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荣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股骨头坏死诊治及髋、膝关节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髋、膝、脊柱等范畴疑难少见病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子荣,男,骨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副组长,博士生导师。原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关节组委员、北京市SARS骨坏死诊疗专家组组长,中华关节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十二本专业杂志常务编委、编委。196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6年制本科,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骨科专业。曾在日本、美国等地长短期研修关节外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攻关项目7项,培养博士生13名,博士后1名,硕士生8名。在国外及国内主要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10篇,主编髋关节外科学等2部,参编专业书籍12部。 主持的“激素性骨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被评为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第二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展开
个人擅长
股骨头坏死诊治及髋、膝关节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髋、膝、脊柱等范畴疑难少见病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展开
  • 小腿抽筋是怎么回事

    小腿抽筋医学称肌肉痉挛是肌肉自发强制性收缩常见原因有肌肉疲劳、长时间运动行走或站立致代谢产物堆积、电解质紊乱、大量出汗腹泻呕吐等致钠钾钙镁失衡、寒冷刺激、姿势不当,运动员运动中肌肉疲劳易抽筋,老年人因钙质流失血钙降低易引发,儿童生长发育快钙需求大且活动多易出现抽筋,诱发因素有夜间睡眠室温低、久坐后突然站起,预防措施是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适当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注意保暖、保持正确睡姿坐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 一、小腿抽筋的定义与常见原因:小腿抽筋医学称肌肉痉挛,是肌肉自发强制性收缩,常见原因有肌肉疲劳,长时间运动、行走或站立致肌肉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电解质紊乱,大量出汗、腹泻呕吐等致钠、钾、钙、镁等失衡,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引发;寒冷刺激,低温环境使肌肉受冷突然收缩;姿势不当,睡眠时被子压迫脚面或长时间俯卧致肌肉被动挛缩。二、不同人群特点:运动员运动中肌肉疲劳更易抽筋;老年人因钙质流失血钙降低易引发;儿童生长发育快钙需求大且活动多,易出现抽筋。三、诱发因素:寒冷刺激,如夜间睡眠室温低易致;姿势不当,久坐后突然站起腿部肌肉紧张可引发。四、预防措施: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适当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注意保暖,保持正确睡姿坐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等。

    2025-10-20 11:49:26
  • 移植后前三天正确睡姿

    器官移植后三天的正确睡姿包括平卧位、避免压迫移植部位、调整枕头高度、定时翻身和注意舒适度,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平卧位:在术后的前三天,患者可以选择平卧位。这种姿势可以减轻身体对心脏和肺部的压力,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恢复。 2.避免压迫移植部位: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压迫移植部位,尤其是在侧卧时。可以在背部和腰部放置适当的支撑物,以减轻压力。 3.调整枕头高度: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以保持头部和颈部的自然曲线。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 4.定时翻身: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患者应定时翻身。可以每2小时翻身一次,或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翻身。 5.注意舒适度:患者应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以确保睡眠质量。如果感到不适或疼痛,可以及时告知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因此最好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睡姿。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10-20 11:44:13
  • 七厘散治腱鞘炎

    腱鞘炎是手部常见疾病,表现为局部疼痛等,目前无足够科学依据表明七厘散能确切治疗,现代医学多先非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使用需谨慎,传统中医角度七厘散治腱鞘炎缺乏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所以患腱鞘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科学规范治疗方法。 在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应避免随意使用七厘散等药物来治疗腱鞘炎,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格外谨慎,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对于腱鞘炎的治疗,应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等。 而从传统中医角度,虽然七厘散有活血化瘀等功效,但要明确其对腱鞘炎的治疗作用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大规模临床验证其确切疗效。所以不建议自行使用七厘散来治疗腱鞘炎,若患有腱鞘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选择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

