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红

北京医院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国红,女,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知名专家、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家。北京医院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1997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有着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现为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女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曾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共发表论文50余篇,SCI1篇。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展开
  • 儿童癫痫的病因

    儿童癫痫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许多癫痫具遗传倾向,部分儿童癫痫与遗传相关,如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脑部结构异常(产前母亲孕期感染等致胎儿脑部结构异常,产时早产等致脑部损伤,产后脑部外伤等致结构异常)、代谢紊乱(低血糖及苯丙酮尿症等遗传性代谢疾病可引发)、其他因素(6个月至5岁儿童高热惊厥可能发展为癫痫,不良环境可能诱发但非主要)。 脑部结构异常 产前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如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如酒精、某些药物等)、放射线暴露等,可能导致胎儿脑部结构发育异常,从而增加儿童患癫痫的风险。例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影响胎儿脑部的正常发育,使得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癫痫发作。 产时因素: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等产时并发症也可能损伤胎儿脑部,引起脑部结构的改变,进而引发癫痫。据统计,产时因素导致的脑部损伤是儿童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对于早产和难产的新生儿,发生癫痫的几率相对较高。 产后因素:脑部外伤(如头部受到撞击等)、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脑部肿瘤等也可导致儿童脑部结构出现异常,引发癫痫。例如儿童患细菌性脑膜炎后,炎症可能损伤脑部组织,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癫痫发作。 代谢紊乱 具体代谢问题:儿童体内某些代谢物质的异常也可能引发癫痫。例如低血糖,当儿童血糖过低时,会影响脑部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诱发癫痫发作。另外,苯丙酮尿症等遗传性代谢疾病,由于体内代谢酶的缺乏,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影响脑部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儿童癫痫的病因之一。苯丙酮尿症患儿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患儿出现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因素 发热因素:对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高热惊厥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部分高热惊厥患儿在以后可能发展为癫痫。一般认为,体温超过38.5℃以上的高热,持续时间较长时,容易诱发儿童出现惊厥,若反复发生高热惊厥且控制不佳,可能转变为癫痫。 环境因素:儿童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如噪音过大、光线刺激过强等,虽然不是直接的病因,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癫痫发作。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主要还是与上述的遗传、脑部结构、代谢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2025-10-29 12:27:15
  • 手脚发麻的原因是什么,

    手脚发麻的因素包括神经受压(如颈椎病、肘管或腕管综合征)、血液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血管闭塞性疾病)、营养代谢异常(如B族维生素缺乏)、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炎)、药物副作用、妊娠相关,儿童出现需警惕先天性神经发育异常,老年人要综合多因素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长期伏案人群应定时活动颈部手腕预防神经受压。 一、神经受压因素 1.颈椎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改变可压迫神经根,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人群,年龄相关的颈椎结构退变是诱因之一,表现为上肢及手部麻木,可伴随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2.肘管或腕管综合征:肘部尺神经受压(肘管综合征)或腕部正中神经受压(腕管综合征),多见于频繁屈伸手臂、手腕的人群,如程序员、手工劳动者等,可导致相应支配区域手脚麻木。 二、血液循环障碍因素 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发生,表现为手脚对称性麻木、刺痛,可伴有感觉异常。 2.血管闭塞性疾病:如动脉硬化导致肢体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者,可出现手脚发凉、麻木。 三、营养代谢异常因素 1.B族维生素缺乏:长期素食、节食或胃肠道吸收障碍等可导致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B等)缺乏,影响神经髓鞘合成,引发手脚发麻,多见于饮食不均衡人群。 四、神经系统疾病因素 1.神经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发的神经炎可累及周围神经,导致手脚麻木,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可出现手脚远端麻木,逐步进展。 五、其他因素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可能有导致手脚发麻的副作用,用药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2.妊娠相关:孕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等,可能出现手脚发麻,属生理性改变,分娩后多可缓解。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出现手脚发麻需警惕先天性神经发育异常等,应及时就医排查;老年人手脚发麻需综合考虑血管、神经退变等多因素,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糖、颈椎等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以降低神经病变风险;长期伏案人群应定时活动颈部、手腕,预防神经受压。

