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叶梅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贺良骨质疏松知名专家团队成员。临床上,致力于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的研究,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护。展开
个人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等轻度情感障碍,亚健康,骨质疏松,老年内科杂病。展开
  • 儿童得了热伤风怎么好得快

    儿童患热伤风后需从多方面护理,保证充足休息,营造舒适环境;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多摄入蔬果;进行物理降温,监测体温,缓解鼻塞等症状;婴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要特殊关注,病情严重或不缓解及时就医,以助孩子尽快康复。 一、一般护理与休息 儿童得了热伤风后,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婴幼儿每天需睡眠12-14小时左右,学龄前期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让孩子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50%-60%,这样能让孩子呼吸更顺畅,感觉更舒适。 二、饮食调整 1.补充水分:热伤风时儿童容易出汗、呼吸加快,水分流失较多,要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每天饮水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约1000-1400毫升,学龄儿童约1500-2000毫升,以防止脱水,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2.清淡易消化饮食: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于甜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油腻的油炸食品会让孩子胃肠蠕动减慢,不利于身体恢复。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可选择菠菜、胡萝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橙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三、物理降温与症状缓解 1.体温监测: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对于38.5℃以下的低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 2.缓解鼻塞等症状:如果儿童出现鼻塞症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鼻腔分泌物后再进行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还可以让其吸入温热的水蒸气来缓解鼻塞,如在浴室里打开热水龙头,让孩子在充满水蒸气的房间里待几分钟,但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护理时要更加精细。热伤风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拒奶、体温持续升高不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得了热伤风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按照上述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喘息加重等,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为这类儿童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干预。 总之,儿童得了热伤风后,通过合理的休息、饮食调整、物理降温等一般护理措施,并密切关注特殊人群的病情变化,有助于促进孩子尽快康复。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025-10-13 12:30:34
  • 肾虚导致耳鸣会不会自愈

    肾虚导致的耳鸣有一定自愈可能,但受肾虚程度、个体差异、伴随疾病等因素影响,轻度肾虚、身体机能好且无其他慢性病者较易自愈,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作息、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促进自愈,若长时间未愈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影响肾虚致耳鸣自愈的因素 肾虚程度:如果是轻度肾虚引起的耳鸣,通过自身调整生活方式等,有一定自愈可能。例如一些年轻人因近期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轻度肾虚出现耳鸣,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耳鸣有可能自行缓解。但如果是重度肾虚导致的耳鸣,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肾脏功能受损较严重,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来改善肾虚状况从而缓解耳鸣。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身体状况不同,自愈能力有差异。年轻人身体机能较好,自愈能力相对较强,因肾虚出现耳鸣时,在改善生活方式等情况下更有可能自愈;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肾脏功能本身也在下降,即使是轻度肾虚导致的耳鸣,自愈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内分泌等会发生变化,影响肾脏功能的调节,肾虚导致耳鸣时自愈相对困难;男性如果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过度性生活等,也会影响自愈的可能性。 伴随其他疾病情况:如果肾虚导致耳鸣的同时还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增加耳鸣自愈的难度。因为这些慢性疾病会相互影响,干扰肾脏功能的恢复以及耳鸣的缓解。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进而影响肾虚的恢复和耳鸣的改善。 促进肾虚致耳鸣自愈的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包括肾脏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耳鸣的缓解。 合理饮食: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核桃等。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黑豆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核桃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肾虚的恢复和耳鸣的缓解。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改善,从而对耳鸣的缓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肾虚的情况。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不利于肾虚的恢复和耳鸣的缓解。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旅游等方式来调节心理状态。 如果肾虚导致的耳鸣长时间没有自愈,或者耳鸣症状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例如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肾虚状况,从而缓解耳鸣。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症状、生活习惯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3 12:28:33
  • 甲鱼的功效与作用

    甲鱼富含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免疫力、滋补身体、调节身体机能等功效,但儿童、过敏人群、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等特殊人群食用需注意,儿童应适量且烹饪软烂,过敏者避免食用,肾功能不全者需限蛋白摄入,孕妇可适量食用但要注意安全和均衡营养。 一、甲鱼的营养成分 甲鱼富含蛋白质,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约17克-23克左右,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意义。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等,钙有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磷参与人体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铁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关,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二、甲鱼的功效与作用 (一)增强免疫力 甲鱼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甲鱼蛋白可以为免疫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其中含有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一些动物实验发现,摄入甲鱼相关物质的实验动物在面对病原体攻击时,免疫应答能力有所提升。 (二)滋补身体 对于体质虚弱者,甲鱼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其富含的营养物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帮助改善身体虚弱的状况。比如,对于术后患者、病后康复者等,适当食用甲鱼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因为术后或病后身体处于消耗状态,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修复组织和恢复体力,甲鱼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三)调节身体机能 甲鱼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对人体的代谢等机能有调节作用。例如,其含有的微量元素等可能参与人体的酶系统,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对于一些因代谢紊乱导致的相关问题,适当食用甲鱼可能有一定的辅助调节作用,但这需要在整体健康管理中结合其他措施综合发挥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消化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甲鱼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相对较难完全消化吸收。过量食用甲鱼可能会增加儿童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儿童食用甲鱼应适量,并且要确保烹饪得足够软烂,便于消化。 (二)过敏人群 如果对甲鱼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此类人群应避免食用甲鱼。在食用甲鱼前,过敏体质者需要谨慎判断自己是否对甲鱼过敏,若有不确定情况,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式明确。 (三)肾功能不全者 肾功能不全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甲鱼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病情。这类人群在食用甲鱼时需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 (四)孕妇 孕妇可以适量食用甲鱼,但要注意食用安全。甲鱼性偏寒,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孕妇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确保甲鱼来源安全,烹饪熟透,避免因食用不卫生或未熟透的甲鱼而引起感染等问题。另外,孕妇在饮食方面应遵循均衡营养的原则,甲鱼只是众多食物中的一种,不能替代其他必要的营养摄入。

