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玲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兰玲,女,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甲减怎么检查才能查出来

    血液检查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指标,甲减时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中总甲状腺素(TT)、游离甲状腺素(FT)等甲减时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自身免疫性甲减中相关;甲状腺超声检查可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等,助于评估甲减情况及排除其他病变。 一、血液检查 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意义: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在甲减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分泌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TSH升高。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TSH异常升高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甲减。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甲减时TSH升高更为明显,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甲减时TSH升高可能不典型,但仍具有诊断意义。 2.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总甲状腺素(TT):甲减时TT水平降低,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早期或轻症甲减患者TT可能正常,随着病情加重,TT才会降低。这是因为机体可能会优先保证重要器官的甲状腺激素供应,所以在甲减早期TT变化相对不明显。 游离甲状腺素(FT):FT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能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减时FT水平降低。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甲减时FT降低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及时诊断和干预。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甲减时FT也会降低,但变化相对FT可能更滞后,早期可能正常。 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 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意义: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标志物。在自身免疫性甲减中,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TPOAb常明显升高。对于不同性别,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女性甲减患者中TPOAb升高更为常见。对于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检测TPOAb有助于早期发现自身免疫性甲减的倾向。 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意义:TgAb也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在自身免疫性甲减患者中,TgAb可呈阳性。其阳性率和升高程度在不同个体有所差异,对于一些有甲状腺肿大等表现的甲减患者,检测TgAb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自身免疫性病因引起的甲减。 三、甲状腺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及意义: 通过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在甲减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甲状腺体积减小、回声不均匀等表现。对于儿童甲减患者,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甲状腺发育情况,如是否存在甲状腺发育不良等情况;对于老年人甲减患者,超声检查可以排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其他甲状腺病变导致的甲减。超声检查还可以引导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甲减的病因。

    2025-10-11 12:56:15
  • 甲状腺偏大的原因是什么

    甲状腺偏大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生理性因素有青春发育期甲状腺生理性增大及妊娠期因胎盘分泌hCG刺激甲状腺增生;病理性因素包含甲状腺肿(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炎(桥本和亚急性)、甲状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其他因素有药物因素(如长期服胺碘酮)和放射性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一、生理性因素 (一)青春发育期 在青春发育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甲状腺会出现生理性增大,这是因为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甲状腺会适度增生以满足代谢需求,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多见于青少年群体,随着青春期结束,多可恢复至正常大小。 (二)妊娠期 女性妊娠期时,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胎盘会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其结构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相似,会刺激甲状腺增生,导致甲状腺偏大,通常在分娩后会逐渐恢复,此情况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二、病理性因素 (一)甲状腺肿 1.地方性甲状腺肿 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碘摄入不足引起,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时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多见于碘缺乏地区的人群,长期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易发病。 2.散发性甲状腺肿 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遗传缺陷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大;也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抗甲状腺物质,如某些食物(木薯、卷心菜等)中含有的硫氰酸盐、硫葡萄糖苷等物质,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和利用,引起甲状腺肿大,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 (二)甲状腺炎 1.桥本甲状腺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甲状腺肿大,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 2.亚急性甲状腺炎 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后,甲状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三)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良性肿瘤 如甲状腺腺瘤,可导致甲状腺局部肿大,一般为单发,生长缓慢,多无明显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 2.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肿瘤细胞增殖会使甲状腺肿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乳头状癌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三、其他因素 (一)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偏大,如胺碘酮,其含碘量较高,长期服用可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引起甲状腺肿大,有长期服用胺碘酮病史的人群需警惕。 (二)放射性因素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接受放射性治疗、处于放射性污染环境等,可损伤甲状腺组织,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大,有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的人群要关注甲状腺情况。

    2025-10-11 12:54:45
  • 尿酸高是糖尿病吗

    尿酸高不是糖尿病,二者是不同代谢性疾病,但有一定关联,肥胖等既是尿酸高也是糖尿病危险因素,尿酸高可能参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同时患有两者需综合考虑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特殊人群处理需谨慎。 发病机制: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体内嘌呤合成增加、摄入过多,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时,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长期尿酸高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等,还可能沉积于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等肾脏病变。 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尿酸水平逐渐接近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尿酸高的发生率可能增加,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尿酸排泄能力下降,更易出现尿酸高。 生活方式: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酗酒、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均会增加尿酸高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尿酸代谢,导致尿酸生成增多且排泄减少。 病史:有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尿酸高的发生风险较高。肾脏疾病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细胞更新速率加快,嘌呤代谢增加,从而使尿酸生成增多。 糖尿病的相关情况 发病机制: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作用不足,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与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妊娠)也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会使体重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此外,一些特殊疾病(如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继发糖尿病。 虽然尿酸高和糖尿病是不同的疾病,但两者存在一定关联。例如,肥胖既是尿酸高的危险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尿酸高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等机制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同时患有尿酸高和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例如在饮食控制上,既要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以控制尿酸,又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在运动方面,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两者的代谢紊乱状况,但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等。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妊娠期女性等,在处理尿酸高和糖尿病相关问题时需更加谨慎,老年患者要关注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等,妊娠期女性要考虑治疗对胎儿的影响等。