    2025-10-29 12:25:14
  • 睡眠瘫痪症怎么治疗

    睡眠瘫痪症无特效根治方法,可通过保持良好睡眠习惯(保证充足规律睡眠、注意睡眠姿势)、心理调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来缓解减少发作,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营造良好睡眠环境等,青少年要合理安排学习等,成年人要平衡工作生活等,老年人要保证睡眠环境安全舒适等并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调节方面 由于睡眠瘫痪症发作时可能会让人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所以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例如深呼吸放松法,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对睡眠瘫痪症的认知,了解其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并非严重的疾病,从而减轻焦虑和恐惧心理。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睡眠瘫痪症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安抚儿童情绪。要保证儿童有良好的睡眠环境,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空间,同时关注儿童的作息规律,避免儿童过度疲劳。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良的睡眠习惯等更容易引发睡眠瘫痪症,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为儿童打造健康的睡眠条件。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学习压力等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要帮助青少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熬夜学习,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其因学习等产生的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减少睡眠瘫痪症发作有帮助。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经常面临工作压力大等情况,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平衡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释放压力,例如绘画、音乐欣赏等。如果成年人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诱发睡眠瘫痪症,控制好基础疾病有助于减少睡眠瘫痪症的发作。 老年人:老年人的睡眠特点有所不同,要保证老年人的睡眠环境安全、舒适,床铺要软硬适中。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要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睡眠,进而增加睡眠瘫痪症的发作风险。同时,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担忧自身健康等问题引发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睡眠。

    2025-10-29 12:24:22
  • 脑血栓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符合适应证者可考虑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改善脑血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阿司匹林常用于二级预防需长期小剂量服用且特定病史者谨慎,不能耐受或抵抗阿司匹林者可用氯吡格雷需关注出血,抗凝药物里低分子肝素适用于高凝无明显出血风险脑血栓患者需监测凝血,依达拉奉作为神经保护剂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老年人用药需更谨慎评估,有出血倾向人群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要严密监测凝血,儿童脑血栓罕见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抗栓药遵儿科安全原则。 一、溶栓药物 发病4.5小时内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考虑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其能通过溶解血栓改善脑血流,研究显示可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但需严格把握用药时间窗及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脑血栓二级预防中具有明确效果,一般需长期小剂量服用,但有胃肠道出血等病史患者需谨慎使用。 2.氯吡格雷: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有所不同,同样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使用时需关注出血等不良反应。 三、抗凝药物 1.低分子肝素:适用于存在高凝状态且无明显出血风险的脑血栓患者,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发挥抗凝作用,能降低血栓进展风险,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并发症。 四、神经保护剂 1.依达拉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研究表明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保护神经元有一定作用,尤其适用于急性期脑血栓患者的神经保护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使用药物时需更谨慎评估药物代谢及不良反应风险,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药物。 有出血倾向人群: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需严密监测凝血指标,警惕出血事件发生,如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儿童:脑血栓患儿极为罕见,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且儿童使用抗栓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025-10-29 12:23:28
  • 白天睡觉为什么老梦魇

    梦魇可能由睡眠环境不佳、生活方式、心理健康问题、药物或物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经常梦魇的人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睡眠习惯、管理压力和焦虑、避免刺激性物质、治疗潜在健康问题、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儿童梦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与成人不同,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 1.睡眠环境不佳:睡眠环境嘈杂、过热、过冷或不舒适,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梦魇。 2.生活方式:白天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睡眠不规律、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增加梦魇的发生风险。 3.心理健康问题: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可能导致梦魇。 4.药物或物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镇静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睡眠,导致梦魇。某些物质,如咖啡因、尼古丁等,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导致睡眠中断和梦魇。 6.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是一种睡眠障碍,可导致腿部肌肉抽搐和梦魇。 7.其他:某些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等,也可能影响睡眠,导致梦魇。 对于经常出现梦魇的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白天过度疲劳,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 2.管理压力和焦虑: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来管理压力和焦虑。 3.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尼古丁,减少饮酒量。 4.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梦魇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应及时治疗。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梦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寻求专业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梦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梦魇可能与睡眠阶段转换、情绪问题、睡眠环境等有关。如果儿童经常出现梦魇,家长可以尝试改善睡眠环境、管理压力和焦虑、避免刺激性物质等措施。如果梦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梦游、夜惊等,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睡眠评估、心理评估等,以确定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5-10-29 12:22: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