脚时还需关注脚部皮肤状况,若脚部有破损等情况则不适合生姜泡脚,以免加重病情。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生姜泡脚时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影响,一般不建议自行随意进行生姜泡脚,如有相关需求应先咨询医生意见。 脚部有皮肤破损、炎症者:脚部有皮肤破损、炎症时,生姜泡脚可能会刺激伤口,导致疼痛加剧、炎症扩散等情况,这类人群不宜进行生姜泡脚。

    2025-09-25 10:27:20
  • 气虚用什么泡水喝好

    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泡水各有功效及适用人群,黄芪补气升阳适用于气虚人群但实证感冒发热者不宜,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适用于气虚者但实热证不宜,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适合小儿及体质弱人群但外邪未除儿童谨慎使用且实证不宜,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人群但阳虚体质及孕妇需谨慎。 一、黄芪泡水 1.功效及科学依据: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芪多糖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代谢等。临床研究发现,长期用黄芪泡水喝对于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气短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黄芪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气虚人群都有一定的适用价值,一般人群均可饮用,但对于有感冒发热等实证的人群不宜饮用,孕妇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二、党参泡水 1.功效及科学依据:党参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研究显示,党参中含有党参多糖等成分,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胃肠运动等。对于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情况有改善作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气虚者可饮用党参泡水,但如果是有实热证的人群则不适合,比如有发热、口干舌燥等表现时不宜用党参泡水。 三、太子参泡水 1.功效及科学依据: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其药性较为平和,适合小儿及体质较弱的人群。研究发现太子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小儿气虚引起的多汗、乏力等有一定调理作用。对于儿童气虚者,用太子参泡水相对安全,但如果儿童有感冒咳嗽等外邪未除的情况,应谨慎使用;成年人中体质偏虚、气阴两虚的人群也可适当饮用太子参泡水,不过有实证者不建议。 四、西洋参泡水(气阴两虚者适用) 1.功效及科学依据:西洋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对于气阴两虚导致的气短、口干咽燥等症状有改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西洋参含有人参皂苷等成分,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等。气阴两虚的人群适合饮用,比如中年人群长期工作劳累导致气阴两虚时可适当饮用,但对于阳虚体质(表现为怕冷等)的人群不适合,孕妇使用前也需咨询医生。

    2025-09-25 10:26:36
  •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菊花茶富含黄酮类等抗氧化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对慢性疾病有潜在保护作用,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缓解轻度炎症反应,还可辅助调节血脂血糖但非替代正规治疗,孕妇饮用需谨慎、脾胃虚寒者适量饮用、过敏体质者先小剂量尝试、儿童一般不建议饮用。 一、抗氧化作用 菊花茶中富含黄酮类等抗氧化成分,这类物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因氧化应激而导致的衰老进程。多项科学研究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对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二、抗炎功效 菊花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对轻度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例如,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在炎症模型动物中,给予菊花茶干预后,炎症相关指标如白细胞介素等的水平有所降低,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带来的不适。 三、辅助调节血脂血糖 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菊花茶可能对血脂代谢有改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节血脂水平,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非替代正规的降血脂、降血糖治疗手段,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健康干预方式。不过,对于本身患有血脂异常或血糖异常的人群,仍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能单纯依赖菊花茶来控制病情。 特殊人群提示 孕妇:菊花茶性微寒,孕妇饮用需谨慎。过量或长期饮用可能对孕妇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如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因此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决定是否饮用。 脾胃虚寒者:这类人群本身脾胃功能较弱,菊花茶的寒凉属性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所以需适量饮用,必要时咨询医生建议。 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对菊花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风险,饮用前应先小剂量尝试,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饮用并就医。 儿童:低龄儿童由于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菊花茶中的成分耐受性较差,一般不建议饮用菊花茶,以免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09-25 10:25: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