    2025-10-20 11:42:03
  • 小腿用力抽筋的原因是什么

    小腿用力抽筋的原因包括肌肉疲劳致代谢产物堆积、电解质紊乱(钠钾等失衡、血钾过低等)、寒冷刺激、肌肉过度拉伸以及疾病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孕期缺钙等)。 一、肌肉疲劳 长时间运动,尤其是进行小腿部位的高强度运动,如长跑、登山等,会使小腿肌肉在代谢过程中积累乳酸等代谢产物。当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引起小腿肌肉抽筋。例如,一位长期坚持长跑的爱好者,在一次长距离奔跑后,小腿就可能出现用力抽筋的情况,这是因为长时间运动导致小腿肌肉疲劳,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肌肉引起痉挛。 二、电解质紊乱 1.钠、钾等电解质失衡 钠、钾等电解质对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起着重要作用。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影响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从而引发小腿用力抽筋。比如,在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的人,若没有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就容易出现小腿抽筋。对于儿童来说,在高温环境下玩耍大量出汗后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儿童的电解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钾离子参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当血钾浓度过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导致肌肉痉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肾脏对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减弱,也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进而引发小腿抽筋。 三、寒冷刺激 小腿肌肉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发生突然的收缩。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游泳、夜间睡眠时小腿暴露在冷空气中等情况,都可能使小腿肌肉受冷而引起抽筋。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如果被子没有盖好,小腿着凉,就可能出现小腿用力抽筋的现象;老年人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差,在寒冷环境中也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四、肌肉过度拉伸 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突然进行剧烈的小腿肌肉拉伸动作,或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导致小腿肌肉过度拉伸,都可能引起抽筋。比如,在做瑜伽等运动时,突然进行一个幅度较大的小腿拉伸动作,如果热身不充分,就容易使小腿肌肉过度拉伸而抽筋。对于运动员来说,在训练中如果没有做好热身,进行高强度的小腿拉伸动作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普通人群在进行一些体力活动时,若热身不足也可能发生。 五、疾病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正常调控,从而导致小腿抽筋。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所支配的小腿肌肉出现异常,引起抽筋。老年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所以老年人出现小腿抽筋时需要考虑是否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2.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血管疾病会导致小腿肌肉供血不足。当肌肉缺血缺氧时,就可能引发抽筋。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所以老年人群中因血管疾病导致小腿抽筋的情况相对较多。例如,一位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年人,由于小腿肌肉供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小腿用力抽筋的症状。 3.其他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导致小腿抽筋。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钙的需求增加,如果钙摄入不足,也容易出现小腿抽筋,这也与身体的一些生理变化和营养需求变化有关。

    2025-10-15 15:52:32
  • 如何用贴敷法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贴敷法包括药物选择、操作步骤、疗程与注意事项。药物选具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贴剂,适用多数患者;操作要先清洁皮肤再粘贴;疗程依病情定,1-2周为一疗程,间隔3-5天;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限制关节过度活动、配合其他治疗。 一、贴敷法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选择 1.中药贴敷剂 成分与原理:常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成分。例如,当归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川芎能祛风止痛,独活可祛风湿、止痹痛等。这些中药成分通过透皮吸收,作用于骨关节炎病变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有研究表明,由多种活血化瘀中药组成的贴敷剂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从而减轻关节的炎症状态。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尤其对于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且无严重皮肤过敏等禁忌证的患者。但对于处于妊娠期、皮肤有破损或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贴敷法的操作步骤 1.皮肤准备 首先要清洁关节局部皮肤,一般用温水清洗患处,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清洗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儿童皮肤娇嫩,更要轻柔操作。例如儿童骨关节炎患者,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评估皮肤状况,若皮肤有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贴敷。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皮肤磨损较多的患者,要格外仔细检查皮肤状态。 2.贴敷操作 将准备好的贴敷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粘贴。一般是将贴敷剂的胶面直接对准关节病变部位,轻轻按压使其贴紧皮肤。要确保贴敷剂与皮肤充分接触,不留空隙,以保证药物能够有效地透皮吸收。对于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由于皮肤弹性下降,粘贴时要注意缓慢、平稳地按压,避免过度拉扯皮肤引起不适。 三、贴敷法的疗程与注意事项 1.疗程安排 一般来说,贴敷法的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通常可以连续贴敷1-2周为一个疗程,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下一个疗程。例如,对于轻度骨关节炎患者,可能1-2个疗程后症状会有明显改善;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延长疗程,但一般不超过4周。在疗程之间可以有3-5天的间隔时间,让皮肤有一定的恢复时间。 2.注意事项 观察皮肤反应:在贴敷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如是否出现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去除贴敷剂,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处理。对于儿童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其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可能与成人不同,更要频繁观察皮肤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活动限制:贴敷后要适当限制关节的过度活动,避免贴敷剂移位或影响药物吸收。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活动限制上要有所区别,例如儿童骨关节炎患者,要避免其过度奔跑、跳跃等剧烈活动,而对于老年患者,要减少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 与其他治疗的配合:贴敷法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与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康复锻炼等配合使用。但要注意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时间间隔,避免相互影响。例如,在进行贴敷后,一般不宜立即进行强烈的按摩等操作,以免影响贴敷剂的效果和皮肤状态。

    2025-10-15 15:51: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