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红

北京医院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国红,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知名专家、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家。北京医院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1997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有着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现为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女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曾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共发表论文50余篇,SCI1篇。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晚上失眠该如何解决

    改善睡眠可通过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并调节适宜温湿度来优化环境,建立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稳定生物钟,还可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训练,同时老年人睡前避免大量饮水、白天适当温和运动且傍晚后不剧烈运动、保持卧室照明适度,孕妇避免过度焦虑、听轻柔音乐、睡前简单拉伸、选左侧卧位,儿童营造温馨安静睡前氛围、睡前1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讲温馨故事放轻柔音乐建立固定睡前仪式。 一、改善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对入睡影响显著,应保持卧室安静,噪音宜控制在30分贝以内,可使用耳塞等辅助工具;营造黑暗环境,拉好窗帘或使用遮光眼罩,因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将卧室温度调节至18~25℃,湿度保持在40%~60%,适宜的温湿度能让人感觉舒适,利于入睡。 二、建立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即使是周末也不随意改变,一般成年人建议每晚7~9小时睡眠,通过规律作息能让人体生物钟趋于稳定,到了固定时间大脑会自然产生困意,例如每天22:00左右上床,早上6:30左右起床并长期坚持,可有效改善失眠状况。 三、进行放松训练 1.深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通过深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研究显示持续进行深呼吸训练能提高睡眠质量。 2.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依次紧绷和放松肌肉群,从脚趾到腿部、腹部、肩部、脸部等,每部分肌肉紧绷5~10秒后放松,重复几遍,这种方法能帮助身体释放紧张感,促进睡眠。 3.冥想:选择安静场所,专注于呼吸或特定意象,排除杂念,每天冥想15~20分钟,可减轻焦虑情绪,进而改善睡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睡前应避免大量饮水,以防夜间频繁起夜干扰睡眠,同时可在白天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但傍晚后不宜剧烈运动;保持卧室照明适度,方便夜间起夜又不影响睡眠。 2.孕妇:要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听轻柔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睡前可进行简单的拉伸动作,但要避免幅度较大的运动;选择舒适的睡眠姿势,如左侧卧位,减少对子宫的压迫,利于自身和胎儿休息。 3.儿童:营造温馨安静的睡前氛围,避免睡前1小时内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可在睡前给儿童讲温馨故事、播放轻柔音乐,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帮助儿童平稳进入睡眠状态。

    2025-10-29 12:40:40
  • 何种情况可能导致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可由神经系统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供血传导及偏头痛、癫痫发作等病变引发,耳源性的梅尼埃病因内耳迷路积水致平衡紊乱、耳石症因耳石脱落刺激感受器引发,心血管系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心输出量或泵血功能问题致脑供血不足,全身性的贫血因携氧能力下降、低血糖因脑部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也可引发其副作用。 一、神经系统相关因素 1.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变可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及神经传导,如脑梗死因局部血管阻塞致相应脑区缺血缺氧,脑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机制有别,老年人常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易患脑血管疾病引发头晕目眩; 2.神经系统病变:如偏头痛发作时可能伴随头晕目眩,癫痫发作前后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不同性别发病率及诱发因素存在差异,偏头痛在女性中相对更常见。 二、耳源性因素 1.梅尼埃病:内耳迷路积水导致平衡功能紊乱,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下降等,其发病机制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男性;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耳石脱落刺激内耳感受器引发短暂性头晕目眩,多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发作,老年人因内耳结构退变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 三、心血管系统问题 1.心律失常:如房颤、心动过缓或过速等,心脏节律异常影响心输出量,致脑部供血不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吸烟、酗酒者心律失常风险可能升高; 2.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脑部等器官正常供血需求,老年人患基础心脏疾病者发生心力衰竭进而引发头晕目眩的风险较高。 四、全身性疾病影响 1.贫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携氧能力下降,脑部缺氧出现头晕目眩,女性因生理期失血等因素较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不同年龄人群贫血原因多样,儿童可能因营养不良等导致; 2.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致脑部能量供应不足,常见于节食减肥者、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不当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过度节食或不合理用药者易出现低血糖相关头晕目眩。 五、药物副作用影响 某些药物可引发头晕目眩不良反应,如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低血压进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镇静催眠药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症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相关药物时更需警惕药物副作用导致的头晕目眩情况。