    2025-10-13 12:27:26
  • 怎么清除胃火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热泻火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休息放松)、中医调理方法(穴位按摩、中药调理)来清除胃火,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如儿童、女性特殊时期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的不同要求。 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减少食用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蛋糕、咸菜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部,加重胃火,例如经常吃辣椒的人相对更容易出现胃火旺盛的表现;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胃火积聚;过甜过咸食物也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儿童要特别注意家长避免给其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零食;女性如果有偏好上述刺激性食物的习惯,要适当克制,尤其是在胃火旺盛期间;有胃部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远离这类食物,防止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 合理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导致胃火滋生。成年人一般建议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需求,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幼儿可能需要12-14小时,学龄儿童也需要9-11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节,从而帮助清除胃火。不同年龄段人群都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女性要注意平衡生活、工作和休息,避免因为熬夜等导致胃火问题;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要积极调整,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来保障充足睡眠以辅助清除胃火。 适度休息放松: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下会使身体内分泌失调,引发胃火。可以通过适当的休闲方式来放松,比如成年人可以进行瑜伽、冥想等活动,儿童可以通过玩游戏、听音乐等轻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放松有助于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胃火的清除。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的放松方式,女性在面对工作生活多重压力时更要注重放松调节;有精神心理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进行放松时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放松加重病情。 中医调理方法 穴位按摩:一些穴位具有清胃火的作用,比如内庭穴,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按摩内庭穴可以清泻胃火。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庭穴,每次按压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可以按摩数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以进行穴位按摩,但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家长帮助操作较为合适;女性按摩时要注意避开特殊生理期;有穴位按摩禁忌情况(如局部皮肤破损等)的人群要避免该方法。 中药调理:在专业中医的辨证论治下,可以使用一些清胃火的中药方剂,比如清胃散等,但中药的使用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人的体质等情况不同,用药也会有差异。对于儿童,中医调理要更加谨慎,一般优先采用外治法等相对温和的方式;女性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使用中药调理胃火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特殊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及用药方案;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使用中药调理胃火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防止药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3 12:24:58
  • 刮痧可以去暑气吗

    刮痧可去暑气,其原理是通过刮拭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暑气带来的不适;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肥胖人群刮痧去暑气有不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需选择合适工具和介质,选对操作部位,控制好操作频率,每周1-2次,每次每部位5-10分钟,以皮肤轻度潮红为度,要注意不同人群刮痧注意事项并掌握正确操作以保证安全有效去暑气。 不同人群刮痧去暑气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进行刮痧去暑气时要特别注意力度和部位的选择。儿童的皮肤厚度仅为成人的1/3左右,过强的刮痧力度容易造成皮肤损伤。一般选择轻柔的刮拭方式,部位也应选择肌肉相对丰厚且皮肤较薄但无重要脏器的部位,如背部的膀胱经等区域,且要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大力刮拭,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在刮痧过程中的反应,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在刮痧去暑气时,要注意刮拭力度不能过大,因为老年人的骨质密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过大的力度可能导致骨骼损伤。刮拭部位的选择也要谨慎,避免在有骨关节病变的部位进行强力刮拭。同时,刮痧后要注意保暖,因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暑气环境下刮痧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引发其他不适。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谨慎选择刮痧去暑气。在生理期时,女性的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刮痧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倾向增加,所以一般不建议在腹部、腰骶部等与生理期相关的部位进行刮痧。而在非生理期进行刮痧去暑气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力度和部位,避免因刮痧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正常生活。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皮下脂肪较厚,刮痧时需要适当增加力度,但要注意均匀用力,避免局部刮拭过度造成皮肤损伤。同时,由于肥胖人群的皮肤褶皱较多,在刮拭时要注意避免遗漏部位,也要注意刮拭后的皮肤清洁,防止汗液和刮拭介质残留引起皮肤感染等问题。 刮痧去暑气的正确操作及相关要点 工具选择:一般可选择边缘光滑的刮痧板,如牛角刮痧板等,材质要安全无刺激性。刮痧介质可以选择刮痧油等,其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刮痧时对皮肤的损伤。 操作部位:常见的刮痧去暑气部位包括背部的膀胱经循行部位、颈部的大椎穴等部位。背部膀胱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刮拭背部膀胱经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大椎穴位于颈部,是阳气汇聚的部位,刮拭大椎穴对于去暑气有一定帮助。 操作频率:一般来说,刮痧去暑气不宜过于频繁,以每周1-2次为宜。如果刮痧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度损伤,影响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每次刮痧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刮拭5-10分钟即可,以皮肤出现轻度潮红为度。 总之,刮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去暑气的作用,但不同人群在刮痧去暑气时需要注意相应的事项,并且要掌握正确的刮痧操作方法,以确保刮痧去暑气的安全和有效。

    2025-10-13 12:24: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