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兮恒,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学组委员、美国睡眠科学院委员、美中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睡眠医学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特约审稿、SLEEP特约审稿、Sleep and Respiration 特约审稿、中国医疗常务编委。专业工作:睡眠呼吸障碍。培养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三名,并取得硕士学位,在读四名。从事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治技能。国内首创射频等离子术和软腭支体植入术治疗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展开
个人擅长
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肺炎需要忌口什么

    肺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油腻、过甜过咸及生冷食物,因为辛辣刺激食物会加重呼吸道症状,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过甜过咸食物影响痰液和黏膜水肿,生冷食物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需注意。 一、辛辣刺激性食物 肺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咳痰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辛辣食物会使呼吸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不利于肺炎病情的恢复。对于儿童肺炎患者,由于其呼吸道更为娇嫩,更应严格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油腻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肺炎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肺炎患者本身身体较为虚弱,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食油腻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身体恢复。老年人肺炎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避免油腻食物,以免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三、过甜过咸食物 糖果、咸菜等过甜过咸食物也不建议肺炎患者食用。过甜食物可能会滋生痰液,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过咸食物会使体内水钠潴留,加重呼吸道黏膜水肿,不利于肺炎的康复。比如,过多食用过咸食物会使呼吸道黏膜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黏膜水肿,影响气道通畅。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肺炎患者,过咸食物的摄入还可能影响血压控制,需格外注意。 四、生冷食物 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咳嗽症状。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生冷食物的刺激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儿童肺炎患者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食用生冷食物后更容易出现咳嗽加剧等情况,所以要特别注意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取。

    2025-07-24 12:21:41
  • 肺炎可不可以吃鸡蛋

    肺炎患者通常可吃鸡蛋,鸡蛋富含营养对恢复有益,儿童肺炎患者注意烹饪方式及过敏史,老年肺炎患者有高血脂等情况控制蛋黄摄入,一般建议蒸煮,每天吃1-2个,要搭配均衡促进康复。 一、鸡蛋的营养成分对肺炎患者的益处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约13克左右,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肺炎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身体消耗较大,适当摄入鸡蛋补充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此外,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和矿物质(如铁、磷、锌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等也有积极作用。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肺炎患者:儿童肺炎时可以吃鸡蛋,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建议做成鸡蛋羹等易于消化的形式。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太油腻的煎蛋等可能会加重消化负担。同时,要关注儿童对鸡蛋的耐受情况,如果既往有对鸡蛋过敏的病史,则不能食用鸡蛋,避免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老年肺炎患者:老年肺炎患者吃鸡蛋也需注意,若本身合并有高血脂等情况,要控制鸡蛋的摄入量,可选择吃蛋白部分,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对血脂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果老年肺炎患者没有高血脂等特殊情况,适当吃鸡蛋补充营养是有益的。 三、肺炎患者吃鸡蛋的正确方式 肺炎患者吃鸡蛋一般建议采用蒸煮等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油腻做法。每天可以吃1-2个鸡蛋比较合适,具体可根据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消化能力等进行调整。例如,对于消化功能较好、营养需求较高的肺炎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个鸡蛋,但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搭配蔬菜、水果、谷类等食物,保证营养全面摄入,以促进肺炎病情的康复。