    2025-10-29 12:39:18
  • 引发脑充血的原因是什么

    脑充血相关因素包括高血压致脑内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等及动脉硬化致血管弹性脆性变化增加风险,脑血管畸形因血管团结构等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因壁薄在诱因下易破裂,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增加出血倾向,长期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干扰凝血机制,不良生活方式中饮酒吸烟损伤血管、高盐高脂致相关疾病增加风险,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等高发且青少年多与脑血管畸形有关,男性发生率略高因不良生活方式等,有脑血管病或高血压病史者复发风险高。 一、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是引发脑充血的首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动脉瘤易破裂导致出血。同时,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血管壁承受血压波动的能力下降,进而增加出血风险。 二、脑血管畸形 如动静脉畸形,脑血管存在异常的血管团结构,血管壁发育不完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易在某些诱因下发生破裂出血,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三、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其壁较薄,在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引发脑充血。 四、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出血倾向。例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体内凝血相关的细胞或因子异常,导致脑部血管容易出血。 五、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会干扰人体的凝血机制,使血液凝固功能下降,增加脑充血的发生风险。 六、不良生活方式 1.饮酒与吸烟: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促使血管收缩、硬化,进而增加脑充血风险。 2.饮食:长期高盐高脂饮食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充血的间接诱因,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高脂饮食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七、年龄与性别因素 1.年龄: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是脑充血的高发人群;而青少年脑充血多与脑血管畸形等先天性血管异常因素相关。 2.性别:一般男性脑充血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更易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及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八、既往病史因素 有脑血管疾病史(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高血压病史等人群,脑血管的基础状态较差,脑充血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2025-10-29 12:38:44
  • 癫痫持续发作该怎么办

    癫痫持续发作需立即采取现场措施确保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呼叫急救,医院内医生会评估病情、药物治疗、维持生命体征、查找病因,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立即采取的现场措施 1.确保安全环境:将患者移至安全处,如平坦地面,避免周围有尖锐物品、火源等,防止患者在发作时受伤。因为癫痫持续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抽搐、失去意识,处于不安全环境易加重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口腔有分泌物等,可轻轻擦拭,但不要强行撬开嘴巴塞东西,以免造成损伤。 二、及时呼叫急救医疗服务 1.拨打急救电话: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向急救人员说明患者癫痫持续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开始时间等信息。 2.等待专业救援:在等待过程中,继续观察患者的发作情况,记录发作持续时间等。 三、医院内的医疗处理 1.评估病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癫痫持续发作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会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地西泮等,但具体药物选择和使用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决定。 3.维持生命体征:对于有呼吸抑制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会进行呼吸支持等措施,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4.查找病因:进一步查找引起癫痫持续发作的病因,如是否有脑部病变、代谢紊乱等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癫痫持续发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头部,避免碰撞。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癫痫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儿童在用药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等,并且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癫痫持续发作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要更加小心地维持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耐受能力较差。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癫痫持续发作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需要权衡抗癫痫药物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治疗时要在保证孕妇病情控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的安全,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如妇产科和神经内科共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2025-10-29 12:38:07
  • 手麻怎么办小妙招缓解有哪些

    手麻可通过改变不良姿势、适度运动按摩、热敷来缓解,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手麻各有注意事项,如儿童防姿势不当,孕妇防血液循环改变,老年人防相关疾病等。 一、改变不良姿势 原因及原理: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伏案弯腰驼背等,会压迫神经导致手麻。例如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时,颈部肌肉紧张,颈椎曲度改变,可能会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手麻。 具体做法:定时改变姿势,每隔一段时间(一般建议30-6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伸展颈部、肩部和手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立时保持腰部挺直,头部正直,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合适距离。 二、适度运动按摩 原因及原理:适当运动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情况。比如简单的手部运动能促进手部血液流动,减轻手麻。 具体做法: 手部运动:可以进行握拳、伸展手指的动作,反复多次,每次持续5-10分钟;也可以旋转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10-15次。 按摩:用对侧手轻轻按摩麻木的手部,从手指开始,逐渐向手腕、手臂方向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另外,还可以按摩颈部,用手指按压颈部两侧的肌肉,从下向上轻轻按摩,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对神经的压迫。 三、热敷 原因及原理: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麻。 具体做法: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手部,温度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如果是颈部问题引起的手麻,也可以热敷颈部,同样注意温度和时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手麻相对较少见,若出现手麻,多考虑姿势不当等因素。要提醒儿童保持正确的书写、拿玩具等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果是婴幼儿,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压迫其手臂,及时调整睡姿等。 孕妇:孕期手麻较为常见,多与孕期身体变化导致的血液循环改变等有关。孕妇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上肢,促进血液回流。同时,要选择舒适的姿势,避免压迫腹部和上肢。如果手麻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手麻可能与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等有关。在采取上述缓解措施的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损伤。如果手麻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肢体无力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等疾病。

    2025-10-29 12:37: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