    2025-10-11 12:53:29
  • 儿童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

    儿童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甲亢早期有多汗怕热、食欲亢进体重不增、情绪易激动等;甲减新生儿期有黄疸消退延迟、喂养困难等,儿童期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受影响等;甲状腺结节早期可触及颈部无痛性肿块,大结节可致压迫症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颈部甲状腺轻度肿大,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相关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关早期症状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期可能出现多汗、怕热,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机体代谢率增高,孩子比同龄儿童更易出汗、怕热;还可能有食欲亢进但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的情况,虽然孩子食欲好,但由于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多,所以体重不能正常增长;另外,还会表现出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方面的改变,这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哭闹增多等表现。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早期症状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新生儿期可能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正常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2周左右消退,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喂养困难,出现拒奶、吸吮无力等情况;还可能有反应低下、嗜睡,肌肉张力低下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神经系统发育,年龄较小的新生儿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儿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儿童期发病时,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身高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人;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等;还会有基础代谢率降低的表现,如怕冷、皮肤粗糙、干燥,心率减慢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激素缺乏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 三、甲状腺结节相关早期症状 儿童甲状腺结节早期可能在颈部触及无痛性的肿块,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但早期肿块通常较小,不易被发现,部分孩子可能因为颈部外观改变被家长发现。如果结节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多数早期结节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检查颈部时发现。 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早期症状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等,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有颈部甲状腺轻度肿大,质地较硬,一般无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表现,如前面提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一些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代谢减慢等,也有少部分孩子在早期可能因甲状腺轻度炎症有轻微颈部不适,但症状不典型。 儿童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精神状态、颈部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025-10-11 12:50:47
  • 甲状腺弹性评分标准

    甲状腺弹性成像(TE)有BRISK和ACR弹性评分法,儿童、女性等不同人群弹性评分临床意义有差异,生活方式、甲状腺病史等也会影响弹性评分结果,特殊人群如孕妇进行弹性评分需谨慎且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BRISK弹性评分法 1分:整个甲状腺组织表现为均匀的绿色,提示组织较软,硬度较低。这种情况多见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或良性病变早期,组织弹性较好,超声下呈现均匀的低硬度表现。 2分:大部分区域为绿色,少量区域为蓝色,提示组织硬度有一定增加,但仍以较软的区域为主。常见于一些良性病变,如较小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组织硬度相对正常甲状腺有轻度升高。 3分:绿色和蓝色区域大致相当,提示组织硬度处于中等水平。可见于一些性质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组织硬度有明显变化,软硬区域相对均衡。 4分:大部分区域为蓝色,少量区域为绿色,提示组织硬度明显增加。常见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可能性较大,组织弹性较差,硬度较高。 5分:整个甲状腺组织表现为蓝色,提示组织硬度极高。几乎可以确定为恶性甲状腺病变,组织弹性极差,硬度很高。 ACR弹性评分法 1分:甲状腺实质主要呈绿色,硬度最低,多为正常甲状腺组织或良性病变且病变较小、质地柔软的情况。 2分:甲状腺实质大部分呈绿色,少量呈蓝色,提示病变质地较软,但已有部分区域硬度增加,常见于较小的良性结节等。 3分:甲状腺实质绿色和蓝色区域大致相等,硬度中等,可见于一些交界性或性质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 4分:甲状腺实质大部分呈蓝色,少量呈绿色,硬度明显增加,提示恶性可能性较大的甲状腺结节。 5分:甲状腺实质完全呈蓝色,硬度极高,高度怀疑为恶性甲状腺病变。 年龄方面,儿童甲状腺弹性评分的临床意义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甲状腺疾病相对较少,但在评估时需考虑儿童甲状腺组织的生理特点,儿童甲状腺组织较柔软,弹性评分可能更倾向于较低分值,但如果出现异常升高的评分,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可能。女性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与男性有差异,在弹性评分评估时,需结合女性的月经周期、妊娠等生理状态,妊娠期间甲状腺组织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影响弹性评分的解读。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碘或低碘饮食、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都会影响甲状腺组织状态,进而影响弹性评分结果。有甲状腺病史的患者,其甲状腺组织已有病理基础,弹性评分的解读需要参考既往病史,比如既往有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史的患者,再次评估时弹性评分的变化可能提示复发或新的病变情况。特殊人群如孕妇,在进行甲状腺弹性评分时,要格外谨慎,因为超声检查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需尽量降到最低,同时要结合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甲状腺组织情况,避免因评分过度解读而给孕妇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进一步检查的风险。

    2025-10-11 12:49: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