    2025-07-24 12:20:19
  • 正常肺部叩诊音的特点

    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具音调较低、音响适中、持续时间较长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基本保持此特点,特殊生活方式及有肺部基础病史人群若肺部未病理改变则仍为清音,儿科护理中肺部叩诊要动作轻柔并借其辅助判断儿童肺部健康。 音调:清音属于音调较低的叩诊音。这是因为肺部组织的弹性、含气量等因素决定了声波传导及反射的特性,使得产生的叩诊音音调相对稳定在清音范畴,与其他部位如肝脏的浊音等形成明显音调差异。 音响:音响适中。肺部含气组织对叩诊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既不会像过清音那样音响过强(常见于肺气肿等病理状态),也不会像实音那样音响极弱(常见于肺实变等病理情况),保持着适中的音响程度来反映肺部正常的含气状况等基本特性。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较长。由于肺部良好的含气结构及组织特性,叩击后声波在肺内传导及反射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能够较为稳定地传递肺部的组织信息,帮助医生通过叩诊来初步判断肺部的大体情况,比如正常含气量、肺组织弹性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不同年龄人群肺部叩诊音基本保持清音特点,但儿童由于胸廓等发育尚不完全,不过正常情况下也呈现清音;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的人群,若肺部未出现病理改变,其肺部叩诊音仍为清音,但长期吸烟可能会增加肺部疾病发生风险,进而影响肺部叩诊音性质;有肺部基础病史的人群,在病情稳定未出现肺部结构及含气改变时,叩诊音仍为正常清音,若病史导致肺部出现病理改变,则叩诊音会发生相应异常改变。在儿科护理中,进行肺部叩诊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因为儿童胸廓等组织相对娇嫩,避免因叩诊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不适或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正常叩诊音来辅助判断儿童肺部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2025-07-24 12:19:13
  • 新冠感染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与新冠感染在病原体、症状表现、病程、检测及特殊人群方面有不同,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局限轻、病程短,一般无需特定检测;新冠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症状多样重、病程有差异,需特定检测,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人群在两者中的情况也有不同。 新冠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 症状表现方面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局限,主要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打喷嚏、流涕、鼻塞等较为常见,全身症状较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通常1-2天可自愈。 新冠感染:症状相对多样且更重,除了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呼吸困难、气促等较为严重的症状,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发热程度不一,可高热至39℃以上,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轻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病程方面 普通感冒: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可痊愈。 新冠感染:病程有差异,轻型新冠感染病程相对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冠感染病程可能迁延,重者可达数周。 检测方面 普通感冒:一般无需特定检测来明确,临床通过症状等初步判断。 新冠感染:需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等来明确是否感染新冠。 特殊人群需知 儿童:普通感冒相对症状轻,护理得当易恢复;新冠感染需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因儿童免疫力等特点,若出现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普通感冒相对较平稳处理;新冠感染更易发展为重症,要密切监测健康状况,严格遵医嘱进行健康管理。 有基础病人群:普通感冒可能引发基础病波动,需关注基础病指标;新冠感染对有基础病人群影响更大,易加重基础病,要格外重视健康维护,严格把控健康相关情况。

    2025-07-24 12:17:55
  • 双肺尖肺大泡能不能自愈

    双肺尖肺大泡一般难以自愈,其形成是肺泡结构器质性改变,不可逆。儿童、成年及有基础肺部疾病人群的双肺尖肺大泡均不会自行痊愈,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监测或治疗方案。 从病理机制角度 肺大泡的形成是肺泡结构的破坏,通常是由于长期的肺部疾病刺激,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泡壁弹性减退、肺泡间隔断裂,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这种肺泡结构的器质性改变是不可逆的,不像一些良性的炎症性病变有自行修复恢复正常结构的可能。例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气道炎症等因素持续作用,不断破坏肺泡结构,进而形成肺大泡,而该过程是渐进性且不可逆转的。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群体:儿童出现双肺尖肺大泡相对较少见,若因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自身修复能力虽较成人有一定特点,但肺大泡形成后其肺泡结构的破坏已存在,也不会自行痊愈。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大泡可能会随着病情发展影响肺功能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成年群体:对于成年患者,若肺大泡较小且没有明显症状,可能暂时观察,但肺大泡不会自行消失。随着年龄增长、肺部基础疾病进展等因素,肺大泡有增大的可能,一旦肺大泡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呼吸功能等。 有基础肺部疾病人群:本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双肺尖肺大泡会随着基础疾病的进展而变化,一般不会自愈,反而会在基础疾病影响下逐渐发展,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同时关注肺大泡的变化情况。 总之,双肺尖肺大泡通常不能自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肺大泡的大小、症状等,由医生制定相应的监测或治疗方案。

    2025-07-24 12:14: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